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五個香港藝術家,借用美國⼼理學家華⽣(John Broadus Watson)極具爭議性的「⼩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典故,在牛棚做了個展覽——「Little Albert」。點解為小 Albert 做創作?點解要揀呢個實驗?故事要由 100 年前說起。

大約 100 年前,華⽣在美國進行關於「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實驗,測試動物關聯學習的能力——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附帶另外一件事物,並反映於非自願或反射行為。他請來的受測者是一名只有 11 個月大的嬰兒 —— 小 Albert ,測試項目是透過配對巨大聲響,令嬰兒產生對白鼠的恐懼。起初,小 Albert 對不同物品充滿好奇,亦不怕白鼠;但後來,小 Albert 每次觸摸⽩鼠時,職員便⽤鐵錘敲擊鐵棒,製造刺耳的巨響。實驗進行了七次之後,就算無人敲出巨響,小 Albert 見到⽩鼠都會變得哭哭鬧鬧。小 Albert 的恐懼,不止於白鼠,甚至延伸到其他毛茸茸的東西,例如:兔和狗,甚至聖誕老⼈⾯具上的⽩⾊鬍鬚。實驗結束,小 Albert 未能重回正常生活。三歲時,他確診患上腦水腫,活到六歲就與世長辭了。各界雖然找不出具體證明,但不少人相信小 Albert 早逝與當年的實驗有關,科學界亦常以「⼩艾伯特實驗」用來討論實驗道德等爭議。

但藝術家怎麼也對小 Albert 感興趣起來呢?

「這些年來,不論個⼈或整個社會,我們都被不同的『鐵錘』敲擊著。」策展人兼藝術家陳健聲闡述策展概念如是寫道。⾯對超越理解能⼒的困境,有⼈拼命活著,有⼈求助無⾨,有⼈選擇逃跑,有⼈不願遺忘,「在這種意義下,或許我們每個⼈⼼裡都住著⼀個Albert,⼜或者,我們就是已經長⼤了的 Albert —— 然而,我們的閲歷能否真的讓這些恐懼、無助、創傷都給遺忘了呢?」

黃永生《鐵網》 (圖片來源: Little Albert Facebook)
鄭思《樂園》 (圖片來源: Little Albert Facebook)

陳健聲聯同另外四名藝術家(鄭思、關蓉而、文頴恩、黃永生),想像自己是長⼤了的 Albert,以不同的⾓度去重訪昔日的自己,展現面對創傷的不同方法和態度:有人幽默,有人樂觀;有人執著,有人抽離;有人尋求宗教,亦有人投射於流行文化的超人。策展⼈希望「在這風雨飄搖的⽇⼦裡,藉此展覽讓⼤家尋找⾃⼰內⼼的 Albert,並讓⼤家知道和⼀世紀前的 Little Albert 相比,今天的 Little Albert 並不孤單。」

陳健聲《鏡子》 (圖片來源: Little Albert Facebook)
文頴恩《哈加達》

《Little Albert》藝術聯展

日期:即日起至 2021 年 9 月 23 日
時間:11:00 - 20:00
地點:牛棚藝術村Room 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