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論證過程,我們之前已經講了一些技巧,跟常見於混淆用的敘事方法,這篇要來提一下,怎樣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可以有助於提高推論的品質。

E

如何判斷訊息是否可靠?

在講下面的幾點前,筆者要先跟讀者提醒一下,所有的資料來源的可靠度,都是建立在「信用」上,這是我們首先的判斷依據,而不是一份資料本來就很有信用。

1. 來源的可靠度,在這方面的名聲是否有差。

長年針對政經發表意見的大報,跟常找影視八卦的小報,相對來說可靠度就是不一樣。但這要看項目,像是大報在討論政治議題時,是不是明顯的找對OO黨不利的寫手,若是如此,那麼小報找了名聲向來以公平著稱的XX寫手,就不能說大報的可靠度較高。

又或者可以這樣說,大報的可靠度較好,通常是因為有專業的團隊,會針對新聞做出分析,採訪會兼顧多面性,儘量維持公平。但若你就是想知道某影視明星的八卦,大報記者上門採訪,跟小報去左鄰右舍密訪的結果相比,哪個可靠度高?這可不一定。

2. 消息來源是否有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與報導對象是否有關。

這道理就跟訪問一個結夥強盜集團首腦,他說自己是廖添丁一樣,都在劫富濟貧,你會信?一個聲名卓著的學者,針對某個政策反對非常多的項目,然後他被揭露有相關產業的股票數以千萬,是否要對其意見存疑?

當然這也要看情境,一個產官學三棲的學者,到處都有持股,但他不管身為董事或是官員還是學者,做出的決策都對國家整體有利,促進產業發展增加就業率等等,只是他也順便替自己賺錢。那麼,我們可以說資訊來源是他就不可信,因為既得利益?

若太過執著在既得利益必須為零,我們很可能會陷入,在公共政策上根本沒人可信的窘境。

3. 資訊來源是否有相關專業背景,反過來說相關背景是否會對其判斷產生影響。

例如追小偷是警察的專業,但警察能否根據小偷主動逃跑,判斷剛剛那邊的兇殺案是他幹的?這是鑑識人員的專業才對。

在專業項目上這種判斷是很有效的,若你要否定專家的意見,也得要從過去的信用判斷,好比說一個醫生每10年誤判1次造成重大後遺症,其他方面從無出錯,整體而言他還是好醫生,你不能因為這次誤判,就認定他沒有資格對相關醫學專業發表意見。

因為,1個精神科醫生也可以發表100個開刀案例的意見,而他也可以宣稱自己從未出錯。這是廢話,你不會讓從未執刀的精神科醫師去開你家人的刀吧?同樣的醫院也沒人敢。這種沒做過所以當然不會出錯,拿去跟從業多年出錯幾次的專家比,信憑度完全不同。

4. 資訊來源能否提供可靠的理由。

像是基督徒宣稱上帝存在,你要怎麼去反駁他?若來源是一種信仰,你是無法用科學去否證的,也沒這個必要。也就是說在面對資訊來源時,提出論證的本質就是屬於偏見類,此時你找一個聲名遠播的牧師來當證明,也無法說服無神論者信上帝的。

總之,綜合以上四點,我們可以得到幾個概念。

一、判斷可信度,要從其人物跟訊息來源的歷來為人考量。

為人正直的人,總是比其他人要可信點,至少犯錯會道歉,也會修正態度。

但人格與專業不見得一致,也不能說沒人品的專家必定會說謊。這可以協助我們重新組織推論,提高認證的品質,卻不可驟下論斷。

二、各種論證要有情境配合,都會影響其可信度。

情境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情境當然不會產出相同的結果,例如主張蓋電廠就是弊大於利的市民K,經歷連續停電的一年後,主張蓋電廠還是利大於弊。你會說他髮夾彎,應該要死守原本不要蓋電廠的立場嗎?

有非常多指責他人立場轉變的反駁,企圖破壞推論的反對者,其實刻意忽略時間前後差了好幾年,時空背景都不同,然後安一個立場反覆的帽子。不然各位已經結婚生子的朋友,可以問問自己,對於婚姻與人生的態度,您的立場還跟剛畢業時一樣嗎?

