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者與被創造者的經典命題:《當神成為機械人》
《當神成為機械人》的標題耐人尋味:神為何會與機械人有所關係?人們是依據何種概念的延伸將兩者繫連?神與機械人乍看違和,然二者並置,會發現前者得以解釋很多事情。在許多科幻影視作品中,最常展演的主題之一就是機械人意欲脫離人類掌控,進而要求更多的自我權益;一體兩面,從人類視角便是創造出來的機械人反撲,原先的掌控權遭受挑戰。援用神來解釋的意義便來自於「創造」,特別是創造出來的物件不斷逼近生命,就越來越廓清神這個詞彙所蘊藉的秘密:神得以繪製、造出以及最高限度的控管生命,然同時被造者也會從最一開始的臣服歸順,到後來持續仰望逼近,甚有可能質疑與推翻。這是關於創造類生命體的範式循環,也扣合了書中所提的主要概念,「造出,而非生成」。
《當神成為機械人》(Gods and Robots:Myths, Machines and Ancient Dreams of Technology)/雅筑安‧梅爾(Adrienne Mayor)著/八旗文化/愷易緯譯
美國史丹利大學歷史研究學者雅筑安‧梅爾(Adrienne Mayor)整理了古希臘神話中關於創造器械想像的資料彙整成書,形式繁多,包括書名所提人形器械、強化人類各方面能力的設計,以及接近於人工智慧想像的案例,作者將焦點放在「造出,而非生成」的核心論述,亦即這些精妙設計並非如生物那般生成、或因魔法等神秘因素才活過來,反之,它們的架構來自於更明顯可見的工藝手法、金屬材質和設計藍圖,雖然書中所列舉的那些人形器械也都瀰漫神幻色彩,無法依照僅存記載就完美重現,但這種非生物模式,說明這條路是人有可能窮其極限臻至的技術想像,換句話說,這是人面對自然外界的某種抵抗或詮釋方法,當然亦向心回己,映照出人本身的渴求和懼怕。
以首章經典的塔羅斯(Talos)為例,它是鍛造之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所打造的青銅巨人,用以防衛米諾斯(Minos)的克里特島,它全身以金屬鑄成,內部由導管連通某種靈液驅使行動,並且可以靠擁抱擒住對手,並加熱胸膛將對方活生烤熟。然照理來說是無生命的青銅雕像,其最著名的記載卻是被女巫美蒂亞鬆開腳踝栓管、無力傾倒的畫面,這當中它呈現的就如同人類悲劇英雄,終止運作在此意義上同等於死亡,以此觀之,它所迎來(或被形塑而成)的命運與人類相似,以人的外在形貌、人的行動姿態去呈現人的命運。這像是人對自身的某種模擬,透過可以再度創制的模型,逐步釐清自我本質。
二來,這些工藝技術也彌補了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缺陷,無法長生不老,無法像其他動物擁有卓越生存機能,所以有仙饌神酒的想像和代達洛斯的人造羽翼,人類另一層面的強悍與脆弱皆隱於其中。「科技工藝,結合了智慧與勇氣──這是人類在這世界賴以存活的獨特贈禮……沒有其他生物像人這樣不斷設法擺脫自然」,擺脫自然,自文明創立伊始──不,推到更早,從人開始使用技術克服環境障礙、點燃柴推、削切石器時,我們便努力地擺脫自然天生賦予的框架,或說,擴展「自然」對我們自身的定義,它從外在因循不動的限制變為消弭障礙的形容詞,以時速超過七十公里移動,很自然、可以隨意和遠方友人溝通,很自然,自然到我們有時難以想像原先的「自然」意義其實更粗糙、原始以及殘酷,而這一切都來自於前所言的工藝技術。
除上述所言,書中彙整出了許多希臘神話中遺留的機械製品線索,像是代達洛斯的活雕塑、赫菲斯托斯打造的三腳鼎和女型機器人助手。對於不熟悉希臘神話的讀者如我,有點像是落入大觀園式的走馬看花、淺碟瀏覽,但就算如此,聽聞這些傳說軼事也足夠讓人引發好幾組思考議題:人是如何透過技術超越自然?廣義賽博格會否就是人類存在的自然樣態?這些關鍵字在兩位學者呂健忠與劉育成所寫的推薦序中有精彩討論,不再贅言。於我而言此書最有趣之處在如何在使用技術成神的同時,回頭讓被創造物走上神壇?
若要將神與機械人的概念收攏濃縮,我會定義它是創造者與被創造者之間的關係總和,而它弔詭地自成迴圈。神創造世人,世人繼而創造神話,神話中創作出來的神回過頭解釋世人;相似地,人們打造科技盛世,科技持續覆寫何謂新的自然,新的自然回過頭來淘汰相對舊朽的人們。或者從更小尺度去觀察,採用後設筆法的小說或劇本讓作者筆下的角色察覺到自己僅是個角色,進而他們不得不去思索、追探,更激進一點的推翻,所有所有,都近乎神與機械人的各種形式的繁殖子代。
書的最末有個讓人遄想再三的敘述,生物工藝如本書所記載,從希臘神話開始已有悠久歷史,如今科技亦不斷進步,試圖重現神話中那些驚奇魔幻的機械人,若真的有一天能夠開發出思考等級與人類相似的人工智能,或許,我們可以讓它們試著去閱讀神話,返祖般析分那些最初召喚出它們的本源想像……它們會更懂我們與生俱來的期待和焦慮嗎?它們會不會,比我們更懂得人類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