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政府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 10 月 6 日公布。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將會大動作覓地,包括將新界北河套區部分濕地併入古洞北發展區。有建制派議員數月前曾提出有關建議,擴大新界北現有新發展區規模,並向特首交意見書。規劃署資料顯示,該處的自然及文物資源豐富,任何發展均會對后海灣水質帶來不良影響。

據《香港 01 》引述消息,特區政府為回應中央要求解決房屋問題,新一份施政報告會建議釋放新界北河套區周邊部分濕地,及相鄰的濕地緩衝區,「料面積達數十公頃」,相當於一整個維園。

若消息最終成真,即政府或接納民建聯劉國勳早前的建議。劉在今年 8 月曾發表《新界北建設香港新中心倡議書》,指為增加房屋供應,應將新界北打造成香港另一個中心。他認為政府應檢視並釋放約 30 至 40 公頃濕地,並於其他地點補償。

落馬洲河套區及周邊土地用途規劃 (地圖來源:規劃署網站)

規劃署:該處存有污染土壤

翻查由城規會制訂的后海灣發展規劃指引,該區用地劃定為「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后海灣地區的相連魚塘就劃為「濕地保育區」,規定除了為保存這個地區的生態價值而必須進行的發展外,現有魚塘全部都須予保育。指引訂明,魚塘發揮的濕地和生態功能,尤其向鷺鳥和其他種類的雀鳥,提供大量食物來源及棲息地的功能,是不容受到任何影響的。

根據規劃署的「落馬洲河套地區未來用途」資料指出,落馬洲河套地區的發展並非全無限制。首先,該處存有污染土壤,任何發展將可能對后海灣的水質帶來不良影響,其中對拉姆薩爾地區濕地的影響尤為關注,落馬洲河套地區亦缺乏基建及道路連接設施。此外,落馬洲地區毗鄰地區的自然及文物資源豐富,包括遍佈山丘地帶、自然景觀和鄉村等。在制定河套地區的發展規劃中,這些因素都必須充分考慮。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擔心政府可能發展河套區部分濕地,因有部分位置列入濕地保育區。他指濕地走廊冬季時予候鳥補給,他們由北方飛往南面,香港就是中途站,如果無地方予他們覓食,會打斷生態走廊。吳希文又指河套魚塘曾紀錄過歐亞水獺,亦擔心濕地發展影響牠們。吳希文質疑政府如果大興土木,「仲有幾多補償可做? 已經退無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