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算命律師》

《911算命律師》(Worth) 在2020年美國辛丹斯電影節首度放映後,來到911恐襲事件20周年才公映(美國地區上週在Netflix上架)更具意義。最初單看電影的trailer,憑著故事的套路片段,加上Michael Keaton,很快便聯想到《焦點追擊》(Spotlight),不過一看之下,兩部電影在劇情走勢及風格上都大有不同。

在過往20年中,有不少關於911恐襲的電影,有直接將事件搬上大銀幕的《聯合93》;有從恐襲事件衍生出來周邊題材,例如捉拿幕後主腦拉登的《追擊拉登行動》 (Zero Dark Thirty)、有批評美國對恐怖分子嚴刑迫供的《The Report》( 香港沒有公映)等或早前公映的《誣罪審判》(The Mauritian);當然還有不少探討事件前因後果的紀錄片。最近知名導演Spike Lee關於此題材的紀錄片集在HBO平台上架後就引起很大爭議,結果平台決定重新剪接內容希望平息公眾怒火。

《911》屬於上段提到題材衍生的作品。在911恐襲發生後,政府預計民眾帶來的訴訟將會令航空公司破產繼而影響經濟,為免經濟陷入深淵,政府成立了911救濟基金支援在恐襲中死者的家屬。家屬一旦申請基金援助,就必須承諾不再發起任何訴訟,就即是用錢換取公眾沉默。

Michael Keaton飾演的律師Ken Feinberg就是美國國會委以重任調解賠償的律師,計算死傷者的賠償金額。這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人命本來就很難用金錢去衡量,Ken一方面要在美國政府預設的限期前令整體賠償率達致某水平,另一方面要應付家屬對賠償計算方法的不滿。

相信故事本身會不少當時與政府部門或私人機構交手的細節,更會有充滿陰謀手段的政治角力,這些情節可以製造出高潮选起的劇力。不過,導演捨易取難,利用文戲從另一角度切入,捨棄本來容易吸引主流觀眾的戲碼,反而透過處理死者家屬的過程中,將重心放回人性之中。Ken Feinberg的律師團隊逐一接見並了解家屬的索償,而每次家屬都會道出對死者的思念或與死者生前的點滴,這些片段充斥在電影的中段,導演以特寫鏡頭處理這些家屬的獨白,營造出像訪問的實感,讓觀眾以第一身的感受聆聽,做到感人又不煽情的效果。

《911》的主要故事線其實是關於Ken Feinberg心態上的變化,在IMDB上亦將電影分類為自傳類別。他最初相信用以自己設計的方程式計算賠償就能公平地對待死者家屬,但完全忽略了當中的情感部份。一個身經百戰的律師在簡單一個發佈會上亦會措手不及,處處觸動家屬的情緒,直至與其中一位家屬Charles (Stanley Tucci) 交手後才領悟人命的價值。電影最戲劇化的情節都集中在尾段,Ken終於理解家屬最需要的並非一條合理的方程式,而是要他用心體諒安撫他們的心情。

 

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