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必發表煽動文字案】辯方語言學專家:「一千年前解釋」無助解讀 指「光時」應解作「回歸原貌」
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快必」被控發表煽動文字等14罪,案件今(18日)在區域法院續審。辯方傳召港大語言學教授梁曉姿擔任專家證人作供,梁認為「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意思是「為香港解決問題,回歸原貌,回復更理想的狀態」,但沒有指明是甚麼問題和狀態,每人都有各自想法。梁指控方專家證人劉智鵬的報告有「語言謬誤」,認為古代詞源未必最適切代表現今的意思,「一千年前的解釋」無助解讀,認為劉不能假設詞語的使用習慣沒有改變。
辯方專家指「一千年前的解釋」無助理解意思
法官陳廣池今裁定案件表證成立,譚得志不自辯,辯方傳召專家證人、港大語言學教授梁曉姿作供。梁就本案撰寫兩份專家報告,分別解釋「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字眼的意思,及指出控方專家證人、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的報告不足。
梁在庭上解釋,語言學之中「語言(semantics)」及「語用(pragmatics)」的分別,前者為字典的詞面解釋,具描述性但沒規範性,後者則是字詞在日常生活的應用,要透過語境方了解實際用法。她以網上工具「Google Ngram 語料庫」及「Google Trends」協助分析,數據顯示「光復」與「革命」的使用頻率於40年代曾遭廣泛使用,流行程度之後下降,至2012年及2016年均有小升幅,到2019年就明顯增加。她認為若要理解「光時」在2019年當代的意思,「一千年前的解釋」並沒任何幫助。
法官質疑以Google搜尋資料 專家反駁指涉130億中文字
陳官多番打斷辯方盤問,質疑梁曉姿以Google搜尋的資料有何代表性。梁否認報告有誤導,強調其搜尋所得研究資料涉及500萬冊書籍及約130億中文字,屬於龐大資料庫。
語言學角度分析涉案字詞意思:
「光復」
- 意指將香港從一連串未清楚指明的社會問題及政治事件中解放出來
- 2012年至2020年出現大量使用「光復」一詞的例子,譬如「光復東涌」、「光復紅土」、「光復屯門公園」等,事件均針對維生、噪音等社會問題,有制止之意。
- 同意劉智鵬所指「分裂國家」或「收回領土」亦可能是其一解釋
「革命」
- 意指任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重大改變
- 在政治語境也不一定意指「推翻政府」
- 例子1:「思想革命」也可用於愛國運動
- 例子2: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初選中,參議員桑德斯以「Our Revolution」為競選口號、提倡政策變更,但沒有人會懷疑他意圖推翻美國政府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 為香港解決問題,回歸原貌,回復更理想的狀態,但沒有指明是甚麼問題和狀態
- 上街的人有許多,每個人都有各自想法,不會因一句口號凝結至同一想法
- 大部分選舉口號均語意濛糊、帶有誇張隱喻,以擴闊投票民眾層面
- 例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當時的候選人特朗普以「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為競選口號
梁曉姿批評劉智鵬的專家報告有欠全面,對「光復」等詞的分析只停留在1947年,近代分析僅有梁天琦2016年的選舉發言,及2019年7月21日中聯辦外的示威,卻沒有著墨近代例子。
梁曉姿對劉智鵬報告的批評
- 報告出現「語言謬誤」,中國古代詞源的原來意義,未必最適切代表今時今日的意思
- 語境分析不足,近代例子僅提及2016年梁天琦發言,及2019年7月21日中聯辦外的單一事件
- 不能假設詞語本身的使用習慣沒有改變
- 2019年的社會事件牽涉不同年齡層及教育程度的人,不能假設所有人在理解詞彙上有相同背景
梁曉姿明早繼續作供。
【案件編號:DCCC927、928、930/2020】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