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在美國、英國與澳洲組成AUKUS聯盟,宣布將展開更多安全合作下,美、英兩國也同時承諾,願意提供核動力潛艦技術給澳洲,導致澳洲決定取消之前跟法國訂購的12艘短鰭梭魚級(Shortfin Barracuda class)柴電潛艦。由於這筆造艦合約總價高達650億美元,與無數個工作機會,而讓法國暴跳如雷,立刻召回駐美大使與駐澳大使,以表達強烈的抗議。也讓美、英、澳、法這幾個傳統盟國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澳洲總理與法國總統舉行高峰會時,雙方曾就潛艦的議題進行過多次的討論,但法國對於澳洲的不滿,並未積極解決,也埋下了澳洲琵琶別抱的原因。

就近因來看,澳洲毀約的關鍵在於法國的設計進度緩慢,要求追加大幅預算,交艦日期還不斷延宕,並收回讓澳洲國內廠商參與造艦工程的承諾。澳、法兩國元首進行高峰會時,曾就這個問題進行冗長討論,卻無法取得共識與解決方案。澳洲為了避免新型潛艦的延遲服役,會造成水下戰力的空檔,還考慮讓現有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艦進行升級計畫,但這等於平白多出一大筆龐大支出,造成輿論嘩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澳洲最後會選擇毀約並不令人意外。

除此之外,中國與美國的競爭白熱化,美、澳、印、日四國聯合圍堵中國的態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也讓中國與澳洲的關係陷入緊張。面對中國快速發展的遠洋艦隊與核動力潛艦,澳洲購買12艘傳統柴電動力潛艦,可能無力因應,這也讓澳洲開始思考採購核動力潛艦的可能性。由於英國目前正要展開下一代核動力潛艦的設計案,因此在美國的主導下,三國達成共識。英國更在澳洲確定取消與法國的訂單後,立刻宣布啟動新型核動力潛艦的研發計畫。

雖然說法國的憤怒可以理解,不過這也反映出目前歐盟的分裂與危機。因為除了歐盟的傳統盟邦,如美國、英國、澳洲,認為歐盟大國們垂涎中國市場的利益,不願意團結對抗中國以外,幾個東歐國家,近來也動作頻頻,不顧中國的警告,積極與台灣發展外交關係。如立陶宛決定與台灣互設辦事處,更罕見的讓台灣以「台灣代表處」掛牌。而之前還有捷克國會議長排除萬難訪問台灣,近期則有斯洛伐克與波蘭兩國捐贈疫苗給台灣。

這讓過去主導歐盟政策方向的大國,如法國、德國與義大利等國,處於尷尬之中。因為外在盟邦,如美國、英國與澳洲,都已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而歐盟內的小國,又改變態度,不再如此顧忌中國。特別是這些歐盟小國,還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直言批評歐盟對中國過於軟弱,未能堅持普世價值,無視中國侵害人權自由,並以不公平的方式進行商業競爭。讓法國、德國與義大利等國受到各方的壓力,甚至是國內輿論的批評。

法國、德國與義大利等國,會與中國關係如此緊密,原因顯而易見。因為中國在拉攏歐盟時,選擇從具備影響力的大國著手,給予非常多的商業利益,不止對這些國家開放中國廣大的市場,還在這些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德國總統梅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不顧一切反對與質疑的聲音,與中國簽署「中歐投資協定」,就是一個很明顯例子。但問題在於,歐盟中的小國,往往難以分享到這些商業利益,中國過去的策略與本身的大小眼,直接或間接地助長了這樣的問題。

其中身處於東歐地區,直接面對俄羅斯軍事壓力的歐盟小國,急需美國與英國的軍事奧援。目前前進部署到波羅的海與黑海地區的北約部隊中,美軍與英軍是最重要的主力,美國還額外提供了各種經濟援助。在這種情況下,當美國的態度轉變,希望盟邦一起防範圍堵中國時,這些非歐盟核心國家的選擇,就非常清楚了。畢竟這些小國本來就沒有什麼能力爭奪遠方的中國市場,而中國對這些歐盟小國的投資或貿易額度也不高,遠不及美國與英國的重要性。

而這其實也是歐盟長期來以的問題之一,歐盟的外交政策並沒有辦法滿足每一個成員國,同時歐盟這個政治組織與北約這個軍事組織,互不隸屬,成員亦有所不同,進而導致歐盟與北約出現步調不同的情況。英國會退出歐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認為外交政策失去自主性,往往受制於法、德等歐陸國家,但彼此的利益並不相同。在英國退出歐盟後,美、英兩國仍是北約成員國,卻在中國問題上與歐盟漸行漸遠,讓西方傳統盟邦出現裂痕。

特別是澳洲,這個大英國協國家雖然不是北約成員,但傳統上與北約的軍事合作非常緊密。由於澳洲位於大洋洲上,也是廣義的第一島鏈國家,直接面對中國的壓力,因此對中國的警戒心遠高於歐洲國家。澳洲積極與美國與英國合作,以強化自己的防禦能力,抗拒中國的影響。可是對歐陸國家,如法國、德國與義大利來講,卻沒有辦法切身感受到這樣的威脅。最後雙方會在中國問題與軍售案上出現如此的歧見,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歐盟未來將會陷入抉擇之中。一方面這些領導歐盟的大國,有極強大的經濟誘因,繼續維持與中國的關係,努力在美、中兩大強權中保持中立。但這樣做的風險,就是與美、英、澳等國的關係不斷變差,並隨著美、中兩大強權競爭的白熱化,讓歐盟被邊緣化。同時這種政策,也可能會引發歐盟內部的分裂。只是強化歐盟的印太戰略,努力在這場競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又可能傷害歐盟大國們在中國的利益,同時歐盟與印太地區的距離,是難以跨越的地理鴻溝。歐洲的選民是否願意虛擲國力於千里之外的戰略競爭,也有待觀察。

這種被迫在美、中兩強之間選邊的情勢,未來可能會隨著情勢的發展,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如東北亞的南韓、東南亞國家與南美洲國家。當然,一定會有自認聰明的政治人物,主張與該要維持中立,不要選邊站,就像法國一樣,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但法國此次損失了如此龐大的潛艦訂單,可能只是個開端,未來在兩強相爭下,壓力只會更大,想要維持中立也是有風險的,但政客們不會告訴選民,維持中立可能要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