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類的傳統第三志願,應該就是要學系了。畢竟醫師、牙醫師都選完之後,按著最低錄取分數的邏輯,成了很多人的選擇。而這本書談的沒有藥學實際上那麼深奧,而是從講幹話的角度來敘述藥師的養成和實際執業的內容。

從藥學世家出身開始說起,在社區藥局長大的作者,並沒有真的從小對藥學產生什麼樣的熱愛,倒是對社區藥師aka媽媽aka黃藥師以及藥廠業務aka爸爸的印象,讓他一開始就對藥學的不同職業選擇有更多的想像。一併介紹了臺灣的九大藥學系,可以提供想要選讀藥學的人參考。但自視為邊緣系的作者,關於學校生活的部分很多不是親身經驗,就是爬文幫大家整理,用一種講幹話的方式呈現。

藥學系的學習有許多辛苦的地方,也不是一般想像的四年畢業。國家考試的難度,其實也不低,有些學生甚至逕讀碩士爭取到國外擔任藥師的資格,都是常見的選項,對學生生涯規劃而言,若有機會早點認識這個系的課程及未來規劃也不失為種好的社會學習方式。

值得安慰的地方是,也是有廢物一般的課程。以大學而言,長期讓人詬病這些像是浪費學分費和時間的課程,除了分數可能很營養之外,還能有什麼教育意義和功能。在醫學院上順勢療法真的和實證科學完全背道而馳,江湖郎中登堂入室到了看似知識的殿堂、白色巨塔成員養成所,是多麼的不堪以及荒謬。

學習生活也是有些有趣且值得回憶的事,像是大體的課程和作弊的情況。雖然大體課程並不是藥學系的必修,但仍有選修的機會。對護理系、藥學系來說,許多無法跨過大體課程障礙的學生仍舊沒有機會接觸,但實際看到大體解剖的分部,對醫藥領域的學習而言,都是重要且深刻的。而作弊的部分,則是因為紙筆測驗真的多到讓人懷疑人生,而許多人採取的策略就是作弊。作者作為近視度數極高的人,是沒有能力可以作弊,實際上選擇這樣的做法不過就是自欺欺人,最後作弊者的下場也挺慘烈的。

藥師的職業生涯有個術語叫做淹水。也就是醫院的領藥藥局前人潮洶湧,到了淹水的地步,但某些藥師的動作慢到完全影響領藥效率,當然也因此招致相應的抱怨和檢討。但其實用藥把關的部分很重要,雖然在醫院中,還是以醫師為主,藥師協助三讀五對把藥調劑給病患,並且提供用藥諮詢,還是有相當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莫名其妙的顧客至上概念中,醫療專業被服務業侵蝕,乃至於健保制度的侵蝕,醫院的管理對講究多重確認的藥師而言,不僅是包藥,更是流水調劑線上不斷的把關、確認。

書中重要的提醒是不要自己當蒙古大夫改劑量,特別是抗生素的療程一定要使用完整,以免產生抗藥性。而小兒餵藥也是要把抗生素分開餵,以便萬一小兒吐藥的時候,可以回醫院或診所補開、補吃。至於磨粉的部分,真的儘量自己來,藥局的磨粉機再怎麼清都沒有自己家裡的乾淨,而且磨粉只需要用湯匙搗碎,用菜刀之類的刀子把藥丸切成指定的份量即可,這些藥事衛教藥師做了又做,只希望家長真的能夠聽進去。

雖然很多是個人經驗,但不失為一種職業速寫,讓對藥學專業人員的工作有個初步的了解,醫療現場的甘苦談,和職業並不是明星的生活,說來就是穩定,也好找工作,但專業挑戰仍多,也有相應的壓力。這些都是讓對這個行業好奇的人可以自外遠觀,至於要不要深入其中,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推薦給也好奇藥學系訓練、藥師工作以及藥學後續出路好奇的朋友,幹話其實很容易看,資訊量不大。有關藥學的衛教宣導,希望大家都聽進去藥師的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