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勢】疫症時代下的莘莘學子
【文: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服務團出版刊物《聞聲》】
作者按: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服務團出版第七期《聞聲》—「疫勢」,紀錄社會上不同領域的人在這疫症時代下與疫情共存的故事。出版團隊聯絡了四個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期望帶領讀者了解他們於這次疫情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站在學校的中央,有別於記憶之中,校園顯得格外的寧靜,原因無他 — 疫情之下學校只能維持半天的實體課,學生們大多都歸家了。沿著梯拾級而上,我們來到社工室的門前,推門而進,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留著幹練短髮,笑容滿面的女士。她是明愛的其中一位學校社會工作員 — 林巧玉女士,學生們大多都親暱地稱她為 Jackie。
世紀疫症對當代學生的影響:不只是學習,更甚的是精神及心理健康
一場尚未渡過的世紀疫症,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和習慣,尤其是一眾老師和莘莘學子。為了讓教學進度如常,學校裡的老師紛紛拿起電子器材,或直播課堂內容,或製作教學影片;另一邊廂,學生們的學習也顛覆了過去認知的面授課堂,只要打開電腦,便能夠吸收知識。「這聽起來很美好吧?學生安坐家中,便能夠吸收知識,前提是高度自律。但是你們作為學生,一定知道網上學習的困難和影響吧。」
「不少人著眼的大多只是停留於:網上學習令學習互動性下降,學生專注力不足,繼而影響學習表現和成績,可是實際情況遠不止如此簡單。最顯而易見的,莫過於健康問題:長時間對著電子熒幕,不少學生的近視都大幅加深;不用上實體課,大多學生會因此而較晚入睡,打亂作息時間。最不容忽視的,也是讓我最擔心的便是他們的精神健康和情緒問題。」
Jackie 指出同學在考試前或復課後尤其容易對課業產生焦慮,擔心自己的學業成績達不到預期,更會出現手震、頭痛和失眠等徵狀,而在家時間增加令他們與父母的磨擦增加,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精神狀態。再者,在家上課和社交隔離措施剝削了與朋輩相處的機會,缺乏學校的群體活動,例如朗誦比賽、運動比賽和秋季旅行等,不少同學因而感到情緒低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見疏離。
香港學生的課業向來繁重,其學習壓力在實行網上教學的情況下更甚,這場本以為短暫、卻持續了一年多的的疫情讓本為權宜之計的網上學習恆常化,伴隨而來的隱憂逐漸浮現 — 學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問題進一步加劇,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預防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社工在當中扮演著甚麼角色?
大多數學生,當談到駐校社工,總是感到格外的陌生,Jackie 十分認同:「大多數學生甚至家長,都抱著『有問題才找社工』的刻板印象,其實不盡然。在『一校兩社工』的政策實行後,駐校社工能夠關注更多學生,所以我們的致力去扭轉這個刻板印象,主動去接觸更多同學,除了是著手解決一些學生個案,更希望的是及早發現或預防問題。」她強調社工的職責是「以人為本」,重視心靈上的交流。
Jackie 在學校辦公的地方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在課餘的時間,這裡便成為了心靈休息室,同學能夠來這裡放鬆、談天、吃茶點、做瑜伽等。不少同學因而和她變得熟絡,遇到困難時都會來找她傾訴。此外,為了拉近和同學的距離,她不時會到課室和同學談天;在停課期間,甚至會主動約一些同學外出,或舉辦一些烹飪、咖啡拉花、瑜伽班等,讓學生在停課期間依然能夠與朋輩有一定的交往。
至於學生學習方面,Jackie 表示學校及駐校社工的所屬機構都會提供一定的資源,以協助那些因為疫情而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同學,如提供單對單或小班形式的課業輔導,讓同學能夠掌握基本的課業內容,重拾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除此之外,社工亦需要擔當協調的角色,以調節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和加強雙方的溝通,以改善關係。
疫情下的新常態:反思和新思維
在「停課不停學」的目標下,網上學習已成為了學生的生活常態。疫情似乎隨著踏入 2021 年的下半年而開始有所緩和,但這場疫症為學生帶來的問題,並不會因為復課而迎刃而解,而是逐漸浮現。回想過去數波疫症減退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點往往投放在復課的日期、復課的防疫措施或公開試安排,但在如今第四波疫情已相對緩和,不少市民已經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社會、政府、學校及家長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加關注及提供支援。
這場疫症雖然為社會帶來了許多的不幸及不便,但某程度上卻鼓勵社會反思現時的教育制度。香港學生在高壓的學習氣氛下,往往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求學只是求分數」的的心態,但是在疫情之下,大多數學校的評核方式由以往的考試成績,變成以平時課堂表現和課業成績作評定,或許評核多元化有助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戒除「臨急抱佛腳」的考試心態,進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除此之外,疫情促使了師生學會運用網上平台和電子資源進行教學,推動教育數碼化。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師生的接受程度提高,混合模式或許能成為教育的大趨勢。透過充分運用實體課和網上學習兩種模式的優勢,學生也許可以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擺脫填鴨式學習的弊病。
這是絕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