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友聊天|我的寫作規格;你的閱讀期待
不知不覺我在方格子撰寫文章也有一年多,且文章總數也 30 有譜。雖然我在網路上碎念與寫文章行之有年,但這一年下來,我對於自己的創作定位以及行為還是真的是有點心得:找主題不容易,而寫文章也真的是很疲勞的事情。
當初開專欄的目的,本來就是以系統性的方式消化我的個人興趣,並以此建立我的知識資料庫。我的個人興趣麻煩之處在於許多主題都是雙重或是多重學院議題涵蓋的主題。商業與文化;政治與文學,諸如此類,也正於我很清楚我本人一角踩在眾多灰色地帶上,大則思想體系,小則個案範例,要「如何(how)」能夠將每一次文章的主題寫清楚,可以說是我花最多時間琢磨的部分。
也因為這些我很清楚的門檻,我在專欄初期就訂立了一些基本的寫作指標:
第一,每一篇文章,不管是寫商業議題還是寫文藝主題,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提問,以及我在現有的階段,對此的個人詮釋,也就是我的觀點(opinion)。
第二,雖然內容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知識與經驗門檻,但我必須要用連貫性高、串接性強且延展性夠的推理方式表達這些概念,讓初次閱讀的人也可以延續脈絡順讀下去。
第三,不寫那些我沒有自信寫清楚,或我自認不夠懂的主題。也就代表,我唯有達到對於主題的掌握程度才會開始動筆。這也就代表書評不能只靠一本書、個案不能只看單一說詞,而是我對這個主題的全局觀必須要奠定清楚。
第四,承續上述的背後功課,我也要求每一個文章裡,都要有針對該主題的引文或是相關研究。
第五,如果文章主題的來源是外文,我也會盡量將外文原文(主要為中、英、法)等參考資料,一併涵括進文章裡,避免資料會有翻譯以及中文視點的問題。也同時確定讀者如果從我的文章中開啟對於特定議題的興趣,有可以從中延伸出去的節點。
這樣自我要求的結果,就是我每一篇文章要寫到資料量完整,且結構清晰,基本上都要 4000 字起跳,閱讀時間至少十分鐘。若是加上個人狂野的熱忱,不小心開了支線,一篇文章就會飆升到 5000 字上下,文章之長,我自己都覺得很為難用手機閱讀的網路群眾。時常被我找來討論的朋友也知道我這個爆字數的症頭,每次聽我抱怨都只能對我嘆氣。
這樣長度的文章,除了閱讀有門檻,以產出而言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算我已經有明確標題跟切角,全力撰寫,通常也要有三四天的工作時間。就更別提我的後台還有許多開了標題,但結構不完整、或我自己覺得內容還不夠豐厚的十幾篇草稿,躺在那裡等我哪天終於下筆把文字填補上。前一陣子寫的威尼斯系列,就在後台躺了一整年,是直到我重新把那本書看了一遍,整理過去的實地經驗,才硬著頭皮寫了一篇我自己可能也已經刪減許多的總覽,姑且算是完成我想要講述精品產業在歷史上的進程裡具有代表性的階段性介紹。
吸收、消化、活用。我面對的已經是我的興趣,且我也已經不把力氣放在過度的文字雕琢上,我甚至基本上也不怎麼介意作者已死的宣稱,因為作為分析與評論的寫手,我的目的本就是讓寫出來的內容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知識堆疊,甚至成為下一個寫作者的創作基底。(作者已死 La mort de l'auteur 還是法國解構主義 déconstruction 羅蘭巴特的口號呢,這個我也應該研究一番才是)
但就算如此,英文裡常說,「把你的思考過程講出來(think out loud)」概念輸出真的還是腦力活。寫完這一年後我總認為,在方格子的寫作當然有邀請讀者一起看這些有趣主題的意圖,但我一方面,也的確是把這個機會當成不斷拆解與重構資訊的腦袋重訓——千千萬萬的腦細胞之死,跟在電腦前刪刪剪剪的掙扎,才有文章中那輝煌的靈光一現。
寫文章的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內容產出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延續不斷做一件事情,也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
但我這篇的目的也並非抱怨,比較多的是樸實無華地呈現出思維與文章背後需要投注的心力跟時間。我從十五歲開始提筆,嘗試在網路上自我表述至今已經快要十五年,未來無論在哪個平台,我也還是會繼續寫。有時候藉由寫作,把自己放進修煉的心流裡,達到一種目空一切的境界也是很不賴的。雖然疲憊,背後卻是心滿意足,而我也可以從這些訓練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藉由與讀者之間的回饋,來看看自己是否有滿足市場越來越嚴格的品管要求。畢竟,就如同產業一樣,是我自己選了勞心勞力,品管為上的 Premium 市場,我必須對於自己的產出進行保證。
好了,總之,雖然這篇與其說是創作定位,我反而認為這更像是規格說明書:當讀者理解了我的寫作規格,也更可以調整讀者閱讀我的方法。我的確寫不快,但我可以保證每一篇絕對物超所值:因為那些不僅是我的文字,也是我的知識,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