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中的民族建構
週末上檔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再次掀起台劇熱潮,我也很期待它能否挑戰《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我心中年度神劇的地位,尤其兩者都關係到台灣的多元文化與衝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檢視所謂的「台灣人」究竟是什麼?
就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建構來說,台灣民族目前遇到的難題不只是當代的,也是歷史的。妨礙我們凝聚民族認同的,不僅是來自中國的外部打壓,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內部不同族群、不同年紀、不同觀點人們之間的衝突。
還記得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播映期間,就有不少批評劇中的性別、原住民及白色恐怖等情節「不曾在中華商場發生過」的聲浪。這當然不是有力的批判,畢竟不是中華商場的紀錄片,重點應該是這些故事是否會發生在那個年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以團結進步為共同目標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歷史,以及在那些在歷史中被欺凌的人們?
楊雅喆導演非常細心在處理這些問題。《天橋上的魔術師》讓你知道曾經台灣人對多元性別及原住民多麼不友善,讓你親眼看到它如何傷害我們身邊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每個傷人的橋段都安排了溫暖的角色,告訴我們即使大時代的氛圍不對,依然有許多逆風的人會陪伴那些受傷的靈魂。這部片除了拍出80年代的台灣,也在觀眾心中偷偷種下了種子,當某天我們也牽涉類似的情境時,那顆種子可能就會開出勇敢的花,讓我們不再犯跟前人相同的錯,更願意挺身對抗霸凌跟歧視。
沒有任何民族的歷史是無瑕的,真正會撕裂我們的,從來不是擁有不符合現代道德標準的過去,而是生活在當下、有能力處理問題的人們,卻不願意過去的錯誤。
與戒嚴洗腦的年代不同,在資訊發達且言論自由的現在,扭曲歷史早已不是有效的團結手段。到昨天,朱立倫還在說「沒有1949的國民黨就沒有台灣今日的民主繁榮」這種20年前課本裡的話,就像看到《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急著說中華商場才沒有白色恐怖的人一樣,他們極力捍衛回憶的美好,卻不願意面對其中不光彩的片段。
假設《天橋上的魔術師》拍到台灣性別跟種族歧視的歷史時,視角是「那才不是性別歧視、那才不是瞧不起原住民,那是因為...」,甚至是「如果不是當時的政府,這些人會過得更慘」,那這部戲就只是繼續在某些族群的傷口上撒鹽,讓我們離團結越來越遠。但這就是國民黨及其支持者面對自身污點的態度,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要受傷的人們心存感激。
這幾天陸續看到許多專家們對《斯卡羅》的指教,可我唯一在意的,是這部創下公視史上收視新高的戲劇,作為我們集體記憶甚至文化的一部分,能帶著我們往什麼方向走去?我喜歡《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原因,是無論拍霸凌或白色恐怖,他的重點都不是仇恨,而是黑暗中人性的光輝與美好。他拍出的過去也許不夠真實,但卻讓觀眾能夠想像出一個共同的、更團結也更溫柔的未來,正處在這個「未來」的我們,也得以反思如今我們是否辜負了前人的期待?我覺得比起是否符合史實,這可能才是藝術能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