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浮華掩蓋 一泥一故事 — 「香港本色」展覽
問有何香港本色,你想到什麼?那些霓虹招標交疊的google圖片嗎?
展覽「香港本色」的「本色」一字,無可避免帶有舊年代的感覺,讓人憶及《英雄本色》經典一幕,Mark哥在山上頭破血流,首次好好欣賞城市夜景的五光十色,感慨一句,「真係估唔到香港嘅夜景係咁靚,咁靚嘅嘢一下子無咗,真係唔抵」。那些光影,那種懷舊,無可否認是醉人的。It smells like home and I like it too。然而,這也是可被批判的。
「四處建築物的著色玻璃立面,就像臉孔一樣。好像沒有任何人在建築裡頭,好像臉孔背後沒有任何人。而且真的沒有人。這就是理想城市的模樣。」(Jean Baudrillard,1997)
沒有停留在此想像,46位創作者以陶藝為材展示不同的香港本色。香港的「本色」不是要追求什麼純正根源,來自各方的膚色、背景、文化一直在此衝擊,亦不應再只被浮華印象壟斷,創作者把聲音交回泥土。這裡的土壤, 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默默見證著小城變幻。
創作者分別在城內不同地方抽取土壤標本,經篩濾、研磨、部分或要用高溫燒製,塗抹於白布面,配上手寫文字簡介。每一抹泥土都承載著該地點的獨特故事,包括粉嶺流水響水塘、馬屎埔村、馬灣舊村、柴灣歌連臣角、中文大學。
除鄉野,不少創作者更抽取市中心工地的泥土。他們可以收集那些泥,代表有工程進行,把牢固石屎鑽開,封存深處的土壤才有機會被採。它們反映發展,人造建築一直被拆除轉換的現實。創作統一用白布,簡樸素材之下對比出城市璀燦面貌的矛盾。
粗糙,真實,整個計劃的創作方法不複雜,保持了連貫性,但豐富在於每人一步,收集香港處處及其反映的歷史痕跡,更充滿私密的個人情感,記錄人和地的記憶。在這個數字化運算的都市,個體透過訴說自己記憶,抗拒面肉模糊,保存溫度。
第二部份是把收集的泥土製成小鈕扣。想了很久,有一點不明白的是,為何是鈕扣,而不是其他,感覺明明做其他載體也可以。當下立即想到鈕扣作為連繫的功能,把布連起成為衣,把空洞的填滿,把對方拖緊。
衣衫可以隨人的移動,將睡在地上的泥土都帶上身。所以,我們也可以帶著這些本色,它們的氣息、故事和含蓄的光輝,四處走嗎?
泥土始終是泥土,它令我想及一班在香港做農業的人,每天艱難地開闢,為糧食、為自主、為精神。在這些人身上流露的是,透過自己的生活及身軀,對抗城市運作背後的巨獸。
人可以何等謙卑地依靠,同時創造這裡的「本色」。
P.S.曾經訪問過一個來自德國的學者,他拍了部紀錄片叫《香港本色》,無論如何都應該看看,但很難了。哭。
小東藝術賞析 Ig:www.instagram.com/siutungcre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