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影迷不會對Paul Schrader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他可是馬田史高西斯經典電影《的士司機》(Taxi Driver)、《狂牛》(Raging Bull) 背後的金牌編劇。而他本人也常常擔任導演一職。他在2017年執導的《牧師的最後誘惑》(First Reformed) 應該是他過往10年間最佳的作品(電影於2018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不過最後未有片商發行。),在剛剛結束的威尼斯影展他帶來最新作品《撲克神算師》(The Card Counter),電影入選最高榮譽的金獅獎提名。

熟悉導演風格的觀眾,也能預料這不會是一般荷里活制式賭城風雲的故事。一如既往導演慣常的主題,這是一部關於救贖的電影。

故事主人翁Bill (Oscar Isaac) 曾經是在伊拉克戰爭期間負責執行殘暴盤問技巧的軍人,那些經歷扭曲了他的人性和靈魂,令人不堪回首,並留下創傷及惡夢。Bill及後更因此而犯下戰爭罪行已被補入獄。在囚禁期間,他學會算牌的技術,更在出獄後成為職業賭徒。算牌術對Bill來說其實不是什麼謀生的技能,而是一種冥想的工具,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地希望壓抑住創傷,逃避當年的夢魘。

Bill改名換姓,用生活麻醉自己,什至孤立自我。可是,獨處更突顯惡夢的存在。逃避並不能解開心結,直至Bill遇上一位「淪落人」,為他打開通往救贖的道路。他們的相遇迫使Bill終於要赤裸地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正因爲能直視過往的自己,最後才能真正得到釋放。在尾段一幕的「對峙」,看不見血腥的真實打鬥,只是簡單的鏡頭移動就造出暴烈的張力,將劇情推至高峰。

《撲克》與《牧師》整體在人物設定,故事結構上都非常相似。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帶着某程度上的創傷而又一直壓抑的「罪人」,需要尋找出口救贖。他們一邊喝著烈酒,一邊寫下掙扎的念頭,讓觀眾窺探他們在唏噓的內心世界。兩部電影的氛圍也很相似,畫面上充滿簡潔的橫紋直線,工整得鎖定觀眾的視覺焦點,《牧師》的調色壓至陰沉冷洌,《撲克》也冷色系包裝(灰布包紮起房間內所有家俬),二者都同樣透過色調散發出強烈的的壓迫感。

兩部電影的男主角都有超水準的演繹(Ethan Hawke在《牧師》的演出在當年失落於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實在可惜)。Oscar Isaac把角色的陰暗面及痛苦經歷都藏在眼眸內,豐富了角色的層次感。Oscar Issac出道很早,但到了2013年在高安兄弟Coen Brothers執導的《知音夢裏行》(Inside Llewyn Davis) 中才較為人熟悉。他之後參加過不少荷里活商業製作如《星球大戰》系列 (Star War)、《變種特攻》(X-Men)等,亦有參與一些獨立製作。隨著年齡及更多的演出經驗,他變得越來越香醇,越有魅力。最近在《沙丘瀚戰》(Dune) 及重拍瑞典大師Ingmar Bergman經典的《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 亦有看到他的足跡。

 

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