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木留克騎兵

「阿拉伯奴隸兵」:馬木留克

有玩過經典電玩遊戲《世紀帝國(二)》的讀者會知道,在遊戲中,薩拉森人(Saracens)有一種特殊兵種,名為「阿拉伯奴隸兵」。這種兵種在遊戲中被設定對騎兵有相剋能力,會戰時十分強大。事實上在中世紀,他們確實存在,而他們的真正名字是「馬木留克」(Mamluks)。

早在九世紀時,馬木留克的身影便出現在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哈里發王朝(Abbasid Caliphate)裡,後來在敘利亞阿尤布蘇丹王朝(Ayyubid Sultanate)裡擔當了重要角色。及後,他們在西元1250年獨立建國,統治埃及和敘利亞。1517年,馬木留克被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征服,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部份。不過,他們作為伊斯蘭世界中高度緊密的獨立群體,直至十九世紀仍發揮著一定的影響力。

馬木留克十分強悍。他們曾經消滅許多十字軍基督教王國(Crusader Kingdoms of Outremer),是基督教世界的勁敵。十三世紀時,蒙古人橫掃歐亞,馬木留克卻成功抵擋蒙古人的侵襲,捍衛了伊斯蘭世界的聖地和重要地區。後來當阿拔斯王朝被蒙古人摧毀後,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便漸由巴格達(Baghdad)轉移至馬木留克的政治中心開羅(Cairo)。

馬木留克騎兵

阿拔斯王朝和阿尤布王朝相繼滅亡後,馬木留克在埃及和敘利亞建立了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存在近三百年。王朝分成兩個統治階段,先後由馬木留克兩個派係-巴赫里集團(Bahri Clique)和布爾吉集團(Burgi Clique)支配。這兩個集團源於阿尤布王朝末期,他們曾為末代蘇丹阿薩利赫(as-Salih)服務,作為傭兵部隊,並分派到不同駐地,集團名字便是來自當時所被派駐從地方。「巴赫里」意為「河流」,而「布爾吉」則意為「塔」。

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十分繁榮。在國內,無論是工藝、建築和學術等範疇皆迅速發展,是當時伊斯蘭世界一個璀璨的時代。然而,作為統治者的馬木留克卻並不是什麼血統尊貴的人,而是意想不到的一種身份-奴隸!即便他們已貴為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奴隸身份。

既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又同時是地位低賤的奴隸,究竟馬木留克本質是什麼,造成如此有趣的歷史格局呢?那就要看說說他們的源起和歷史。

馬木留克:來自遠方的外來者

首先,「馬木留克」並非一個民族的名稱,其真正的身份是奴隸士兵,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屬於他者的人」。他們居住在埃及,曾為阿拔斯王朝和阿尤布王朝的統治者效力。馬木留克不是埃及的原居民,而是外來者。巴赫里馬木留克是來自中亞的欽察突厥人(Qipchak Turks),布爾吉馬木留克則是來自高加索地區(Caucasus)的切爾克斯人(Circassians),他們都同為遊牧民族。實際上,如果與原居當地的埃及人和敘利亞人比較,欽察突厥人和切爾克斯人與同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有更多的共通點。

理論上,馬木留克作為奴隸,是被禁止死後把財產和軍銜留給兒子的。馬木留克的兒子亦被明確規定禁止在馬木留克中服役。因此,為了維持馬木留克的人數和戰鬥力,各派系經常要在外面尋找新血加入,以實力為挑選條件。如此,馬木留克長期能夠維持高水平的戰鬥力。他們不會與埃及或敘利亞原住民混居,而是居住在與平民社區隔絕的駐地區域,日夜被訓練成純粹的戰士。

十三世紀時的阿尤布蘇丹王朝

當一名欽察人或切爾克斯人男孩年滿十三歲後,便會被帶到宮廷裡接受訓練,然後為統治者和王公貴族所用。這些男孩會被稱為「古拉姆」(Ghulam),其意思在阿拉伯語正正就是解作「男孩」。古拉姆接著會被派往帝國各地,成為鞏固帝國統治的重要力量。當時,伊斯蘭勢力深入伊比利亞半島(Iberia,即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與伊斯蘭統治中心距離甚遠,古拉姆的存在便尤為重要。有趣的是,作為基督教國家的威尼斯共和國(Republic of Venice)和熱那亞共和國(Republic of Genoa),是提供古拉姆運送服務的主要角色。它們為謀取經濟利益,不理會教廷的反對,與長期是基督教世界敵人的穆斯林進行交易。

部份古拉姆被送往各地後,會被賣給當地的伊斯蘭王公或政府,並解除一般最低下的奴隸身份。這些古拉姆皈依成為穆斯林後,便會進一步接受嚴格和密集的軍事訓練,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如哈里發(Caliph)、蘇丹(Sultan)或埃米爾(Amīr)的私人武裝部隊,也就是所謂的「馬木留克」。

