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再提到重組政府架構,形容是「不能迴避的議題」。民建聯今日(23日)召開記者會,拋出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建議設立「政務司副司長」,又提出要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正名為「內地及政制事務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則批評有問責官員「成日唔做嘢,反而就民望高」,要求設立績效指標,評核政治任命官員表現。

民建聯公布《優化政府架構及主要官員問責制》建議,該黨主席李慧琼在記者會上批評,現時政府架構未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把握機遇,又缺乏中長遠發展規劃,政策解說能力亦需改善,部門分工不能聚焦問題,而問責團隊規模亦不能迎合新形勢。

「要配合大灣區發展」

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提出,政府須加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中有關內地事務的職能,要將政策局正名為「內地及政制事務局」,以內地事務行先。張國鈞解釋:「我哋希望佢(政府)明白到,呢個局將來嘅職能係應該以內地事務行先,所以係內地及政制事務局。嗱,大家有啲朋友話,你係咪玩呀?將頭同尾對調,其實唔係,我哋希望能夠明白到,喺呢個局之下嘅職能,將來係一定強調要配合番我哋國家十四五規劃同埋大灣區嘅發展。」

他又建議,駐內地和外地的辦事處主任轉為委任形式,可考慮讓非公務員擔任。被問到預計會有多少名民建聯成員可擔任有關職位,李慧琼稱,提出方案只希望政府架構可有效回應社會訴求,至於民建聯等未來有多少人可進入政府則「太遙遠」。

「有啲局長唔做嘢就民望高」

民建聯同時批評現時政府問責性不足,亦評核官員亦缺乏客觀標準。立法會議員陳恆鑌指:「有啲局長成日唔做嘢就民望高,有啲局長做啲爭議性嘅嘢,反而民望低。」他建議設立官員績效指標,評核問責高官表現。

政府架構改組建議亦包括增設「政務司副司長」,處理跨局工作和人口政策和青年事務;新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又將現時的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重組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和「運輸及工務局」;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天文台應由商務及經濟局改撥入環境局。

食物及衞生局現時掌管市政衞生事宜,民建聯指,政府處理衛生問題不時被批評「不接地氣」,建議交由民政事務局管理,同時增設市政事務署,回應地區衛生問題。而民政事務專員可納入問責團隊,讓政府更快回應市民訴求。

李慧琼引述市民意見稱:「有啲局工作比較單一啲,例如環境局,主要就係推環境(政策);但有啲局就巨無霸,好似發展局、運輸及房屋局,真係做到倒瀉籮蟹。」批評政策局分工沒有考慮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