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膠粒無處不在,本應未受破壞的偏遠地區兩極冰蓋,或最深的海床都已有大量微膠粒出現。所以,人類攝取到塑膠也不足為奇。最新刊於《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的研究則發現,與生活在同一地區的成年人相比,嬰兒腸道中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微膠粒含量高 9 倍。

該研究表明嬰兒接觸微膠粒機會高於成人,可能是由於嬰孩的塑膠餵食器具、奶嘴,還有在他們出牙時喜歡咀嚼的塑膠玩具等因素造成。學界將需要進一步調查,這些食到的微膠粒會否對嬰兒造成任何更嚴重健康影響。

攝入微膠粒對健康的影響目前仍然未明,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低於特定尺寸的微膠粒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循環系統,並有機會破壞細胞功能。

由紐約大學兒科醫生 Kurunthachalam Kannan 領導的團隊評估人類接觸兩種常見微膠粒,即常用於食品包裝、服飾、膠樽的 PET ,以及用於玩具的聚碳酸酯 (PC) ,在成人與嬰孩的攝取量。

團隊一共在紐約收集 6 名一歲嬰孩和 10 名成人的糞便樣本,以及 3 名新生兒的胎糞樣本。然後利用質譜分析了解當中的微膠粒含量。團隊發現,所有樣本都至少含有一種塑膠,而成人和一歲嬰孩之間的差異相當驚人。

報告指出,嬰孩糞便中的 PET 微膠粒濃度明顯高於成人,平均而言是成人糞便的 10 倍以上;而 PC 濃度則在兩個組之間無顯著差異。由於樣本量太小,團隊無法完全確定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原因,但團隊認為,這代表在嬰兒和成人糞便中測量到的微膠粒主要來自飲食。

團隊在報告寫道:「眾所周知,一歲大的嬰孩經常啜吃塑膠製品和衣服。此外,過去的研究已表明,用 PP (聚丙烯, Polypropylene)製造的奶樽沖製奶粉每日會釋出數百萬粒微塑粒,許多嬰兒加工食品包裝也有使用塑膠,構成了另一個一歲嬰孩的塑膠暴露來源兒。」

來源:
Science Alert, Study Discovers Startling Amounts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Feces of Babies, 23 September 2021

報告:
Zhang, J.J., Wang, L., Trasande, L. & et al. (2021). Occurrence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Polycarbonate Microplastics in Infant and Adult Feces.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doi: 10.1021/acs.estlett.1c00559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