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素材來源:note thanun @ Unsplash

下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將於2023年夏季在日本大阪舉行,日本已經急不及待,在今屆韓國大邱大會提出研究及發表的項目。亞洲兒童文學大會日本中心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組成一個五人專家小組,以「兒童文學與語文教材」為題進行研究,就日本、韓國、中國內地與台灣各地區的兒童文學與語文教科書的關係進行深入研究,期望兒童文學更有利教育改革與語文課程發展,期望教科書中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誘發更多亞洲地區兒童對閱讀的興趣。

亞洲兒童文學大會的交流目標,當然不止交上一堆朋友,不單產生互相借鏡學習的果效,更是促成互相合作發展的機遇。所以特意從今屆不同論文中分析,試圖透視及分析兒童文學未來發展機遇,及香港可以嘗試研究,發表論文的方向,作出一些建議。

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發表次序

一個涵蓋中、日、韓、台各地區兒童文學與語文課本的研究

影響兒童文學發展其中一個重要位置,當然就是今屆日本發表預告式論文「兒童文學與教科書的關係」內所談及的「語文教科書」。本屆預告文章由計劃中負責研究台灣地區情況的成實朋子撰寫,她熟悉台灣兒童文學的生態及發展情況。文章介紹研究成員外,初步提供他們已經收集的資料,及可供研究、探索的方向。

小組成員還包括亞洲兒童文學大會日本方面的常客大竹聖美(負責韓國研究),還有淺野法子(負責中國大陸方面)、西山利佳(負責日本研究),及研究顧問佐藤宗子。刻意選擇這篇論文,作為有關亞洲兒童文學未來發展思考與挑戰文章的開始,是因為他們所研究的課題,對亞洲、東亞,以至香港兒童文學發展具深遠影響。可惜研究計劃,沒有包括香港部分,或許亞洲兒童文學大會香港地區,真的要努力爭取加入,以相同方向延伸研究,以便未來香港更能融入東亞兒童文學的大家庭。

教育改革大前題下東亞地區教科書中的兒童文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東亞各地都開始進行教育改革,背誦默記、掌握大量資料、知識儲備、正確答案為主的教育方向,已經過時。現今教育在網絡支援下,年輕人學習變成以培養基本能力為主,其實香港的課程改革方向也是如此。日本方面於2020年開始實施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就是課程標準及教育大綱。以培養學生思考力、判斷力及表現力為依歸。基本上,改變課堂單向教學的傳統,要求增加師生之間的討論、對話及進行更多活動教學方式。語文方面也不再以閱讀理解、讀寫能力為主,通過語言實際應用在生活及知識上。兒童文學在教科書中的身份及扮演角色,自然有所改變。

日本方面研究不同地區選擇出版社課本與兒童文學是否有關係

日本語文教學科目稱做「國語」,2020年新「要領」下由教育部門審定出版,全國現在有四家小學語文課本出版社,各地區可以按自己需要選擇其中一家。教科書就有不少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魔女宅急便」及「吃沙拉好健康」等。由過去到現在,收錄最多的作家是阿萬紀美子,歷史上被收錄在教材時間最長的是新美南吉的「小狐狸阿權」,由1956年至今一直存在教科書上。大部份收錄在「課文」的「兒童文學」,都變成兒童成長的「集體回憶」。

由西山利佳帶領的研究,集中在分析日本不同地區因為什麼原因,選擇不同出版社版本?與當中兒童文學有什麼關係?每地區最具代表的兒童文學選材風格又是什麼?並且探索各地語文教科書中兒童文學選材的特色。研究教科書及各地區選材的風格,明顯在尋找教育界選用不同兒童文學的基本想法,及他們對兒童文學與教育改革的關聯。為作家未來寫作帶來更多啟發。顧慮教育界的想法為依歸,值得兒童文學出版界思考,因為這些文字有機會變成孩子的「集體回憶」。

