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百藝術家深入各區挖泥取樣 藉陶藝展現「香港 Pantone」
元朗大生圍的啡,啡得像朱古力;梅窩菜園村的啡,啡中帶紅;西貢鹽田梓的啡,砂質粗糙,近於灰白。試想想,一個香港合起來可以有幾多款顏色?顏色不是生安白造的,而是出自那裡的泥土研磨製成的陶土。近 50 名香港藝術學院的新舊師生,早前深入香港多個地點,挖泥造陶,透過《香港本色》展覽,展現屬於香港的 Pantone 色版。
「本土泥」意念發酵近廿年
早在 2005 年,香港藝術學院曾舉行「天‧水‧泥」社區藝術計劃,與濕地公園和當區小學合作,用天水圍的泥土製作陶瓷作品。《香港本色》策展人、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黃麗貞(Fiona)當年亦是導師之一。她向《立場新聞》表示,在香港做陶瓷創作的人,所用的陶泥大多都是入口貨,英美、澳日、中國大陸都有,但卻沒有人用本地泥,「以前都會覺得選要選最靚、最好、最合適的,但其實對於泥的理解好片面、好實際。純粹利用,與物料沒有對話」。當年一同親身挖土造陶的經驗對她來說啟發甚大,「好感動,原來平日使用的陶泥是這樣得來的」。
種子播下快將廿年,不少香港藝術學院的畢業生同樣受啟發,其後到不同社區發起類似的項目,例如:馬屎埔的泥土陶瓷創作、川龍泥做杯沖茶飲。來到 2021 年,Fiona 執教的陶藝本科獲得藝術中心賽馬會展廊的展覽檔期,讓她想到延續當年「本地泥」的探索。考慮到展場是樓梯牆邊,不宜放立體作品,但陶藝又怎樣以平面展示?她便想到追本溯源到陶瓷的原材料——泥,以泥當成塗料,抹於布幅——反思泥土本身的內容,發掘土地的文化意涵。
放下自我 一同體會腳下泥土
Fiona 坦言,挖泥做研究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能夠有差不多半百人共同參與一件事就是意義所在,「不是個人創作,而是一起做研究的體會,將自我暫放一旁」。更何況,提煉泥土的過程複雜,取泥、篩沙,再用磨缽研磨......本以為塗於布上就完成,但泥粉原來會裂開,最終要混入白膠漿加固,「做陶瓷的過程工序很多,一步一步,體驗到每樣成果都必有出處」。
親自測試過構思可行之後,Fiona 聯絡藝術學院舊生,邀請他們自由選擇想要取樣的地點,並書寫與當地的淵源。取樣涵蓋香港、九龍、新界,甚至離島都有,分佈反映出一個「小香港」的泥土色版。展場懸掛著 46 幅作品,呈現 46 個香港地方的色彩。她再透露一個小秘密——每幅作品都沒有藝術家簽名,全套作品只統一列出參加者的名字,「做創作時,創作人的自我很大,但我好想呈現『個人表現』的另一面:放下個人風格,一起做一件事,有時都是一種學習」。
除了一幅幅「Pantone」之外,參展藝術家運用餘下陶泥,製成「手工鈕」出售,本周六(9 月 25 日)開始網上預售,鼓勵公眾將「香港本色」帶回家。從本土泥到本土製作,Fiona 希望提出物料產地之間沒有高低之分,每個地方的出產都有其珍貴之處,「就地取材不只是材料的選擇,也是關乎一個人明白了怎樣跟一個地方一起生活」。
香港本色
展期:即日起至 2021 年 10 月 14 日
時間:08:00 – 23:00(星期一至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地下至四樓賽馬會展廊
網上預售 — 香港泥手造鈕扣套裝
2021 年 9 月 25 日(18:00 – 24 :00)
詳情:https://www.hkasalumniarchive.com/hongkongcol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