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來源:Glenn Carstens-Peters @ Unsplash

【文:羅哲斯】

小剛在小學時,常在校內被人欺凌,自信心盡失,對人對世界失去基本信任和安全感,甚至終日躲在房中,害怕上學,幸得當時社工家訪,社工的關心融化了小剛心中的壁壘,最終他能重拾自信,重建正常生活。

那種有人願意聆聽,有人願意了解的感動,讓小剛長大後決心也要當一個社工,以生命影響生命。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入讀大學的社會工作學系,在四年的學習生涯中,老師、實習導師和同學侃侃而談「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將「人」放在最優先位置。

在實習時,一位服務對象張伯伯對小剛說,他的負責社工陳先生,態度冷漠又沒有耐性,說話時總是一臉煩厭,「又有什麼幫到你呀,張伯!」小剛覺得這種人真可恥,違背了自己入行的承諾,將來絕不做這類人。

畢業後,小剛在一間青年中心工作,他盡心盡力地去輔導青少年,聆聽他們的心聲,服務對象也很喜歡小剛,但那些青少年各有不同問題,要逐一認真處理實需花很多時間,這樣令他的個案紀錄來不及呈交,但小剛認為,在紀錄與個案之間,他必定選擇後者,人不是機器,沒有時間去陪伴和聆聽,就沒有所謂關心和支援。

一天,他為了青少年的問題而煩惱時,正想向上司求助,上司不等他說完,就問他為何個案紀錄沒有交足。

「不,我的個案有些複雜,要幫助他們要花很多時間……」小剛說。

上司說:「剛,紀錄是一定要做到的,我們社工是要做實事,工作要有效率和成效!你明白了嗎?」

小剛說:「我明白了……」

小剛有些納悶,原來輔導個案不是「做實事」,做好紀錄才是,這不說是掉轉來說了嗎?原來成效比人更為重要嗎?

面對上司的質問,小剛沒有被影響,他謹記初心,堅持熱誠,他一年要負責舉辦五個小組,為此他盡力準備,例如,舉辦園藝小組時,他到處張羅不同的植物和花,讓有抑鬱傾向的青少年感受植物的魅力,帶他們去公園漫步,散心之餘又一同野餐。

但是,這樣亦花去小剛大量的工作時間,小組和個案在年尾「不夠數」。此時,同期入職的社工 Frankie 主動請纓,表示有空間幫忙處理,Frankie 的工作方式與實習時那位的陳社工一樣,「打份工」就完事了,他的小組沒有準備,沒有社工元素,和組員聊聊天,做做手工,取禮物就完成了,小剛看在眼裡,有點氣憤,心想:「這樣做,那些青年人又有什麼改變呢?」

但上司在會議上公開表揚 Frankie。

「幸好多得 Frankie 那麼努力,有效率,做出成績,才令我們部門的服務數字達標之餘,更做多 10%,做得很好!」

小剛不明白多 10% 為何要高興,不是 10% 才重要,而是 10% 對青年人來說是什麼才重要嗎?

隨後,上司召小剛入房,出了一份警告信給他,強調他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任務。不久 Frankie 更因工作表現良好而獲得晉升。

同時,小剛不被續約,臨走時,上司對他說:「小剛,你是一位好社工,但這裡不適合你。」

小剛很困惑,明明是「好社工」,為何又不適合呢?

幾個月後,小剛轉了一份新工,他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完成文件之餘,亦堅持理念,他做的服務十分有質素,為了服務對象好,更不時提議在服務上多作創新和改善,更進一步。

但此舉也加重了同事工作,對他頗為不滿,但小剛深信,只要肯努力,總會有人認同和欣賞。

隨後,上司召他入房,提出了口頭警告,表示同事很不滿意他的工作表現,難以與他合作云云。而小剛為人本就木訥,不善言辭,更不懂得對別人阿諛奉承,形勢難以翻身,最終仍是不被續約。

臨走時,上司對他說:「小剛,你是一位好社工,但你不適合在這裡工作。」

小剛以乎明白了問題所在,他是一個「好社工」。

漸漸,他開始墜落。

他選擇全力處理文件工作,而服務對象的事情放在一旁。

他開始減少關心服務對象,因為關係好就會看到需要,這樣就有了額外的工作,他以冷漠代替關注。

「你又想我們怎樣幫你啊」,他冷冷的對一位服務對象關伯伯說道。

他的小組是聊聊天,派禮物就完事了,但服務的數字很「充足」。

小剛將他的笑容和關心放在「討好」同事和老闆身上。

他開始變得世故,圓滑、自私自利,對上司刻意逢迎。他對一向信奉「以人為本」這四個字不屑一顧。

上司第一次讚他工作有效益,做實事。

小剛發覺他現在有能力做好社工這份工作,但失去了做好社工的能力……

其實每個社工,開始時都想全心全意為服務對象。

其實每個社工,都想給人帶來生命上的改變。

但這樣的社工適應不了香港的社福界,因為這人會被標籤為太麻煩,太多事,不夠聽話,不懂合作。

每當小剛聽到有實習學生說要做個好社工時,他都會微笑不語。

 

作者自我簡介:入行多年社工,看不慣社福界的「偽管理」,每天講成效、說數字、開會議,但實事就做不了多少,希望分享自身社福管理經驗,與新手社工和主管可以一同學習,改善社福界環境。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