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署明公布主教山配水庫進展 何啟明盼重視居民生活連結 勿淪為景點
一年前,挖土機打開封印百年的主教山配水庫;一年後,這座歷史建築被損毀的地方已被修復,並加上玻璃蓋頂和人造草地,水務署明日交代最新進展。這天,記者和最先發現配水庫遺址的前區議員何啟明登上主教山,碰見昔日街坊,也看見加上圍欄的山頂。他希望配水庫日後重開時,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生活連結,而不是單單淪為一個景點。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副教授李浩然去年說過,原址保留絕對可行,更建議打開上蓋改建成世界獨一無二的休憩空間。建築設計師關鎮陞曾指,原址保留和修補現狀,較能忠實呈現配水庫的原貌,以至本身的歷史、地理和建築關係,愈少改動,歷史價值愈高。他建議採用透光的建築材料將被鑿開的洞口蓋起來,擋雨但透光,讓日光透進室内空間。
最先發現配水庫遺址的前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表示,主教山「光明頂」原本是居民晨運、健身、休憩的公共空間,能聚集居民,但現在當局用鐵網圍封起來,很可惜和浪費。他指,居民發現主教山地底是古蹟時,都有想法、都想參與其中,希望將自己的生活和這個地方連結起來。「由不懂得保育,會去學去了解,是因為對這個地方有歸屬感。」
由2013年開始,何啟明在深水埗擔任社區主任,再當上民協區議員,及後捲入民主派初選案,也被「DQ」區議員資格,稱得上在深水埗成長幾年。他結識了一班街坊,登上主教山時,也被街坊截停數遍,寒暄問好。他說,街坊會在主教山種樹、搬乒乓球檯上來打波、帶來音響唱歌、健身設施、照顧流浪狗、甚至帶流浪狗絕育。
「為何街坊會自發放置設施,自己出錢落手落腳做,甚至有人反對都要去做,有人破壊會去修補,是出於對一個地方的愛惜,也是因為他本身屬於這個地方,希望他的家園變得更加好。」他希望配水庫日後重開時,仍能採取居民自發「地方營造」(place-making)的方式,讓居民與空間共存。
他仍是區議員時,聽過當局表示有計劃會向公眾開放配水庫,但如何開放、開放程度如何、能否行樓梯下去,當時未有提及。他最近聽過街坊說,可能12月聖誕前有望開放。他希望重開後的配水庫,並非博物館式展覽,而是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生活連結,不是單單淪為一個景點。
擁有過百年歷史的主教山配水庫,去年被挖土機鑿開,意外被市民發現,古蹟辦更被揭發在2017年,誤判配水庫為水缸,未有跟進,引來社會保育呼聲。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去年12月到場視察後表示不好意思,形容是「掛萬漏一」,古物諮詢委員會今年3月將配水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事後承認政府做法有改進地方,今年5月在立法會提及,正為配水庫進行改善工程,提供內部照明及通風設施,確保結構安全後,目標今年稍後有限度開放予市民參觀。意外曝光配水庫近一年,水務署明日將公布配水庫的最新進展和導賞團安排。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