三、訊息來源的論證理由,對其主張是否有影響性。

簡稱連結強弱,用受害者家屬的立場去主張道路安全,看起來有道理,但跟交通專家相比的強度就差很多。

情感上我們或許感同身受,實際上是否真的這樣修改就比較安全,那可未必。而且有一種論證法,是絕對沒問題但屬於廢話的,例如「沒有流浪狗就不會有餵養流浪狗的問題,所以凡是流浪狗就要撲殺,以杜絕餵養流浪狗發生」;「沒有車上路就不會有車禍,這條路應該禁行汽車」。

通常,第一手資料總比第二手好,親眼目睹911世貿雙塔被飛機撞毀的,跟宣稱他有朋友看到雙塔被飛彈擊毀的,兩者之間的信憑度當然會有差。因為親眼目睹,除非你要否定他的經驗,斥責他說謊,不然眼見為憑,而宣稱有朋友看到飛彈的那位,他得要先提出這位朋友的經歷是絕對可信的。

但是,這還是要配合前兩個的情境思考。一個外科醫生拿出他醫學院成績,以及歷年執業經驗,還有各種訓練證照,以及多個獲獎紀錄,證明他沒有故意誤判,導致患者死亡。但家屬宣稱親眼所見醫生故意誤判,以及另一個專家醫生根據就診紀錄等判斷,並沒有刻意誤判這件事,證據效力有直接跟間接,也可說第一手跟第二手。那我們可以單純用資料的第一手與否,以及醫生是否有利益衝突,來認定可靠度?

價值判斷的線,還是得自己去畫

各位可能覺得,筆者好像講了一篇廢話,沒有做出判斷是非的標準。那是因為,凡事都要加上情境,不同條件下的判斷本就會有差異,這個合理與否的線,始終要由各位自己去畫(編按:所以不要沒事就在講「雙重標準」)。

例如台灣在防範武漢肺炎上,已經成功隔離病毒在外一年多了,這個實績是確定的,世界各國的案例數都可以證明。但你認不認為,前幾個月的失守,導致確診案例大增,是不可原諒的錯誤,這就是你的價值判斷。

至於你從何判斷,一定有資料,而這些資料有客觀的數據,也有主觀的比較,決定相信哪一個的,始終是你自己。

批判性思考可以教你閱讀跟寫作技巧,拆解網路文章各種元素,但不能教你變成理性客觀中立的人,因為沒有這回事,人就是會有立場,我們要先接受此點,不然只會讓批判性思考變成執著。

論述的強度,和我們該做的反思

技巧性的已經講太多了,下面要做個總結,所以會用很多簡單的例子,讓讀者思考,怎樣的推論強度是夠的,有足夠的證據做出推論。以下的範例,全部都具有陳述上的合理,前提假說、過程論證、證成結論,但不見得會寫很完整。

範例1:從中位數我們可以確定,本班30名同學,一定有15名同學的成績比另15名來得好。 

用中位數作為假設,同學數量做推論,得出15名成績高於另15名。這個推論強度是很夠的,關聯性也是非常直接,雖然是廢話。 

範例2:從生理結構、肌肉強度來判斷,女人的運動成績表現一定劣於男人。

有假設、有推論、也下了結論,但這個推論品質很好嗎?顯然不好,各位應該可以馬上想到很多例子,運動場上女人的成績會比男人好。

這個問題出在哪?出在推論過程使用全稱,若改成「平均而言,女性運動員的表現會比男性的要差」,就會相當合理。畢竟多數運動的數字表現,男性真的就是比女性好。但這還是有點不大好,改成「平均來說,多數運動的表現上,男性運動選手的表現會比女性好」,論述強度就會差很多。

只不過,各位有沒發現,越是要精準的闡述,文章就會越來越長,容易讓人在閱讀時感到不耐。越精簡的文章,則更可能因為範圍全稱,使得認同的人變多,卻同時導入太多偏見。

E

演繹推理要完整無缺,其實很難

演繹法大多數下是可以通的,用數學舉例就是「四邊形包含菱形,所以菱形一定屬於四邊形」,不可能出現一個菱形但不屬於四邊形的結論,那這個菱形一定不是真的菱形。在推論品質上的判定,我們可以這樣去講,「甲政黨的支持度比乙政黨高,乙政黨又比丙政黨高,所以甲政黨的支持率比丙高」,這種推斷就是合理地演繹。

那麼有哪一種不合理地演繹?