台灣方面研究教科書的選材對兒童文學的影響

台灣方面,過去由政府機關統一出版,近年已經發展成審定制度,當中有三間出版社從事語文教科書的出版。三家出版商各有自己的特色,但不約而同積極採用富台灣文化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品。翰林出版社小一的教科書,更直接採用繪本「我變成一隻噴火龍」的封面作為課本封面,大部分出版社也多以台灣本地作家兒童文學作品為主。成實朋子的研究,將集中在當地課本的特色,並且從中引伸瞭解當中選擇兒童文學的風格。隱約中,可以窺探出研究學者深信教科書的選擇,會影響當地兒童文學創作發展。香港兒童文學界與及圖書館界一直就教科書上沒有太大發言權,課本的需要沒有直接影響兒童文學界創作,兒童文學界也沒有干涉課文選擇,可能正是香港兒童文學地位在社會上裹足不前的原因。

台灣不同時期的語文教科書

韓國方面是圖像及繪本式新媒介寫法對教材的影響

韓國方面的語文教科書統一制定、審定制、認定制都有,小學方面則與中國內地一樣,由政府統一制定,不同之處是韓國方面免費供應給所有學生。初中、高中則以審定制、認定制進行。近年當地語文課本應用兒童文學作品數量正在有逐漸減少趨勢,但課文中繪本式圖畫正在增加,教科書就像繪本一樣,通過繪畫與文字共同提供訊息給學生,超越過去教材以文字為主的傳統。就韓國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者大竹聖美,是一位韓國通。她在今屆也有一篇「東亞繪本作家對於和平的看法」文章,分析及介紹中日韓繪本作家的交流合作。她在未來的研究,也是針對教科書中採用繪本與圖像的新媒介課文,對兒童及文學發展的影響。這個其實很值得香港借鏡進行研究,因為香港語文教科書現存的圖畫,都比較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純粹是讓學生不會感覺到整本課文,都是文字而已。

香港語文的舊課文及介紹舊課文的書藉

中國大陸方面則是課本解讀與作者想法取向的異同

中國內地的語文課本曾經於1986年由統一制定轉為審定制,2019年又把語文、道德與法治及歷史科重新恢復統一制定,由教育部統一出版。大陸語文課本主要培養讀寫能力為主,轉載兒童文學也很多,而且包括很多海外及亞洲的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金子美鈴的童詩「一個接一個」及高樓方子的「小真的長頭髮」。研究人員發現,同樣在日本課本也出現的「一個接一個」,在日本方面的解讀,多會闡述作者哀傷及孤寂的感覺,及坎坷的人生。而在中國課文內,則加入可愛孩子玩影子的愉快插圖,突顯作品本身表面的快樂情景,對沖作者的真正創作角度。淺野法子則會把研究集中闡述內地課本引用海外兒童文學作品時,課文解讀與外國作品探索上的差異。淺野法子今屆也有一篇就「日中兒童出版美術看童畫系譜」的文章,應該是一位熟悉中國的學者。

現在已經統一編制的內地課本,還有不同年代的審定課本。過去在課本中也有出現過不少爭論內容的文章

香港方面是否可以加入研究「電子課本中兒童文學延伸閱讀的發展」

日本方面的研究是想知道不同地區對教科書內兒童文學的選材風格,台灣方面則是教科書的選材對兒童文學的影響,韓國方面是圖像及繪本式新媒介寫法對教材的影響,中國大陸方面則是課本解讀與作者想法取向的異同。研究計劃除了鼓勵教科書選擇更多兒童文學作品,特別是本地作品之外,不知日本方面是有心還是意外,如果我們小心把四個研究串聯在一起,可以得出一個綜合猜測,就是:如何能瞭解到不同地區及不同出版社的選材方向,這些方向對兒童文學界創作風格有什麼影響,書中圖像對兒童學習有什麼幫助,教科書的解讀與原作者想法差異,是否能對孩子有更大啟發及思考。把這些研究全部加起來分析,對每個地區兒童文學如何通過教科書增加影響力,建立當地更良好閱讀風氣,應該很有作用。

