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原本是覺得,那麼多人都在談阿富汗,就不需要多講一次。不過看了這幾天下來,覺得有必要多說一些別的。

去年(2020)九月,仍在阿富汗值勤的美軍阿帕契直升機。

阿富汗的歷史,看維基百科也可以知道個大概,但筆者是強烈建議,我們在看待這些過去的事情,謹記幾個原則比較好。

看歷史故事要注意的事

第一,人類幾百年前就幾乎占據全地球,至少歐亞大陸已經沒多少地方是「蠻荒之地」。當我們在敘說這邊「沒有什麼人」的時候,通常表示這裡要不就是難以居住,不然就是被「刻意讓你以為這邊很蠻荒」。

近日的大劇《斯卡羅》就是一齣逆轉多數人思維的優質戲劇,雖然就專家角度來看還是有許多地方不盡如人意,但已是瑕不掩瑜。

第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政治無所不在,當某處進入政治真空,勢必會被周邊的權力者,不管是國家還是部落吸引進去。天真的浪漫理想主義無用,越是遠離文明世界的邊境,其行為準則就越接近原始人性──這邊所指的文明世界,是指工業化帶動思想轉變後的世界。

第三,「文化相對論」是錯的,任何試圖告訴你,每一個文化都很好,我們不應該介入跟破壞的說法,絕大部分都把文化跟文明弄混。一個國家的物質建設基礎太差,那國民的行為準則就一定跟我們現在說的工業國家思維差距甚遠。(編按:文化相對論原本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論,是觀察和啟發反思的思維工具,但後來普遍陷入道德相對主義及不同政治立場的爭論,如有些國家會以此為侵犯人權的行為辯護。)

這當然有特例,若某國經濟水準原本很好,國民教育跟習慣已經建立,卻經濟倒退多年,此國民並不會瞬間回到原始社會,還得再過兩代人。

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廉讓生而爭訟息」;這是教育部辭典紀錄,不是筆者發明的(因為常有人覺得筆者創造名言,自己都覺得詭異,需要解釋)。把這古話用現代白話文來說,就是大家都吃飽喝足,才有閒工夫去想精神層面的提升;沒必要為生存你死我活,花時間吵架很煩人,所以就雙方讓讓別吵了。

帝國的麻煩邊境,角頭爭搶的巷口店面

說完了,來開始講阿富汗的問題。

首先,阿富汗的命運,就是過去數千年的老路,並沒有特別到哪。我們從歐洲到中東再到中亞,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

這個狀況就是,大國為了權力平衡,以及不讓少數民族團結,會進一步切割,讓已經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再分裂到好幾個區域、國家。這在民主國家也會,就是著名的「傑利蠑螈」(Gerrymander),在台灣也有過,像是桃園市的選區重劃,刻意把兩個鄉鎮一藍一綠合併一個立委,然後幾乎都是大藍小綠(不過選民結構也開始轉變,所以年輕同學可能不知道當年吵什麼)。

簡單說,當鄂圖曼、波斯等國家還是帝國,對周邊國家以及內部的省分區劃也一樣。等到近代衰弱,被歐洲列強介入分割時,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避免強大的單一民族國家誕生,刻意把這些強悍的民族,或覺得麻煩的地方切一切。

在台灣最知名的範例就是庫德族,分散橫跨到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境內,總人口還比台灣多。但不是只有庫德,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如此,前陣子的雙亞戰爭,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也是有類似的狀況,所以才會為了「天然國界」、「民族國界」,一路爭到開戰。

阿富汗也一樣,只不過這是帝國邊境,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帝國都是邊境,所以問題更麻煩。各位可以想成,這個地方在上千年來,地形跟氣候因素,導致沒人想真的用力統治此區,所以都採取對自己比較不麻煩的做法。結果就是,最近的蘇聯帝國崩潰後,靠近的波斯帝國(伊朗)還沒崛起成功,這個區域就變成帝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編按:雖然外部勢力入侵阿富汗的歷史遠比本土王朝久遠,可以寫一個長長的詞條,但實際上一直是各地部落分立的狀態。即使可稱為阿富汗本土帝國的杜蘭尼王朝(也被認為是現代阿富汗國家的起源),也是南部普什圖部族從波斯薩法維帝國分裂出來建立的,而且國祚並不長。圖為杜蘭尼帝國最大疆域與現代國界的對照。souce: Commons

