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薇個展《不日不月》 呈現「我」與被看見物的空間距離與視角
【文:阿三】
曾翠薇1996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一直專於繪畫創作及思考箇中的表達方式。從早期為人認識的造景,發展至表現塑膠彩可能性接近純抽象的繪畫,到最新「不日不月」展覽思考時間議題,她的創作主旋律一直沒變。即便是在實際展示場地創作的繪畫裝置,如「圓未圓」(Osage gallery,2013)或本年Non-Solo計劃的「線上的地平之下」(筲箕灣EJAR,2021),她關心的依然是物料與造景。
她的作品有總一個景,呈現「我」與被看見物的空間距離與視角。視點分散有序,跟中國紙上山水象徵自然通往神韻的傳統有關,畫中看與被看的關係構成內在系統。不過,她在今次展覽的作品中多選擇相對定點角度,而繪畫焦點落進混沌無際的時間意識。「我」,仍然在場,仍然保持看與被看的格局;但這個「我」在太虛之內瓦解而殆盡,沒特定指涉,不帶個人情感。我們定神於日或月的某一刻,在有限的畫框之內通往想像自然之道。
畫中不規則塊面或幼細線條組織十分吸引而耐看,這源自西方抽象繪畫藝術潮流。當中色層的厚薄、顏料在擦掉或重疊時的變化等,均在發現及表現塑膠彩的可塑性,既屬水溶膠質又能厚塗黏附不同物料之上的彈性。惟有趣的是,有一個短時期,她擺脫場景瘋狂製作重複碎片與條狀的純抽象繪畫,倒有點迷失找不到座標。儘管那些純抽象繪畫內在秩序與繪畫語言紮實,可是曾翠薇主觀地覺得需要場景的在場,如同「不日不月」展覽中大大小小、在或不在畫面的日與月在場之必要。
數不清的碎片或幼線,或濃艷色彩互相撞擊迴盪,產生不斷擅動的節奏。這節奏有股內勁,帶點躁動又帶點治癒,教人越看越忘憂。這種現實充滿無奈及未如人意的失落,有意無意移至消遙遊佚於廣闊無邊的造景之中,彷彿回到文人山水的創作態度。網絡圖像再高清也不如真實繪畫帶來的視覺衝擊與經驗,曾翠薇的繪畫宜看、宜想、宜感受及宜沉思;純繪畫之不死,就在於此。
曾翠薇個展《不日不月》
9月18日至10月30日
Karin Weber gallery
(文本無題,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