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訪問團共10名議員首度訪台,今(29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會面,蔡英文特別感謝立陶宛,……

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訪問團首度訪台,今(29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會面,蔡英文特別感謝立陶宛,並稱明年初利國駐台代表處也將成立。訪台成員之一的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曾因關注維吾爾人權問題遭中國列入黑名單,她抵台後表示,「覺得很榮幸」;同樣被大陸列為台獨頑固份子黑名單的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與薩卡利埃內合影後發帖稱,可籌組「遭中國制裁者聯盟」,擴大免受威權威脅的國際合作。

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訪問團28日抵台,將出席「2021開放國會論壇」。取自台灣外交部twitter

波羅的海國會議員訪問團昨天抵台,成員除薩卡利埃內,還包括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拉脫維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福燦(Janis Vucans)、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楊森(Juri Jaanson)及三國國會議員等共10人;訪問團將參加台灣立法院在本周四、五舉行首屆「2021開放國會論壇」。

這場論壇是將以視訊與實體同步舉行,共邀請包括美、日、德、法、英等14國及歐盟共21位國會議員參與視訊會議。實體部分,除波羅的海三國10位議員,另有墨西哥國會議員、貝里斯國會議長及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會長和亞太區總監參加。這也是台灣立法院首度舉辦廣邀各國參與的國會議員層級會議。

立陶宛此行備受關注,因為從去年以來,立陶宛多次與中國在外交事務上交鋒,包括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17+1」一帶一路計劃;最近一次則是台灣宣布在立陶宛首都紐爾維斯設立以「台灣」為名的駐立陶宛代表處,中國為此表示抗議,正式宣布將駐立陶宛大使館層級降為代辦處。

蔡英文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訪問團會面。取自蔡英文twitter

波羅的海訪問團今早先赴台灣總統府會見蔡英文,蔡除感謝三國友台小組議員來訪,並稱「台灣願意和歐洲朋友分享對抗假訊息的經驗,一起捍衛共享的價值,確保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蔡英文特別感謝立陶宛在今年台灣疫情嚴峻時,捐贈台灣疫苗,最近台灣跟立陶宛的民主交流也更加密切,包括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受邀參加在立陶宛舉行的民主論壇,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也已掛牌運作,「預計明年初,立陶宛也會在台灣設立代表處」。

蔡英文指出,台灣和波海三國都走過威權統治、爭取自由的道路,也都深刻了解民主的得來不易。現在全球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以及假訊息的威脅,台灣願意和歐洲朋友分享對抗假訊息的經驗,一起捍衛共享的價值,確保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致詞時表示,對台灣人民的毅力與智慧獻上崇高的敬意,台灣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不僅取得平衡,同時發展經濟與強化民主,此行來到台灣,「就是要展現團結之意」。

馬瑪竇也回應蔡英文表示,希望即將在台灣設立的立陶宛代表處,可以協助拓展台灣與立陶宛的夥伴關係,並且「促進整個歐盟與台灣進一步發展更友好關係」。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與蘇貞昌會面,稱看到台灣人民選擇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的決心。台灣行政院提供

馬瑪竇下午在會見蘇貞昌時更說,若要用一個詞形容台灣,那就是看到台灣人的「決心」,體現在台灣人對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的堅持上,選擇站在歷史對的一方,長久而言,「不是問民主是否會勝利,而是民主必定勝利」。

馬瑪竇說,台灣與波羅的海三國合作,是威權國家不樂意看到的,只要彼此之間關係更加緊密,就能體認到,體認到不須大國也能活得很好,展現給大國看,不須廣大市場才能活得下去,感謝台灣人民展現的決心與智慧。

早在中國降級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之前,今年3月22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制裁10名歐洲政治人物和4個政治實體,理由是他們在新疆問題上散播不實資訊,其中就包括此次來訪的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她曾在國會為維吾爾人權問題多次發聲,成為首位遭中國制裁的立陶宛政治人物;她也在立陶宛國會與流亡海外的羅冠聰會面。

薩卡利埃內發文稱自己與蔡英文是同遭中國制裁的兩位女性,將為爭取民主與基本人權站在同一陣線。取自薩卡利埃內twitter

薩卡利埃內抵台後,接受媒體訪問時重申,被中國制裁「感到很榮幸」;她也在推特發帖稱,今天將與蔡英文會面,「2個同遭中華人民共和國制裁的女性,為民主與基本人權站在一起」;發帖同時放上立陶宛與青天白日旗,並稱自己是「唯一遭中國列為黑名單的立陶宛國會議員」;她並放上一張她自己手持寫著「不要引渡(Do Not Extradite)紙板海報的照片。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稱可與薩卡利埃內合組「遭中國制裁者聯盟」。

 隨後,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推特放上與薩卡利埃內的合照,並稱很榮幸與薩卡利埃內親自會面,兩人都是大陸制裁的受害者,「我們正考慮籌組一個「被中國制裁者聯盟」,以擴大在保護自由民主免受威權主義影響上的國際合作」。

台灣東吳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主任張家銘接受眾新聞訪問時表示,台灣與中東歐國家關係近期有明顯進展,首先這是「美中對抗」戰場延伸到歐洲,當其中國家與中國產生矛盾或衝突時,因為有美國可當靠山,當然比較敢站出來發聲。

其次,與這些國家內部政治演變有關,因為這些國家的政府高層過去都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但透過30多年來政黨政治與民主選舉的結果,東歐民主發展更加多元,新興小黨與年輕政治人物沒有傳統包袱,也不需承擔過去共黨統治的記憶,為了與傳統勢力有所區隔,自然更願意站在與親中勢力的對立面。

張家銘認為,這些新興政黨與政治人物更能接受民主、自由等人權普世價值,與台灣民主發展理念相近,因此,很自然地成為彼此結盟或建立友好關係。

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政府高層長期親中,台灣想與他們建立關係,根本不得其門而入,在此情況下,也只能轉向與這些新興政黨或較年輕、不受傳統歷史牽絆的政治人物建立關係,加上中共也長期忽略經營這一部分,所以台灣長期以「朋友」角度進行文化、教育及民間各項交流,「不是一夕之間就有此進展」。

台灣與中東歐國家近來發展關係迅速,台灣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率經濟部及科技部組成的「跨部會中東歐經貿考察團」,在9天訪程中與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等3國,達成15項官方合作項目、簽署18項產學合作備忘錄(MOU),並洽談橫跨汽車產業、晶片設計、觀光與金融科技等23項具體合作事項。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