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時代已經漸漸來臨,而且除了車子本身的效能和潛力之外,車廠更在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的晶片短缺之際,展現出了更大的生產彈性。電動車廠的這個特色,能為傳統車廠帶來什麼啟示嗎?


根據The Verge網站的這篇報導指出,Tesla為了因應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改寫了車上所使用的電腦程式碼,以便替換採購自其他來源的代用晶片。

我們可以想像成,電腦廠商因為買不到Intel的處理器,必須改用Apple的M1晶片,所以改寫了作業系統,讓產品可以繼續生產、並且保持至少相同的效能。

數位世界的座駕

對於數位操控的機器(例如電動車)來說,好處是只要改寫軟體,就可以進行增減功能(作為調整價格和成本的籌碼)、更換晶片、售後升級等等。

而對於以大多以機械或類比操作的機器(例如傳統汽車)而言,好處是某些產品完全不需要依賴軟體和電子設備(例如老車),即使缺電或斷網也能運作;但缺點是只要碰上晶片短缺這類事情,因為改動功能就可能得動到機械構造、自己的軟體團隊又不夠強(因為這類工程往往是外包的),所以就只能跳腳。

例如引文中就提到,例如BMW和Daimler等多家汽車廠商,就因為晶片短缺問題而不得不暫時關閉產線。

理論上,即使是傳統汽車廠商,只要能找到替代的晶片來源、並且自己改寫軟體,應該也能像Tesla一樣迅速緩解缺貨問題。

但這已經牽涉到產品的基本設計、以及企業基因的本質:這家車廠是1. 機械公司、2. 資訊硬體公司、還是3. 軟體公司?

大多數傳統汽車公司的強項,都是前二者的組合;但電動車公司出生時的基因就是以後二者為主,而且軟體能力更是左右未來的關鍵。所以才有人說,電動車根本就是「在路上跑的手機」。

軟體是關鍵

軟體之所以是關鍵的原因有二:

  • 機械和硬體裝置如馬達、電池、輪胎、煞車等組件,都有專業廠商開發、而且相對容易在市場上買到現貨,品質也有一定程度的保證。但缺點是你買得到,競爭對手也買得到,而且東西不見得比你的差;除非你願意像Tesla一樣花大錢,關鍵組件都自己來。
  • 對於主要電動車廠而言,內部研發的軟體是真正的獨門武器,不會跟別人分享;相同的硬體在不同的軟體加持下,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效能水準、以及穩定性(想想同樣用Intel處理器的Mac和Windows)。

其實除了機械和軟硬體能力之外,未來還要加上4. 連網能力,不過這就比較是大範圍(道路交通體系)和小範圍(車與車之間溝通)的基礎建設架構的問題了。

雖然理論上只要是軟體,都可以藉由「開源」(open source)的方式,透過社群高手的合作來加速改進、減少缺失,但因為牽涉到安全和歸責的問題,所以短期之內應該不會看到車廠釋出軟體供大眾研究。

(註:確實有例如Comma.aiAutoware Foundation這類機構推出開源的自動駕駛軟體,不過至少以目前的環境,無論軟體好壞都是使用者自負責任,所以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了。)

結語

總之,從Tesla改寫軟體來因應晶片來源更換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未來車廠在這方面的潛能、以及不同的產業DNA面對環境變化時的彈性。

至於傳統車廠並不是沒有機會、也不一定要在晶片缺貨時任人宰割;相信在未來一二十年之內,仍然會有一定程度的燃油車輛支持者和實際需求。但車廠從現在開始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技術比重、研發能量分布、以及產品基礎設計哲學的平衡點:

要做一輛手搖也能啟動,只要有油也能在世界末日啟動的機械車,還是聰明到整天不需要你動手,只要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就好的智慧電動車?

還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對今天的世界而言恰到好處的地方?

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