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倖存者:《滅頂與生還》
詞彙: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背後會填補上怎麼樣的註釋字句,或者那鮮明到不用文字強加著墨,你在腦海中自然就會迸出一幅關於倖存者的圖像。可能衣衫襤褸、虛弱無力,眼神是對於極權納粹的畏懼與仇視,身體上種種疤痕都是人性遺跡、然後輕易被歷史、道德與正義種種大概念淹沒。細想之下,你會明瞭這些形象都脫胎自影視戲劇、展覽講座,或者來自誰的話語形容之中,因為集中營前所未見的歷史創傷太難以接受、太過於誇張與疼痛、也因此它最好被拿來證成人類的恆久特質,是腐敗、是貪婪、是容易趨勢附利的證據;而壯觀宏大敘事的另一面是煽情、誇張,容易被取材挪用到各種載體,追求知識或娛樂都讓倖存者的面貌更加模糊──所以,到底什麼是倖存者?這是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在《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i salvati)當中首先要釐清的問題。
《滅頂與生還》/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時報文化/倪安宇譯
自從1945年從奧許維茲─莫諾維茨集中營裡生還之後,李維花費整個餘生去思索這次經驗的意義,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個世界會發生這樣的事?其中也包括了自身倖存者的身份,我應該怎麼定義這個標籤?更重要的是,整個世界是以什麼方式理解或要求倖存者?從《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回憶錄般的書寫過往到《休戰》(La Tregua)的脫營後返家過程,他的思考同步於時光緩緩前行,逝世前夕所出版的《滅頂與生還》與其視為總結,更接近於心靈地標,矗立於此,告訴世界我已扛負整座集中營前行到這裡了,而前方仍有路。
《滅頂與生還》採用主題式的書寫形式,各篇聚焦於關乎集中營的記憶、灰色地帶、溝通等概念,剖析了集中營那些對人殘忍、壓榨以及痛苦經驗對人所造成的身心形變,這包括整個集中營世界中的上下游、特遣隊、護衛隊和身邊的人,更包括書寫者自身。「人的記憶很奇妙,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不僅僅是納粹加害者會透過自我欺瞞、變造事實,模糊說謊和真實的心理意義來躲避譴責,受害者亦會以避談創傷、刻意遺忘來逃離那曾經的修羅場。然對應到書寫者李維自身儼然有些矛盾,一如托多洛夫( Tzvetan Todorov,法籍保加利亞裔歷史學家)於序中所言「我們每個人都有為自身利益利用記憶的傾向」:李維的書寫脫胎自實際刻血肉上的經驗,經驗積澱為記憶,我們如何能保證書寫來自於記憶的單向徑路,而非坐實倖存者的記憶對於筆尖指手畫腳?
換言之,無論是有意或無意,每個人或許都加工過自我記憶,特別是建立於集中營的粗礪經驗,他深知相關記憶有可能在時光之中逐漸湮滅、被過多重述作品混淆錯置,就算是每日回想默記也有可能僵化麻痺,因此其書寫更顯得節制與自省,不濫用倖存者的身分踩在道德高點大聲疾呼正義、要求懲惡,也對抗著那些應該要逃離、應該要反抗的天真刻板印象:我僅僅是個歷史見證者,不會更多,也沒有更少。
個體被命運拋進集中營,面臨到和外界社會全然不同的運行模式,權力以更加粗暴、無理的方式展現,與人類習慣簡化彼此陣營的敘事不同,那是無法單純分出好壞優劣的〈灰色地帶〉,人們初入集中營時會遭受毆打、羞辱,那些暴力來自於同屬囚犯的管理者,他們擁有多一點點食物或空間的微小特權,然而就是這些微乎其微的特權使讓他們無法放手,讓他們得以離溺斃遠一點。特權是人類始終無法擺脫的傳統,我們始終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欲望」,盤根錯節的權力關係構成了集中營主體,無法輕易論斷對錯,而這也是李維想闡述的重點之一,在多次被想像與呈現的集中營裡,人的心理狀態、運行結構和更進一步的責任歸屬從來不是精確分割的黑與白。