「OO政黨的政見中有XX,XX政見只有OO政黨有,所以若你支持XX政見,你必然支持OO政黨。」 

這個例子讀者可以自行思考,演繹要完整無缺,其實比想像中要難,尤其在社會議題上。更多時候,是欠缺資訊造成的結果,俗稱偏聽。

因為某人只知道G,所以判斷基準也只有這個G,當出現超出所知訊息的推論,某人不會承認自己在這議題上是無知的,他會習慣用原本的判斷基準G,去套用到每一個他不懂的議題上。這種狀況反而在知識分子中常見,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也是;在一般學歷不高的群眾中,直接了當承認不懂的反而多。 

再舉一個演繹法的例子,「若A可以等於B,故B可以適用A」,這常見於政治社會議題上,讓人忽略隱含假設與情境。

「若失業的A透過就業中心找到新工作,也願意屈就較低薪資的工作,那麼同樣失業的BCDEFG……也都可以。」

各位可以思考,為何這個推論就邏輯上是合理的,但整個看起來就是怪怪的,哪些情境沒有被解釋出來,或是敘事者的隱含立場沒有解釋。

再舉一個筆者大學學過的經典案例: 

「台灣的年輕人不應該結婚,更不該生小孩,因為台灣的離婚率越來越高,根據這兩年的趨勢,預估2020年離婚率會達到20%,也就是5對中就有1對離婚。而我們知道,離婚的男女雙方都會非常不開心,影響未來人生發展,若有小孩的,單親小孩的犯罪率也很高。有鑑於此,要生就乾脆不要結婚,至少可以少掉一個不開心的要素。」

有前提假設跟論證,也有根據論證出來的結論,但有沒覺得很詭異,推論似乎只說一半,還是什麼情境沒解釋?

現實就像缺片的拼圖,只能靠訓練和經驗彌補一些

筆者想說的是,因果關係是很難確定的,一般人常會驟下判斷,判斷的基準多半是個人經驗與生活常識。這不代表是絕對錯誤的,相反的在不少情況下,常識會比專業判斷要好,只是凡事都要看情境而定,不能因為我們學了批判性思考的技巧,就像是拿著槌子的人,看什麼都釘子,不敲不痛快。

推論過程到後來都是因果關係的認定,而越是專業的項目,沒有相關訓練者當然是不知道。就如同缺片的拼圖,一般人會根據已存在的拼圖片,去想像整個圖樣,但在需要專業上的狀況,這份拼圖可能如同缺片900片的1000片拼圖,我們根本看不懂圖樣是什麼。

即便有了相關專業,也不代表真的就能看透所有情況,這跟經驗有關係。批判性思考常用在需要做決策的項目,例如讀者來徵詢筆者對於小孩教育的建議,筆者根據的不是純學理,還有很多經驗,根據讀者所說的小孩情況,給予比較適當的建議。

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未來就像是有幾十條路徑,每一條上面都掛滿著文宣,光看宣傳會覺得條條都是康莊大道。有經驗的人,路徑會有各種機率,未來指向何方也比較清楚,就像是老經驗的工廠師傅,即便你依照理論陳列了10條生產順序,他還是可以迅速判斷出哪一條才是最佳方案。

很可能跟理論預測完全不同,但也不需要生氣,更可能是老師傅知道工廠的實際狀態,曉得每一條產線的妥善率,以及線上作業員的素質。如果我們把理論加上這些數據,重新模擬一次,結果就會正確了。只是這種都屬於事後分析,事前決策判斷可沒辦法。 

批判性思考並不是「價值定理」

批判性思考,說白了就是深思熟慮,含有一些閱讀、寫作技巧,或是用後設認知理論去看,時時回頭看過去的自己,「思想自己的思想、分析自己的分析」。這也沒什麼,就跟籃球員賽後重看比賽影片,分析自己幹了哪些好事、蠢事的道理一樣。

但,批判性思考,最終做決策時,還是要面臨風險、利益的選擇,選擇始終是跟價值有關的。當談到價值,我們怎麼能輕易論斷,誰的價值是正確無誤?有人就是想要多賺點錢,有人就是不想加班想回家睡覺,做出何種選擇,對未來路徑當然有影響,這都是我們自己要承擔的。

請不要以為,買了一打批判性思考的專書,讀到精熟後就可以出去打臉所有人。學批判性思考最終都是要提升自己的讀寫品質,評斷他人只是順便,莫將政治好惡的問題,試圖代用公式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