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眼中的台灣;多種視角的臺灣吾土

展覽英文名:Emerging Taiwanese Cultural Landscape(2021)

2021年剛在台北等地成立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在「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到以台灣「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中展出第一張台灣的照片,接續繼續以台灣這塊土地為主題,匯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本館和臺灣美術館的臺灣攝影典藏中,推出續作展覽「臺灣的模樣」。

臺灣的模樣主題展,是以台灣過去到今本土的攝影師的作品以公共的臺灣也就是台灣這片土地為主,來做出攝影展覽安排,這也是一個全新嘗試會整臺灣攝影史研究中一種思考模式,不以攝影家為主體而是嘗試用台灣的角度去看歸類,也是在「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後台灣攝影的延續。



臺灣的攝影史一直以來都是空缺的一塊,很有趣的一點是台灣攝影史有很大的一塊也許跟日本攝影師有所相關,但也以早期來台的歐美攝影師有所關連,例如日本曾拍攝三島由紀夫、攝影家森川大道的啟蒙導師細江英公就是日本攝影史的一個活寫照。

但在台灣的攝影史一直是缺法,也可能是在國民政府過去被忽略掉這塊台灣攝影創作魂,如今過了百年與數十年的時間,台灣才試圖找回來在學術上或是實際照片中,推斷摸索這模糊的攝影史記。



2020年至2021年,許多人常是拼湊臺灣攝影史的一塊,如2020年姜麗華教授出版由論文改寫的《臺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到影像史研究參與台灣攝影的藝評人張世倫所著《台灣攝影史形構考》敘述攝影在台灣中的實踐與諸多具象化的想法到政治意涵。

到《臺灣攝影史的黎明》書中王雅倫教授從台灣早期的乾、濕、玻璃版攝像作品來解析當時台灣土地上的日常與各種歷史投影,「臺灣的模樣」展覽則是公開的展出把作品從學術與書籍探討中,拉回到與民眾面對面的接觸。

「臺灣的模樣」攝影展,是呼應上一個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繼續討論臺灣攝影史,繼續針對本土的攝影脈絡,用影像去探討台灣土地。展覽分成「所在、日常、儀式、走過」等四種單元展出:


我們-所在:

以台灣景觀為主題的攝影展出,拍攝農田、高山海洋、川流等台灣景色,也將台灣過去傳統建築、大路大橋,一直到當代高樓大廈與地方公共建設等,以台灣風景的過去現在為主題的展區。也可以看出台灣從一個人口稀疏以原住民或過客為主的小島發展到如今密集人群生活的都市島嶼,留下自己好或壞的文化紋理跟足跡。


我們-日常:

從「台灣人」這個角度去呈現的攝影展區,攝影內容是同樣生活在這座島上不同族群的人們。相同又相異,先來後到與各種衝突隨著歷史而逐步融合的脈絡。攝影內容從孩童、家庭到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並且也有像是運動員、鄉村與都市時髦少女的倩影,還有原民傳統現的部落照片,可說都是島上人們普通但又可貴的日常作息。



我們-儀式

台灣島上「宗教儀式」為主題的攝影展區。除了最多的佛道教之宗教信仰之外在生活中不同的儀式和禮節等,構成台灣特有的傳統文化,諸如婚喪喜慶、廟會,家族傳統。和走入現代以後這些信仰何去何從,是反思時代的陋習或是依舊是一段島與家需留下的傳統典故,讓人對於這些習俗有各種不一樣的探討點與新舊思維的碰撞。



我們-走過

這是一個比較沉重的攝影展區,呈現的是在台灣島上各種時代的濫觴與不堪的記憶,從日治時代二戰爭、到國民黨時期白色恐怖威權主義下的暴政、到後各種自然災害颱風、水災、地震、瘟疫等。不管是人為或大自然的反撲台灣都走過這一段,看向過去學習反省到繼續陪伴這座島嶼不要再回到過去那學不乖的歷史教訓之中。



「臺灣的模樣」以多媒體和照片展示為主題,展區並不大應該可以很輕鬆的在一個小時內逛完整座展區,並且這次導讀本收入的攝影照片那講解算是滿全面的。缺點可能在於多媒體展示照片時,有些會呈現微微視訊螢幕不清楚的現象,此外動線上標示可以在明確一些。外頭架上有收錄可以自由翻閱的攝影集,但因疫情期間,看展的來客會較少去碰觸此展示,這點略為可惜。

在展區裡也有另外一個講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前身「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的小展示區,有關於台灣從日治過度到今的建築史講解,其建築工法和拆遷再造與還原過去樣貌的敘述影片,也介紹屬於該建築的歷史回憶與被使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