不崇尚血統,只崇尚強者

在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社會結構與基督教世界一樣,是一個金字塔形的封建結構。在結構的最頂端,是「哈里發」、「蘇丹」或「埃米爾」。往下便是一層又一層、等級不同的王公貴族,而在下者必須服從在上者。十三紀世紀時,戰爭頻仍,手中掌握愈多馬木留克,社會地位便愈高。一般來說,金字塔頂端的哈里發或蘇丹,掌控的馬木留克也就最多。

由於馬木留克被訓練成純粹的軍事力量,因此在他們眼中力量便是一切的主宰,本身就充滿血腥和暴力,這成了後來馬木留克王朝的一個特點。如之前所說,他們不被允許世襲財富和權力,只有擁有強大實力的人才有資格擁有,所以當馬木留克出現權力真空時,自相殘殺的情況極度普遍。

要成功繼任為王朝的君主,必須擁有最強大的實力和權威。於是,每當蘇丹之位懸空時,各派系的權力鬥爭便十分激烈,此起彼落。勝出者能坐上最高權力者-蘇丹,失敗者下場則十分淒慘。勝出者為了清除這些昔日的競爭對手以作震懾之效,他們會以《大不敬罪》(lèse majesté)用酷刑把這些失敗者全部處死。因此,馬木留克王朝的王位繼承往往並不平穩,多以血腥衝突收場,能夠善終的蘇丹更是不多。這種繼承問題直至馬木留克王朝滅亡為止,始終無法解決。

「芙魯西雅」-馬木留克的騎士精神

馬木留克從小便被帶離其出身家庭,離鄉別井,最後來到完全陌生之地生活,再也無法回到故鄉。在沒有任何家族連結,對身處之地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依靠和追隨自己的主人。因此,馬木留克與主人間的關係往往極度緊密,使往後的馬木留克王朝時期,馬木留克與地方社會間的連結出奇地分離。即便十六世紀時王朝已經滅亡,馬木留克卻能作為一個極度緊密的穆斯林集團,仍堅實地存在至十九世紀。

雖然馬木留克是奴隸,但他們內部也有一套類似西歐騎士精神的道德規範。理論上,馬木留克的一生十分純粹和簡單,就是戰鬥和忠誠。他們之間經常提到一個詞彙:「芙魯西雅」(Furūsiyya)。說白一點,「芙魯西雅」是馬木留克版的騎士守則。它主張馬木留克應該具有如勇氣、寬宏和慷慨等等崇高的道德價值,而且要善待伴隨自己的戰馬,好好管理、訓練和照顧這匹終身戰友。戰馬除了是戰場上重要的伙伴外,在非戰時期同時也是馬木留克一同進行娛樂或運動的親密對象。除了在道德層面的規範外,「芙魯西雅」還記載了戰術、騎術、射術、醫術、戰陣和兵法等等知識,這些都是馬木留克為什麼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

芙魯西雅

到了馬木留克王朝時期,「芙魯西雅」正式編纂成書,所有馬木留克必須遵守。為了使部份不懂閱讀的馬木留克也能知道內容,這本「芙魯西雅」還帶有十分漂亮的插圖用作解說。在十三世紀後,由於當時歐亞受到蒙古人的巨大影響,因此馬木留克王朝的這本「芙魯西雅」擁有豐富的遠東文明色彩,在書中不泛出現蓮花、鳳凰或遠東文明圖騰,這些都是因為「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時期而從遠東帶來的。

馬木留克畢生都居住在軍營裡,他們日常的消遣活動也離不開與戰爭有關,而馬球便是他們之間最受歡迎的一種運動。馬球這項運動需要球員擁有熟練的控騎技術,不僅經常需要在馬匹上進行急劇轉彎和短暫加速,還需要利用馬匹控球、傳球和射球,對騎術的要求很高,同時也作為馬木留克的一種騎兵訓練,因為馬球所需要的騎馬技巧,在戰場上同樣重要。除了馬球外,馬木留克還會每星期舉行兩次射箭、馬術雜技、搏擊和賽馬等等比賽,比賽內容全都跟戰鬥有關。馬木留克王朝蘇丹拜巴爾(Baybars,請記住這個名字,日後還會提到他)還曾在開羅興建了競技場,來舉辦這些比賽。由此可見,馬木留克的一生根本上就離不開戰鬥,他們皆是純粹的戰士。

以上介紹了馬木留克的源起和特質,那麼他們是如何從屬於主人私人財產的一群,變成廣大領土的統治階級?又如何使這個馬木留克王朝在中世紀後期展現出璀璨的伊斯蘭文明呢?我們下集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