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師吉祥書道書法展》(圖片來源:時刻導賞員 Facebook)

【文:阿三】

上周接連有三個寫字展覽開幕,先是「李大師吉祥書道書法展」,後是「蔡瀾書法派對」(PMQ The Cube)及松島安「破處」(東南樓藝術酒店),不知道李居明有否算到,但這肯定是個有趣巧合。 

筆者沒看《龍珠》抗疫,不曾為口罩加持,李大師之展覽亦沒選入展覽清單。「ARTS CENTRE」字樣大大隻在宣傳資料右上方,錯看以為是展覽名稱。如果因而以「藝術」或「書法」角度「欣賞」,你的確「認真便輸了」。

大師加持導賞及場地職員頭頭是道講解「梵文書法」,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專業」。多寫了,行筆產生慣性動勢,控制物料能力亦不難掌握,我們不能否定這穩定素質。鋪天蓋地「鬼畫符」是信仰場所常見陳設,當中配以圖像之作品,「畫符」感覺更為突出。筆者不諳宗教藝術,無意按此伸述,但該展覽有兩處值得藝文從業員深思。

《李大師吉祥書道書法展》(圖片來源:時刻導賞員 Facebook)

首先,展覽開宗明義銷售作品,開幕一刻已有八成作品「被認領」。當與友人私談「欣賞」貼紙之意時,在場職員有禮地靠近說:「大師不想大家失望,所以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度身寫字。」言談間沒有提及「出售」或「commission」字眼,卻悄悄告訴你還有機會。作品價格多為$5,800、$11,800或$18,800,是容易售出的價位;更妙的地方是貼有「繡花球」的「競投作品」,不能捷足先登你也可以憑財力搶到吉祥。字的寫法重複,轉一下用色、物料及內容,便有新系列,任君選擇。短時間內生產多張同款貨品,是gallery artist需要具備的能力。

展覽真的擺到似雜貨攤,但筆者不止一次說過,Affordable Art Fair如超市選購場,老實地將買賣本質赤裸呈現,沒有Art Basel一類的藝術尊貴糖衣。而我們不必想像買家或收藏家均熟悉藝術,或以藝術價值判斷購買,一眼望到「靚」成交才有望。開幕在場觀眾(信眾?)歡喜雀躍,還不斷說「好靚好靚」,肉緊地打電話叫朋友快點來看。這發自內心的欣賞,不就是策展人及藝術行政人員渴求之事?

另一方面,展覽是自我明星化平台。藝術家在場,親身講解創作心路歷程,接受記者採訪,其實是把鎂光燈打到自己身上,不由你說想或不想。畫廊以個展「出戰」Art Fair,或期間精選藝術家訪問,均是先賣人後賣作品的造星法則。李大師的展覽有主題曲,他還清唱一遍放到網上。十月即將上演的《粵劇特朗普》和《共和三夢》等或許旨在表現大師藝術才華,惟這些策略統統是造星招數。

筆者不是推捧這展覽或做法,而是希望大家想想怎樣締造能養活自己惠及從業員的藝術道路。

《李大師吉祥書道書法展》(圖片來源:時刻導賞員 Facebook)

後記:包氏畫廊向來開放給私人或機構籌辦商業展覽,李大師一例並非例外,但何韻詩演唱會早前被中止場地租用,兩者反差不禁令人深深嘆一口氣。於審查已至的藝文情境下,我們如何自處?香港藝術中心尚有四個好展覽值得大家留意,不去包氏畫廊吸靈氣,可以到十四樓歌德學院看「我身於我城」、十樓香港藝術學院黃嘉怡個展「浮世」、三樓實驗畫廊鄧廣燊及袁雅芝聯展「登陸東途」及地下至四樓的「香港本色」陶藝展。大家加油!

《李大師吉祥書道書法展》 

2021年9月15至19日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文本無題,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