很多兒童文學界朋友一直深信只要作品感人自然受歡迎,問題是現代東亞地區教育環境已經是無死角的全民教育,人人都能從學校課本中接觸兒童文學,對閱讀發展自然重要。現在是普及教育時代,如何讓不同氣質及智能的兒童,被迫一定要上學之同時,也能通過圖文的吸引,喜愛上兒童文學呢?而我們深信兒童文學,是一個地區氣質與靈性建立的營養源頭,既然相信,兒童文學在教科書的地位就變得非常重要。近年,香港方面電子教科書發展迅速,我們是否可以主動加入研究「電子課本中兒童文學圖像延伸閱讀的發展」,這應該是教科書對兒童深刻影響的最後一片併圖,使兒童文學與教科書共同邁向未來新科技發展世代,畫上完美句號。無論如何,日本方面在這些研究式合作論文與長遠規劃的努力與規劃,很值得大家學習。

未來除了兒童文學在教科書的影響增加外,向「弱勢及身心障礙朋友」致敬,也是重要方向

今屆大會文章,對未來兒童文學發展及研究的啟發,除了更好融入教科書外,就是向共融社會邁步的方向,香港作家這方面其實非常薄弱,現在都是社福機構製作的宣傳式刊物。之前,介紹過台灣游珮芸的「兒童繪本如何處理沈重議題」。還有,探討自己日本本土情況的西山利佳,她也是下一屆日本「兒童文學與語文教材」研究小組成員,她的「身心障礙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所啟示的邁向共生之道」文章,分析日本兒童文學中身心障礙角色,為我們引入融合社會鋪平道路,使我們消除「障礙的身心」去接觸「身心障礙」的朋友。

台灣方面還有張素卿「文化平權落實於兒童多樣性的台灣原創繪本」,這些繪本作品一方面帶來兒童更廣闊的視野,也把弱勢群體及其家屬納入兒童文學接觸的版圖,通過研究與發表鼓勵更多平權作品的出現。使兒童文學多一分真實感及重量,促成建立一個充滿關懷的公民社會,對兒童文學環境有利外,對社會及經濟發展也有一定幫助。香港兒童文學作家應該聯合推動,與社福機構合作,以兒童文學的藝術高度出版關懷弱勢的童書,而不是看着他們把資源出版那些「公關」式童刊。通過研究文章推動社福機構改變,是我們來屆重要工作。

台灣關懷社會的繪本在大會論文中被深入介紹

下一個值得兒童文學發展思考的議題是「跨文化」的探索

「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項目,永遠是加強一個地區文化軟實力的最佳媒介。東亞地區民眾之間雖然地域很接近,但其實社會對立與矛盾並不少。韓國方面方銀洙的「通過兒童文學共同夢想東亞的未來」,是一篇大膽及充滿挑戰的文章,與其說是一篇論文,不如說這是一篇對東亞社會過去互相仇視而舒發情感的文字,期望通過兒童文學的穿透力度,放下過去歷史的芥蒂,着眼將來。日本方面大竹聖美的「東亞繪本作家對於和平的看法:中日韓和平繪本交流緣起之背景」,不單說出對東亞和平交流的期望,更以「中日韓和平繪本」系列分析與探討,明確點出東亞地區可以互相接受的話題。不單從作家之間開始建立互動,更推動年輕讀者建立「彼此為人」的同理心,消除敵意,建立更平和發展的東亞未來。

論文介紹及討論「跨文化」的繪本

中國大陸的「跨文化」項目,也是值得稱讚的行動

中國內地也有肖雲的「跨文化交流背下的民間故事重構-以海上絲綢之路風情藝術繪本為例」,一個充滿國際視野的出版項目回顧。叢書努力向內地兒童介紹巴基斯坦、菲律賓、孟加拉、柬埔寨、泰國、印尼、馬達加斯加、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的民間故事,增加他們的興趣,從而對這些國家產生好感,為建立和平、大同、多元的世界作出貢獻。「跨文化」項目永遠是消除敵對,建立共融的最佳武器。2018年,韓國也曾有一個類似項目,資助改編不同亞洲地區民間故事搬上兒童戲劇舞台,讓孩子眼中看到世界另一方,原來真實存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否更有此能力呢?

