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韭菜
今天和學長聊的這一段話,覺得還蠻有道理的,決定來寫一篇短的雞湯文。學長是個投資好手,報酬可能超過矽谷工程師。他總以韭菜思維來看世界,值得好好打雞血紀錄一下。
韭菜一詞被形容成投資市場裡面,被「收割」的一群人。而找到韭菜的過程,就等同找到一群人為了你的投資、或是你的選擇買單。
韭菜的基本定義是被誆騙,但其實被收割不止於此。
總的來說,韭菜就是付出成本給那些「雖然不明白但是覺得好像很厲害」的東西。
其實這個世界上,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韭菜。而且是越有志氣、情感越豐富的人,越容易成為韭菜。因為即便是再精明的人,熟悉的領域也有限。如果他接觸到自己不懂的領域,從投資不懂的股票被騙,或知識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旅遊,越用單純的赤子之心來探索世界,當韭菜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
低端割韭菜
最低端割韭菜,就是詐騙了。無論是法律上的詐財,或只是單純的投資喊價倒貨。都是單純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不對等的資源轉換獲利。即便學有專精,大眾仍是盲目的。世界上大部分人對大部分領域的真正了解,都幾乎為零。所以即使看似不合理,賣弄玄虛的割韭菜手法,仍然時有所聞。
中級割韭菜
好一點的割韭菜,是讓人明知自己是韭菜,仍心甘情願被收割。帶給韭菜最大的好處是投資自己。譬如說教育產業:花錢學一次教訓、作一次有意義的嘗試,雖然仍是用「資訊不對稱」套利,但韭菜繳了一回學費,下一次可以做一個 better self,讓自己進步總是值得的 。也許韭菜做久了,下一回就輪到別人當韭菜了,所以被收割幾次也值得了。
當然,許多低端的割韭菜方式都會偽裝成「投資自己」、「繳學費」,事實上除了無法兌現的偽知識、假名牌、似是而非的成功原則以外,什麼都學不到。如同參與龐氏騙局,自己一心想著世界為自己接盤,總沒意識到自己就是接盤的那一個。被收割後最後真正學到的,可能就只有「世界真殘酷」的教訓而已?
玩德州撲克的時候,如果你在牌桌上找不到那個冤大頭(Fish),那你就是那個冤大頭。
Rounders 1998
精品割韭菜
最高端的割韭菜是賣「情懷」,讓人甘願付出還不求回報,不只騙財、還連感情也騙了。這種收割的方法,讓大家買單的原因,甚至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好,或讓自己銀行存款變多,而是物質以外的需求,是一種「我付出我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大家認同你的理念因而自願贊助你,參與你的歷程。韭菜付出成本,不是為了讓自己不是韭菜,而是超脫自身的得失,而是為了讓世界更好,而自己有參與改變的成就感,是屬於革命劃時代的一份子。政治界最好的例子是愛國主義,商業界最好的例子是蘋果、錘子和特斯拉。
成功找到韭菜
找到韭菜,也呼應了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理論: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and what you do simply proves what you believe.
回到「成功就是找到韭菜」的理論:說服別人,尋求 Buy-in ,可能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了。小到在會議上說服同學同事,大到申請學校申請工作、甚至尋求一生的對象,讓別人願意接受自己的價值,可以說是最大的成功了。
從這個角度,當初錄取的夢想學校、給 offer 的雇主、甚至另一半對象,也都是心甘情願被為你付出的韭菜了。他們是否被收割,取決於自己的努力,讓他們的信念是否被兌現。
然而不夠自信的我們,也最容易被「我值得嗎?」這種想法所困。我們能說自己 100% 對得起自己的母校,100% 讓公司值回薪水,100% 配得上自己的另一半嗎?
過度在意是否對不起他人,結果能否「兌現」,其實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阻力。特斯拉可能永遠賣不到自己的 2030 年兩千萬台交貨量的目標,但這不會影響他成為 EV 產業 change maker 的價值。Trump 自詡為史上最強的 deal maker ,他確實很有一套。但他那些 deal 最後究竟怎麼了,也許是破產居多吧?
與其成天擔心自己無法交付承諾,反倒是只要相信自己理念的價值,和往正確的方向努力的價值。如果確信理念的意義,就該要到處找韭菜,更不要怕收割。
畢竟世界上大部分人在大部分領域,其實是弱心智的。如果他們沒有被更好更崇高的理念說服,影響他們的,就只剩下低級的、財迷心竅的低級收割了。想到這裡,又多了點使命感了呢!
也許韭菜理論最重要的,是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然後先堅定信念、再尋求認同。回顧歷史,所有通往偉大的故事,都是不斷收割,也不斷持續努力在路上。
心有所感的韭菜理論,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