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香港本土議題、德國政治學家馬寶康執導的《香港本色》,在南韓自由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攝影獎。《香港本色》追訪前本土民主前……

研究香港本土議題、德國政治學家馬寶康執導的《香港本色》,在南韓自由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攝影獎。《香港本色》追訪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及黃台仰,分別入獄及流亡的經歷,由2016年光復行動,至2019年反送中運動,探討香港本土主義的出現。預告片出現,黃台仰寫信給囚中梁天琦的畫面,也有前年831太子站警察向市民揮棍的片段。

《香港本色》預告片截圖

有「光州屠夫」之稱的南韓獨裁者全斗煥逝世之日,南韓舉行自由國際電影節,《香港本色》奪得最佳攝影獎。團隊指,感恩電影節對香港持續關注,南韓和香港的團結讓大家看到久違的希望。

 《香港本色》是一套探討香港本土主義、獨立運動的長篇紀錄片,追蹤拍攝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及黃台仰,分別入獄及流亡的經歷,製作時間長達三年。片中捕捉了年輕一代,敢於挑戰中國威權主義的衝勁。

從預告片中,看到黃台仰寫信給在囚的梁天琦,黃台仰問自己「離開香港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決定?」,他希望下一代看這段歷史,知道他們已盡了最大努力。片中也有梁天琦入獄前的訪問,提及心中的烏托邦是獨立自主自由的香港,希望香港人有所啟發。

片中出現橫跨2016年光復行動,至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片段,包括831太子站警察向市民揮棍及擎槍的畫面。片中有旁白指「當政府拒絕回應人民,香港斷斷續續的反送中運動,逐漸轉化成一個抵抗赤化的時代革命。」

《香港本色》海報

導演馬寶康(Dr Malte Kaeding)在德國出生,目前為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國際政治高級講師,2007年曾到香港攻讀博士,貼地認識香港政治,並在2010年取得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台灣和香港的傳統政黨,如何將身份議題運用在選舉之中。他認識梁天琦,亦曾到庭旁聽。

眾新聞製圖(2018.5.18)

他在2018年曾接受眾新聞訪問,提及「我認為繼續保存記憶,以及抱持盼望是很重要的,例如記住因抗爭入獄的人,讓對方知道昔日的付出沒有付諸流水,讓他們知道仍有人關心他們。本土派亦要思考,如何讓記憶一直活著,這樣已能帶來很大幫助。」

「只要長存盼望,事情總能有所改變。正如德國人當初未曾想過,東西德會有合併的一天。我的母親之前仍因害怕受核武攻擊,打算移民到瑞士,但3年後,東西德已經合併。事情轉變的速度可以很快,重要的是,仍有人不願放棄,例如東德在80年代便曾爆發多次抗爭行動。」

相關新聞:

【德國學者馬寶康:梁天琦盼港人珍惜他付出(眾新聞,2018.5.18)】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