「……『我們』失去了界限,競爭者不再是對立的兩方,也不再有明確的單一邊界,取而代之的是模糊不清的諸多邊界,甚或是每一個個體與個體之間不計其數的邊界。」
集中營中的個體如單子般存活,溝通因語言上的差異而失靈,無法理解施暴者所下達的指令而遭受更多折磨,失語更帶來思想上的衰弱無依;承受以暴力為唯一目的的無用暴力,人被羞辱、退化到成為牲畜,而牲畜無法擁有一次尊嚴的死亡。〈溝通〉與〈無用的暴力〉兩章中,李維詳實描述了集中營的外部困境,而我們應該要如何理解如今看來非常規、甚至用戲劇性來形容的那些苦難?獵奇式的觀光不可行,人們常用的憐憫同理卻也未必適用,因為對李維而言,集中營內外完完全全是相異的世界,那些外界心理學家建構或臨摹的心理圖樣,沒辦法完整解釋他們經歷特殊傷痕後、內心裡的焦慮和愧疚感。
〈羞愧〉一章中精細解釋了那些倖存者們複雜的心靈迷宮,為什麼確認脫逃的那一刻心裡全然沒有喜悅,僅有愈加深層的憂慮?為什麼在營中不選擇自殺,反而是出營之後才選擇自我了斷?為什麼明明是何其無辜的受害者,卻仍會感到某種羞愧感?這一切來自於上述所言內與外的道德落差、人與牲畜的差異和時刻存在的自我指控。為什麼是我的永恆疑問不僅只套用在「為什麼是我遭逢厄運」,也可以改寫成「為什麼是我獲救」,兩者同樣難受。
「我們每個人(我說的是廣義的『我們』,即全人類),都有可能取代別人,竊取他人的人生。那是一個假設,但是讓人備受煎熬……」
某種程度上,存活者或多或少都因著集中營中其他屍體的庇蔭過活,而那也像是覆蓋在彼此身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印象最深刻的羞愧,來自於無神論者李維坦承的一次禱告。當他拿著資料卡走過委員會面前,等待被判定送去毒氣室或者留下來繼續勞動,那時候他感到「需要尋求協助和庇護」,但他隨即察覺這樣的舉動是褻瀆而低劣,「那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不敬」。無可諱言,擁有信仰的人似乎比較能抵抗磨難,當詮釋世界的權柄並不握在自己手中,人便不必為了找到那些為什麼而屢次修改生命的模樣,可以挪用現有答案去回答曾發生的痛,但這並不是李維想要的──進集中營之前,他不相信神;集中營之後,他更不相信神,此中的「更」耐人尋味,從此角度觀之,雖然他說同為倖存者的友人讓‧埃默里是和全世界打架的鬥士,但李維自身也非寬恕者,他也做出了對抗,希望人能解釋神無法解釋的惡。
當《如果這是一個人》被翻譯成德文時,李維意識到這正是自己記錄集中營經驗的核心目的之一,他渴望理解那時候實際進入集中營、或以不看、不聽、不說方式成為加害者共犯的德國人在想什麼?他們看見的、所理解的會是怎麼樣的歷史?值得注意的是他對於德國納粹的審判訴求,比起那些顯而易見的頭號領袖,李維更在乎那些迫於生存進入灰色地帶的囚犯兼管理者,以及在整個屠殺過程中始終緘默的德國群眾。淪於形式的紐倫堡審判之後,他不要求欲將所有罪犯都償命的偏激正義,也非鄉愿認為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李維所堅持的是,加害者與受害者始終不同,拒絕以「美學的裝腔作勢」去模糊兩者的邊界,而正義是細膩區分、計量這之中每個人所做過的惡到底有多少,僅此而已。數封來自德國讀者的回應促進了這個過程,在李維看來,有些人仍然為自己的投機辯護,宣稱被希特勒的華麗詞藻給騙了;但也有人對於自己國家造成這樣的災難感到慚愧,試圖彌補傷痕,
無論何種應答,這都是理解的第一步。
集中營作為人類標誌性的重要事件,已在各式媒介中重複闡述過千萬次,卻沒有哪一次完美重現當中所有個體的實際感受,自然不可能,也沒必要,李維所做,僅是修補那些縫隙中或溢出或匱乏的經驗,然後再次提醒各個時空狀態下的讀者,歷史不僅是完美複製的袖珍模型,亦非各種宏觀抽象概念的鬥競場,人無法從單一視角鳥瞰全局,必須一步步虛心自省地靠近,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