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開始復甦,通脹急升,尤其是糧食價格更是升幅驚人!美國昨日公布6月份通脹年率高達5.4%,打破13年的紀錄。然而,有別於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時的量寬措施,雖然同樣出現水漲情況,但大部份資金流入資產市場和投資項目,對以消費物價指數(CPI)統計的通脹率所造成的影響則非常輕微,加上當時出現前所未有的網絡自動化和國際化趨勢令部份貨品的成本下降,因而出現了長達13年的低通脹時期。

相反,2020年的量寬措施雖然同樣出現資金流入資產市場,推升樓價,但由於航運業的成本突然大幅上升,令到幾乎所有消費物價均現漲價,以CPI統計的通脹率正在反映運費增加的速度,若情況持續,可能導致較長期的高通脹水平,逼使美聯儲提早收水,雖然現時聯儲局仍然認為通脹只屬短期現象,但若疫情持續,航運成本未必能夠在短期內回復長期的平均水平,有可能引發滯脹,即高通脹卻伴隨低經濟增長,市民不但要捱昂貴生活支出,更要面對失業或減薪的問題。

航運成本急升

自2020年3月COVID-19疫症在全球大規模爆發以來,多國封關,工人不能上班均令貨櫃碼頭的貨物起卸大排長龍,加上今年三月有貨櫃船在蘇伊士運河拋錨,導致國際主航道大塞船,其後又有大型貨櫃碼頭封閉,進一步加長航運時間;由於大量貨櫃在碼頭等候起卸,周轉不足,客戶爭相要吉櫃,形成僧多粥少現象,貨櫃價格變成海鮮價!

全球貨物貿易有高達八成依靠海運,2019年海運貨物達到111億噸,貨價超過4萬億美元 (CNBC, 2021)。自去年中,多項航運成本的價格指數,均呈飊升之勢。圖1是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是衡量鐵礦砂、煤炭、穀物等的運輸成本,為全球經濟領先指標,自2020年起持續上升,上月起更打破過去11年的紀錄新高 (Soreng and Dareen, 2021)。

圖1 波羅的海乾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Trading Economics

圖1 波羅的海乾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Trading Economics

圖2A 為世界貨櫃[運費]指數 (World Container Index),由2020年4月的大約每一40呎櫃$1500元急升至7月初的接近$9000元!升足五倍!!必須指出貨櫃運費長期出現東西方向嚴重失衡,由於美中貿易逆差長期擴大,由東向西行的貨櫃價格已破12000元,年度升幅2-6倍不等;相反,從由向東行的貨櫃價仍處於1000元左右 (圖2B)。

圖2A 世界貨櫃(運費)指數。來源:https://www.drewry.co.uk/supply-chain-advisors/supply-chain-expertise/world-container-index-assessed-by-drewry

圖2A 世界貨櫃(運費)指數。來源:https://www.drewry.co.uk/supply-chain-advisors/supply-chain-expertise/world-container-index-assessed-by-drewry

圖2B 主要航道貨櫃運費。來源:https://www.drewry.co.uk/supply-chain-advisors/supply-chain-expertise/world-container-index-assessed-by-drewry

圖2B 主要航道貨櫃運費。來源:https://www.drewry.co.uk/supply-chain-advisors/supply-chain-expertise/world-container-index-assessed-by-drewry

圖3為哈珀彼得森指數(HARPEX),是貨櫃船的運費指數,同樣出現自2020年初起持續攀升之勢,指數由不足600,在短短一年間升至大約2700,圖右上角顯示年度升幅為512.9%!

圖3 HARPEX指數。

圖3 HARPEX指數。

有需求自然有供應,雖然貨櫃數量不是不足,但因大量貨櫃困於不應該被困的地方,貨櫃價格上升,於是有人想增加貨櫃供應,根據Miller (2021)資料,新造20呎貨櫃價格(Cost Equivalent Unit, CEU)由2020年初的1800元,升至2020年尾的2500元,再升至2021年初的3500元,一年升價一倍。

吉櫃流轉失衡

事實上,在疫情前已長期因貿易逆差而形成吉櫃流轉失衡的問題,在美中貿易戰爆發後,不少買家趕在加稅前入貨,造成更大的航運需求;疫情爆發後出現貨櫃碼頭的起卸貨物效能下降,吉櫃流轉問題惡化,情況有點像過海的士要收吉車回程費,當吉櫃難求,自然有人願出高價把吉櫃運回上貨碼頭,因此運費在互相競爭下大幅上升,貴價貨東主較有財力負擔運費上升,但平價貨(或體積大貨物)東主如糧食等將難以負擔高昂運費,加上貨櫃航運業的競爭不足,在疫情下運費變得易加難減,通脹因水漲加成本上漲兩漲夾擊,疫情又遲遲不退,但購買力正在快速回升,通脹壓力加劇,情況令人憂慮。國際化的效益取決於運費多寡,當運費高昂,國際貿易可以變得比本地生產更不化算,一旦高運費情況惡化且持續,本地糧食的自給率將是重要的保命資源,下次繼續討論。

參考

CNBC (2021) What’s Causing The Container Ship Traffic Jam Clogging Up Global Trade, CNBC, July 3. https://youtu.be/E7t5yj1rScI

Miller, G. (2021) No relief: Global container shortage likely to last until 2022,April 30. https://www.freightwaves.com/news/no-relief-global-container-shortage-likely-to-last-until-2022

Soreng, E. & Dareen, S. (2021) Baltic Dry Index Hits 11-year High, Maritime Logistics Professional, June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