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我要來跟大家說一個建築小小說的故事「向東走,向西走」,不是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而是陽台和雨淋板繞了地球半圈以後相遇的故事。

雨淋板與陽台的相遇

雨淋板從歐洲鄉下一路往西,繞了一個半圈,最後在日本及台灣、東南亞地區、遇到了他的另一半「陽台」,結合了以後,就是亞洲地區常看到的「陽台殖民地樣式」。早期跟著所上,到越南、馬來西亞做世界遺產的考察,在更南更陽光的國度,西洋的、本地的、佛教的、還有回教的,全部融合在一起,覺得很有趣。

馬來西亞街景,2004

這是2004年的馬來西亞街景,像台灣有一點點洋風的街屋,還有騎樓。

雨淋板的種類

江戶末期,日本受到開港威脅,尤其是長崎,早已准許荷蘭人貿易,所以在當地,所謂的「擬洋風」建築早就開始興建。


我去的時候,グラバー邸正在整修,沒辦法進去裡面。「グラバー邸」其實也是一個建在山坡上的「明治村」(喔!應該叫「幕末村」)。這邊收集了許多幕末以來的以擬洋風為主的洋人住宅。寬廣的陽台,開放的百頁窗扇門,加上富有日本味道的黑瓦寄棟造屋頂。也許蓋的大工職人想的是洋館,主人心裡卻夢昧著浮世繪裡面的樓房再現,就這樣,建築的人和居住的人之間,想法,交錯了。

雨淋板的種類主要有

  • 南京下見
  • 簓子下見
  • 押緣下見
  • 鎧下見

台灣的日式住宅是前兩者,簓子下見和押緣下見很像,所不同的是簓子下見會延著下見板,比押緣下見費工,但是比較能夠阻擋雨水。南京下見則整面都會用一整塊的木頭拼接,要做到看不出來需要一點技術,而南京下見的房子看起來會比較洋風。


這一張是押緣下見,一整條押緣直接釘上去,沒有做刻痕。

「鎧下見」則是德國式的雨淋板,會完全直直的,貼齊。台灣的案例不多,我去演講的時候,台下觀眾跟我說後壁車站有。嗯,該突破台南往下尋車站了。

日本的話,長崎的東山手十二番館以及附近的聚落可以找到。我去的時候,因為快關門了,拍的也不是很多。



雨淋板與美國開拓史

那麼,雨淋板是從哪裡來的呢?

雨淋板的來源來自歐洲的不起眼的小角,可能是英國東南部或瑞典兩者其中之一,這在以石造或磚造為主的歐洲傳統中,技術較差而不起眼,正式的建築並不會使用,而傳播的路徑是經由在美國新移民以及西部開拓史的過程當中,傳到美國,再由美國傳過來。

當時的美國有兩大優勢:做為建材的樹林茂密、作為動力的水源豐富,本來是建造用整根樹幹建成,後來斧頭、鋸刀等工具發達後,就可以裁成木片,一片一片搭上去變成雨淋板的家屋。每次唸到這裡,腦中就會浮現《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的劇情,描述了那時西部開拓的樣子活靈活現的,記得有一段是因為受到天災,而想要重新蓋房子的橋段。

雨淋板在日本

進入明治以後,在明治政府主導北海道開拓使以及都市計畫的影響之下,北海道與長崎、九州的雨淋板便有所差異。以雨淋板的技術來講,「簓子下見」最能表現日本人龜毛的樣子,講究者會把簓子刻貼近雨淋板的板面,來獲得防雨的效果,否則中間有空隙,有簓子跟沒有簓子是差不多的。日本因為有「羽目板」的傳統構造,也就是把板子貼直向的,因此接受雨淋板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

而「南京」則反應了當時日本人對於外國的憧憬及想像,那就是「南京」。在真正繁榮的京都或東京,或者比較傳統古老的聚落,其實是看不到雨淋板的,因為都直接漆喰塗了。這也印證了雨淋板在英國原產地的使用方式,就是比較不重要的建築,才用雨淋板。

開拓使札幌舊廳舍

除了剛剛的「グラバー邸」,這篇再介紹另外一個把舊建築集中的地方,就是「北海道開拓之村」,我在這裡看了很多雨淋板的搭接法,以及日本住宅的構法,那天應該沒拍完。這裡也有德式的「鎧下見」。想再去拍的地方的List之一。

雨淋板在台灣

雨淋板傳到台灣以後,在日式住宅大量使用,也許是因為台灣的木材多,而且是不是因為台灣多雨多風災,所以外牆不用漆喰塗,漆喰塗只用在內部???應該是說,外牆的漆喰塗外面會用雨淋板包護,日本人大概只有公共建築才願意磚造,私人住宅不是小舞壁或大壁,尤其是在關西,根本是看不到雨淋板,說起來算是漆喰塗。雨淋板在構造上是貼在小舞壁或木摺壁上面保護,如果漆喰塗夠好,就不需要搭雨淋板了。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