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藍鰭吞拿魚可作為海洋水銀污染指標
魚類營養豐富,但也會累積水銀等有毒污染物。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PNAS) 》的研究指,長壽遷徙深海魚物種藍鰭吞拿魚,隨年齡增長同樣會積累水銀,因此可用作重金屬以及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構成風險的全球指標。
藍鰭吞拿魚是地球其中一種體型最大、速度最快的魚類,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大洋,但由於食用需求導致過度捕撈而成為瀕危物種。
藍鰭吞拿魚的肌肉組織含有高濃度的神經毒性甲基汞 (methylmercury) ,並會隨年齡而增加,甲基汞更是水銀最毒的形態。甲基汞主要來自人類在工業活動中排出水體的無機水銀離子,這些離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轉化為甲基汞,魚蝦攝取後會累積毒素,經過食物鏈轉化,逐漸累積在人體或其他生物中。
各種吞拿魚品種一直被提議作為海洋水銀污染變化的生物指標,但很難直接比較不同地區和時間的魚類組織水銀濃度,因為除了分類差異外,海洋魚類的水銀含量還受地區條件、年齡、大小、在食物網中的位置以及獵物類型和數量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團隊比較了來自四個不同海域的藍鰭吞拿魚物種肌肉水銀濃度的變化,推算出一個比較全球海洋水銀污染的標準基礎。
藍鰭吞拿魚肌肉組織水銀含量與環境污染成正比
在審視與調查 1998–2019 年肌肉組織樣本的水銀分析數據後,團隊發現,此期間藍鰭吞拿魚的水銀積累率在地中海最高,而在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大西洋則有所下降。此外,水銀積累率與區域海水和浮游動物中甲基汞的濃度成比例增加。
團隊指,觀察到地中海、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受到自然過程的影響,例如從岩石中釋出水銀以及金屬開採、冶煉和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人類污染,令海洋生物攝取到水銀,而北大西洋則相對水銀含量較低。
有参與研究的美國羅格斯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 John Reinfelder 表示,研究表明藍鰭吞拿魚的水銀積累率可用作全球污染指數,可以揭示海洋中水銀污染的模式、自然和人為排放以及區域環境特徵,從而改善對來自海鮮的水銀污染物的公共衛生風險評估。
來源:
Rutgers University, Bluefin tuna reveal global ocean patterns of mercury pollution, 13 September 2021
報告:
Tseng, C.M., Ang, S.J., Chen, Y.S. & et al. (2021). Bluefin tuna reveal global patterns of mercury poll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in the world's oceans. PNAS Sep 2021, 118 (38) e2111205118. DOI: 10.1073/pnas.2111205118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