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中研院?還是段不簡單的歷程,卻是收穫滿滿的一個月。
重回中研院,這次會發生什麼事?
時隔一年,再度來到中研院,但這次的地點不在生物多樣性中心,而是同樣位於跨領域大樓,包含於神經科學研究計畫(NPAS)的分生所黃國華老師實驗室,從此解鎖一個陌生世界,全新的模式物種跟研究領域,再次感到束手無策,卻也因學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新事物,興奮不已。
研究新的模式動物,「牠」早已舉世聞名
從國中開始養魚,到現在第十個年頭,缸子裡甚至還有螢光斑馬魚,但除了養,倒是沒做過更深入的研究。上次見到實驗用斑馬魚,是在清大莊永仁老師的魚房,他是研究腫瘤的,碩大的黑色素瘤冒出魚體,不過中研院的魚們命運不同,牠們用於神經科學研究,腦袋會發光。
上大學至今,研究過烏賊、鳥、蜂、埋葬蟲,這次要研究的是「斑馬魚」。
斑馬魚成為模式物種也是近二十年的事,生命週期短、繁養殖容易,還有許多基因、神經實驗操作的方便性,重點還有與其他動物的相似性,讓牠成為動物研究明星,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從2009年起,使用斑馬魚的研究就大幅超越金魚。
無聊的分細生意外有趣,斑馬魚神經的探索時間
幼魚因為腦神經數量較少,而且頭顱透明,記錄起來簡單很多,德國Max planck 的研究團隊成功建立完整的幼魚大腦地圖,甚至還建立網站,有虛擬大腦供人把玩,然而神經多好幾數量級的成魚卻似一片藍海,等待願意開拓的團隊前來。
這次的暑期實習內容,正是要學怎麼建立「成年斑馬魚腦圖譜」。
數位3D大腦圖譜對神經科學研究相當重要,三維圖譜讓人能透過不同角度,瞭解二維圖譜看不出的事,從神經元生長的方向跟不同腦區的連結,有助於預測可能的大腦功能與行為關係,另外也對神經發育、神經解剖、疾病等研究有益,因為已建立的大腦模型可用以比對屆時的樣本狀態。除此之外,方便跟其他模式動物研究統合結果,顯示演化關係跟大腦功能可能性更是重要。
研究過程,從麻醉魚開始,接著在魚頭開洞,手要穩,用力過猛就會鑽進大腦,然後微量注射螢光染劑標記神經,用玻璃針穿過腦膜的當下,感覺像穿破包在豆腐上的保鮮膜,頭上有洞的魚退了麻醉仍活蹦亂跳,下一步剪頭、固化、取腦,最後透化,把變得像果凍一樣的大腦,放到螢光顯微鏡跟共軛焦顯微鏡下尋找神經。
這個月前,我還覺得分細生很無聊,暗想這輩子不會碰細胞染劑,沒想到實際操作後頗有趣,另外也因毫無經驗,很多步驟笨手笨腳,出現很多驚險瞬間,讓指導實驗的學姊冷汗直流,非常抱歉,也非常感謝。
從跨領域大樓看出去的風景照
除了活體實驗外,還有程式處理的部分,首先以neuTube追蹤腦神經,繪出每個神經訊號的位置,輸出三維座標標定結果,到這邊是在暑期實習完成的部分,還剩下建立虛擬3D大腦模型,並把神經追蹤結果鑲嵌上去,這部分對我來說特別陌生,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研究。
實習起源於海底撈,開始於下定決心的勇氣
因為有大專生計畫,今年實習只去了一個月,等烏賊的研究稍告一段落才去,過程中因為疫情撲朔迷離,幸好防疫有成,雖然生活上仍有諸多不便,八月這段時間還算安全,希望最近這波能防禦成功。
上學期在規劃畢業後的生活,老實說對直接出國念博仍不太有信心,所以想在熟悉的臺灣再待段時間,讓自己的科學研究訓練更加紮實。尋找未來的過程中,找到黃國華老師實驗室,但從網站介紹,看到的成員只有博後跟研究助理,心想:「看來是沒我能走的申請管道。」
後來,有天跟焦老師實驗室的朋友們去吃海底撈,也聊了一下生涯規劃,對喜歡神經行為、腦機介面的我,他們建議寄信詢問中研院的黃國華老師跟吳玉威老師,我提到上述的疑問,他們卻說:「就去問問看啊!一定有幫助的。」
被這些話鼓舞到,下定決心寄信詢問,週間坐上院區接駁車,和兩位老師面談後,也順便得知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學士級研究助理」。思考過後,決定前往黃老師實驗室學習。
結果很順利,
在暑期實習後能繼續留了下來研究!
是否會當研究助理還需要討論,但這個暑假學到很多,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要逐一克服!實驗室的人都很好相處,其中一位助理還是一起吃海底撈的學長,會議都要用英文報告,跟伊朗籍的博後聊天也要用英文,希望英文會話能因此突飛猛進。
文章最後跟大家分享,學長姊跟老師們共同闡述的一個概念:
有沒有能力做這份工作不是你要擔心的,是你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