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記憶,說易但做並非想像的難,集體記憶的生命力往往比想像的強大……

 

【香港這一天】結集

2019年反修例風暴爆發,香港出現翻天覆地變化, 不少人口頭上掛著的一句話是「香港變得不一樣」。 香港歷史進入大時代的轉折期, 社會上出現微妙的記憶與遺忘的角力, 具官方背景的機構亦花大資源整理香港歷史, 對過去的人和事作出肯定和否定,正式告別舊香港,迎接新時代。

歌影藝天后梅艷芳被形容為「香港女兒」、「亞洲麥當娜」, 2003年因病逝世,講述她的傳奇故事的電影《梅艷芳》 上月上映,票房直逼5,000萬。電影將七、 八十年代舊香港重現銀幕,金光燦爛,歌舞昇平,尋覓理想。 電影沒有觸及1989年的六四事件,沒有梅艷芳在「 民主歌聲獻中華」獻唱、慷慨支持民運的一段歷史, 電影留下的空白,不少那些年經歷過六四, 流過眼淚的港人不會感到奇怪,也知道沒有被遺忘,由自己補上。

梅艷芳的一生充滿傳奇,她在舞台上魅力十足,在八九民運期間香港 演藝界動員期間站在前台, 亦令她成為港人六四集體回憶的一個標誌式人物, 環繞她89年後的各種內地「黑名單」、「白名單」 傳言真偽已並不重要;「有情有義」的梅艷芳成為港人六四印記、 香港美好回憶的一個故事。

六四不但在電影《梅艷芳》沒有出現, 89年後每年在維園舉行的六四晚會被消失,前特首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2020年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下稱中心), 去年推出《總述大事記》,今日出版《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 上下兩冊記載由1970年代至2017年多項大事,亦沒有六四。

中心稱該書主題為改革開放後,「香港發揮的作用、 和內地交流互動的歷史與現狀」, 惟大事記中89年未有提及六四事件及支聯會「平反六四」集會等。 中心總裁林乃仁表示,並非洗白,而是想扣緊「 香港怎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主題;主編陳坤耀則表示, 部分章節載有貿易和發展數字,「間接反映受六四影響」。

中心今日舉辦出版暨《粵港澳大灣區志》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儀式,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透過視像發言指出,《香港志》 不僅記載着香港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而且具有鑒古知今、 資政育人的作用,有助於人們弄明白香港從哪裏來、走過哪些路、 將向哪裏去,從而進一步增強香港同胞的愛國主義情懷、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創造香港更加燦爛的明天。

《香港志》的故事是香港去殖民地化尚待完成的故事。

英國著名作家奧威爾小說《一九八四》內有一句名句,「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香港志》、《 粵港澳大灣區志》背後官方色彩濃厚,除了董建華背景, 夏寶龍今日發言,已說明一切。

控制過去的目的是控制未來。過去的人和事, 會隨著將時間被自然淡忘、或被再演繹、被扭曲。拒絕忘記,保住記 憶,說易但做並非想像的難,集體記憶的生命力往往比想像的強大。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