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過去數月曾巡查 39 號專線小巴服務表現。 (Facebook 圖片)

一個經營元朗紅色小巴的營運者,日前在社交平台投訴運輸署,指稱該署人員在本月一次巡查專線小巴服務表現時「通水」,讓被查的小巴營辦商預先得知運輸署巡查。運輸署回覆《立場》查詢時承認,在上周其中一次巡查時要求營辦商一同實地視察,但強調署方亦有在其他日子沒有通知下突擊調查。

「朗屏西鐵站至公庵路白沙村紅色小巴」facebook 專頁上周五 (17 日)帖文稱,當日上午運輸署派人到公庵路查看 39 號專線小巴的服務表現,包括班次是否準時、有沒有按指定路線行駛。帖文指稱:「但39可以預先知道運輸署會派員,所以立即全部車開齊,試問如果係咁樣,運輸署點會睇到真實的數據呢?」

帖文質疑:「39為什麼每次都可以預先知道運輸署會什麼時候到來檢查?究竟現在是一個什麼的年代?」

運輸署回覆《立場》查詢時承認,為跟進該路線服務不足的投訴,署方曾要求營辦商於 9 月 16 日上午 7 時至 9 時一同進行實地視察。而該次巡查結果顯示,該路線整體而言有按照編定時間表營運,但因受公庵路交通擠塞影響,以致在上午 7 時 46 分至 8 時 03 分期間曾出現班次延誤及數輛小巴同時到站的情況。

至於專頁投訴所指的本月 17 日一次巡查,運輸署稱,在沒有預先通知營辦商的情況下,署方於當日早上繁忙時間進行突擊調查,結果顯示營辦商有按照編定時間表營運,並額外增加三輛小巴提供該路線的服務。運輸署會繼續進行不同形式的調查以監察營辦商的營運表現。

運輸署續稱,為監察專線小巴服務的表現,運輸署會進行不同形式的調查,包括實地、登車、總站調查等。運輸署亦會在有需要時進行獨立的突擊調查或與專線小巴營辦商實地會面,檢視專線小巴的服務表現。

運輸署過去數月曾巡查 39 號專線小巴服務表現。 (Facebook 圖片)


39 號新界專線小巴提供每日往返公庵與元朗(鳳翔路)的服務,運輸署稱,曾於今年 4 月進行突擊調查,發現該路線曾出現脫班情況,服務未能符合規定,因此向營辦商發出警告信,要求作出解釋並立即糾正問題。運輸署引述營辦商解釋,有關情況是由於司機不足所致,並採取行動,聘請司機,以維持應有服務水平。

運輸署續稱,在今年 6 月及 8 月也曾進行突擊調查,結果顯示營辦商有按照編定的時間表營運,並適時加開額外班次應付乘客需求,而該兩次突擊調查均沒有預先通知營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