在民主派 3 組全數 DQ 後,建制派大獲全勝。其中大贏家為「澳門民聯協進會」、「群力促進會」及「美好家園同盟」各增1席。以資深議員高天賜為首的「新希望」今年亦增1議席,成為大贏家。而老牌直選團體「同心協進會」及「澳粵同盟」則各得2席,而最後1議席則落在被視為走中間派的「傳新力量」上。

「傳新力量」的當選人林宇滔受訪時表示,DQ事件對其團隊衝擊很大,但仍堅持參選。又指,團隊會爭取成為「小數制衡的力量」,希望在議會上為澳門市民「講真話、講實話」。

「澳門民聯協進會」:對得票感「意外」預期最多得2萬票

由兩名現任直選議員施家倫及宋碧琪領軍的「澳門民聯協進會」得票26,593,不但保住現有議席亦增一議席,重現當年以商人陳金明領軍「一拖三」入議會的佳績,而第一候選人施家倫亦成票王,施家倫和宋碧琪感謝市民和競選團隊支持和信任,令他們得以連任。施家倫在慶功受訪時表示,今年因疫情影響,預估投票率稍低, 對所得票數及議席感「意外」,因預期最多得2萬張票。兩人又承諾未來其團隊會全力推動落實政綱,而重點會放在民生、經濟、推動全民醫療以及監督政府施政。該組別第三當選人則為再次參選的李良汪,其為社團幹事。

 

以現任議員高天賜領軍的「新希望」共得票18,232張,除了保住現有議席,亦帶該組第二候選人、現職公務員的謝誓宏入局。高天賜受訪時表示,對於得票數感到非常開心並感謝市民對他的信任以及肯定。他承諾其團隊會繼續努力、貫徹落實政綱中的「大原則」、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做好工作。問及工會法立法時,高天賜則稱,「工會法係我哋首選,政府年尾好大機會自己會提案」,又認為議員職責是提案以及監察政府的施政。

傳統直選組別「群力促進會」由「新人」梁鴻細及顏奕恆領軍,共得15,100票,兩人齊齊躋身議會。身兼街總領導層、工程師的梁鴻細向傳媒表示,未來該團隊會深耕社區,聆聽居民聲音,並希望將基層和中小企聲音帶入議會當中。梁鴻細又稱,民生事項是自己最重點關注的議題,當中包括房屋、醫療、交通和漏水問題,而至於法案方面,則會主要關注都市更新、夾心階層以及中產青年置業問題。 該組別第二當選人顏奕恆為銀行職員。

以婦聯為核心的「美好家園聯盟」以14,232票保住了現任議員黃潔貞議席外,亦令現職為老師的馬耀鋒首甞做議員的滋味。黃潔貞受訪時表示,今年獲得票數比上屆更多,感謝選民對自己的支持和信任。又稱,未來 4年將會繼續履職盡責,發揮議員作用,監督政府、做好立法工作,並為民發聲。黃潔貞又指出,受到疫情影響,澳門經濟不景,市民生活不易,承諾其團隊會「全力以赴,做得更好」不辜負每一位選民的支持。

「同心協進會」、「澳粵同盟」各得2席

 

以現任議員李靜儀和梁孫旭領軍的「同心協進會」,以本地最大工會工聯為核心力量,在點票初期票數一度領先,但最終以23,760票略輸於「澳門民聯協進會」,保得2個議席。受訪時李靜儀表示,其團隊會盡力踐行政綱中的承諾,關注居民的事務以及經濟、就業問題,希望未來和大家一起「同心打拼」,又稱會「接住以往的工作做得更好」,以此報答選民的支持」。

「澳粵同盟」在競選宣傳時已「出盡法寶」,最後未能有突破,只以票數16,808保得2議席,該組別第一當選人鄭安庭成功爭得連任,第二當選人則為現職銀行人員的新人羅彩燕。鄭安庭在受訪時表示,今屆雖然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制肘,而自己組別的選情仍較為明朗。他表示,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方案公布後,澳門現時處於一個新的發展起點,自己進入立法會後會「配合和監督政府工作」,同時希望能夠幫助年輕人融入大灣區,跟上國家發展的快車。

「傳新力量」取一議席 林宇滔:認DQ後衝擊大  爭取成為「小數制衡的力量」

再次參選「傳新力量」取得8,763票,使得第一候選人林宇滔成功當選。在受訪時被問及團隊是否因DQ事件而受利,林宇滔並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自己一直都希望所有「有心參與社會(工作)」的人,都可以有機會「公平競爭」。又坦言有一些事情「作為一個組別沒有辦法改變」,因此更加希望能夠做好自己的工作。又指,現時立法會的「板塊」發生很大變化,他表示會爭取成為「小數制衡的力量」,希望在議會上為澳門市民「講真話、講實話」。

「傳新力量」當選人林宇滔(左)及組別第二候選人甄慶悅

林宇滔又表示,4年前沒有成功當選,故會把握此次機會,為澳門和市民做更多事情,並表示會用接下來的4年時間證明「講嘅唔係一個口號」。又強調,其團隊從沒有表明自己是「中間派」,並稱這只是坊間對他們的標籤。自己團隊亦不偏向任何「顏色」,惟希望成為一股「務實」的力量,為澳門帶來「見得到嘅改變」。

有記者問及關於今屆投票率創回歸後新低以及白票、廢票較以往更多的情況,林宇滔回應稱,由此可見社會對於立法會監督力量的失望,其團隊此後會投入到更多實際工作上「唔係講啲乜嘢,而係做啲乜嘢」,希望以此令市民重拾對立法會監督的信心,他明白這項任務困難,且組別只有一議席,但會用實際行動證明。

原刊於《論盡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