意思是,對大國來說,阿富汗的利益很少,但你不管他卻會造成其他方面的問題。

然後請讀者回想開頭說的那三個原則,邊境也不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還是有數千萬人口跟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乎台灣18倍的土地面積)。

是的,就是對大國來說沒有多大好處,管理的麻煩還比較多。但對周邊的小國來說,狀況正好相反。就跟你開公司到了每年幾百億,就不會有空去管你家巷口的便利超商賺幾塊錢,可是這附近的黑道角頭,對收這家金店面的保護費可是垂涎三尺,道理相同。

美國遲遲不撤,在於無法成功扶植代理人

阿富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地理環境更加複雜,這幾天相信讀者看過很多地圖分析。這些是對的,也是應該要去看的,如果沒有就請現在打開Google Earth,了解一下新聞說的喀布爾、峽谷北方這些名詞,指的是哪裡。再對比現有的周邊國界,您會對所謂的軍閥割據有更具體的印象。

2021年5月時的塔利班控制地區。Source: World Map

美國進攻阿富汗,最初的理由是報仇,後來為何不走?多撐了十年到2011年擊斃奧薩瑪・賓拉登以後,才宣告要正式撤軍,還是分批分階段慢慢撤。別聽哪些講小布希、奧巴馬、川普到拜登,兩黨都規劃在撤軍,所以沒有差別的說話,這真的是刻意替自己鍾愛的政黨辯護。

兩黨都知道阿富汗「不能撤」,但實際上卻又不撤不行,因為阿富汗若持續對外輸出恐怖分子,那麼美國遲早再遭遇一次類似911的災難。所以問題在,兩黨對於找誰當代理人有意見,又由於阿富汗太偏遠,你的代理人需要中東、中亞的在地協力國,這兩邊又有異見。

政治上的異見筆者這邊不提,只能說過度的天真,欠缺現實主義的做法,才是陷入泥淖的關鍵,這真的跟兩黨的對內政策有高度相關,也就是內部政治問題外部化,外部化後所產生的損失,又反過來影響國內政治,結果拜登才會裡外不是人。

如果連CNN下的自由派支持者,想像川普會怎麼做,都出現一個叼著雪茄的大老粗,下令把塔利班轟到天堂「來宣傳自己的硬派形象」,那台灣的拜登支持者,真的就不要再找藉口了,很難看。

包容激進派導致911,塔利班早已輸過一整輪

真要講,普什圖部族為主的塔利班,才叫做裡外都丟光。二十年前,內部糾紛引來蓋達跟賓拉登,激進派暗殺、破壞,奪取主導權。其他部落大概想說,激進派所謂的反美,大概就是去以色列放放炸彈的程度,連跟蓋達合作的塔利班高層,頂多想的是再來一次柯爾號事件

沒人想到賓拉登幹的是紐約雙塔,在美國本土殺了數千平民。

他們很清楚美國一定會來報仇,而且報仇雪恨之戰無法期待其他國家的暗助。這也是被打沒兩下就分崩離析,撤退到峽谷的原因,那些滿腦子欺壓女性當老子的農民聖戰士就算了,領導者讀過書的一堆,怎麼會不知道後果多嚴重。

下一次重回喀布爾是20年後,所有的派系主導人都換了一輪,這叫做勝利?對啦,對後來的人來說這是勝利,但整體來說這就是包容激進派的下場。

E
  • 編按:阿富汗北方山區有眾多峽谷,最近新聞可能會提到的是副總統的據點潘傑希爾峽谷(Panjshir Valley),但其他地方的峽谷也有塔利班乃至伊斯蘭國的據點。
  • 如庫納爾省的Korangal Valley,這裡一度是美軍的前哨,2006年至2009年雙方多次在Korangal Valley衝突,造成美軍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被美軍稱為死亡之谷。在2010年美軍撤出後塔利班重新控制Korangal Valley,但在2019年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lamic State - Khorasan Province,ISKP,伊斯蘭國的分支組織)部隊又入侵此地。以上希望有助於讀者了解地理條件和勢力紛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