「童年憶念」及「視覺藝術」的作品,使家長與成人加入欣賞兒童文學世界

進入二十一世紀,「獅子王」音樂劇成為藝術與產業成就的符號。當年在紐約談起此劇,發現在場欣賞的兒童青少年並不是大多數。紐約朋友斬釘截鐵回覆我,「獅子王」不是兒童動畫電影的另一版本,反而是針對當年兒童時代喜愛此動畫電影的成年人,一個好好「懷緬過去」的作品。兒童文學,特別是繪本,因為有圖畫的協助,特別容易使家長購買,利用繪本與孩子共同分享社會的過去,增加繪本的歷史意義。沒有購買的商業行為,兒童文學出版就可能要變成一個公共事業。像醫療、居住、教育及交通,因為這些對生活的必要性,所以成為必不可少的服務,才獲政府資助,資助是否對兒童文學有真實益處呢?

香港也有「懷舊」的繪本及立體書出版

兒童文學有口味、風格的限制及影響,「非常重要」而不是「必要」,不應該是公共事業,政府支持不是良藥,增加購買才是上策。通過「懷舊」讓家長投入,是不錯的事半功倍策略。台灣方面陳玉金的文章「四季圖畫書-台灣童年再現」,闡述一套可以增加家長投入購買力的繪本。其實,香港也有「懷舊」歷史的立體書出版,或許下屆大會我們可以分享、研究及分析,好為香港歷史作個紀錄,通過研究懷舊繪本,講好香港的城市故事。

台灣懷舊的繪有介紹

香港是否有美術博物館與兒童繪本的 Cross-over 

當然,利用世界經典名畫也是推廣兒童文學的上佳市場策略,日本方面的野上曉文章「藝術繪本的誕生與現在」,介紹了一批由博物館與繪本作者的繪本,九十年代出版的一套「小學館藝術書」系列,一連串介紹莫內、畢卡索等藝術家作品畫面與繪本的 Cross-over ,推廣藝術之餘,更通過創新脫俗的視覺刺激,使不同閱讀方向的兒童喜歡繪本,喜愛書籍,也可以大大增加商業效益。香港這方便的嘗試一直偏少,若能以研究作為開啟思考的鎖匙,對兒童文學出版的帶動,將更有幫助。或許由論文作開始,啟發大家關注,讓出版社可以有機會與博物館合作。

日本介紹美術的繪本

最後,還有一個香港可以做的兒童文學論文題目-兒童劇場

今屆大會有兩篇兒童劇場的文章,分別是:台灣呂毅新的 「用戲劇與孩子談人權-以「你在做什麼」的創作歷程為例」及我的「微小而知足的幸福-兒童劇場於兒童文學一脈相承」。文章分別介紹呂老師在台灣校園教育劇場的工作,及香港對兒童戲劇如何繼承兒童文學,擁有什麼的社會功能與責任。期望將來兒童戲劇可以成為未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的核心題目,使兒童文學與戲劇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兒童戲劇與兒童文學一脈相承,又是立體及生動呈現兒童文學的最佳媒介,更是通往多媒體兒童文學的捷徑。期望下一屆,我們可以撰寫論文,就本地兒童文學改編搬演上舞台的情況,進行研究及發表。

期望兒童戲劇能成為未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的主題

香港應該積極考慮有合作發表論文的規劃

亞洲兒童文學日本中心的論文發表,很合群,很有策略,下屆研究題目小組的五位學者,今屆都先有近似方向論文發表,進行熱身。日本總數六篇文章就有五篇由她們包攬,事情當然不是偶然,這種充分展示長遠眼光與視野的行動,值得我們仿效。期望下一屆香港方面的論文發表也有更全面的合作與規劃。發表論文,除了有利個人學術成就外,更是集體移風易俗的行動,如果香港兒童文學學會能通過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發表的研究機遇,能帶動香港兒童文學往更佳方向發展,不失是一件造福香港的大事。

日本方面的論文,深入介紹當地社會關懷,平權的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