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發表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重申未來十年內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公私營比列為……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今年年中提及,香港將告別劏房、「籠屋」,但運輸及房屋局今日(8日)在最新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中,有關劏房的數目卻上升。根據報告估算,全港有12.7萬戶居住環境欠佳,比去年增加5,100戶,增幅達4.1%,當中約9.2萬戶居於劏房,佔73%,亦比去年增加3,200戶,即上升3.6%。至於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數字與去年相若,約43萬伙,政府認為當供求配合,十年基本上可滿足房屋供應,公屋等其他情況亦可紓緩。

對於有地產商昨日倡議發展全港首個非牟利私人資助房屋項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歡迎,但就對方表明希望政府可以提供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補地價優惠,陳帆拒絕透露詳情,只表示「探討進行中」、「要互相尊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公布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葉潔明攝

現時輪候公屋平均5.9年,政府興建過渡性房屋為輪候公屋或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市民解決居住問題,但該類房屋卻有租約年期限制,有記者在會上向陳帆提出,過渡性房屋未必能銜接上樓。陳帆回應指,現時有非政府組織協調,為有需要家庭解決問題。他續指,有個別過渡性房屋,例如「光房」,是為個別家庭注入正能量,及擴闊他們的社會資本,更聲稱有些家庭之後不一定申請公屋,有些甚至有能力儲到錢可購買資助出售房屋。

陳帆表示,截至今年11月,政府已覓得可提供超過1萬5千多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其中2,000個已經落成,預計明年可多提供4千多個單位,至2023年再提供1萬多個。

對於私樓價格升至破頂,陳帆表示,當下經濟不穩定,呼籲市民量力而為。不過,仍有市民渴望上車,無力負擔大額的首期,昨日地產發展商新世界便公布成立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倡議發展「私人居屋」,以市價五折至六折出售單位,並推行「上車易按揭」,成交時只需申請一半樓價的九成按揭,首期可低至樓會的5%,以一個實用面積300平方呎的單位為例,首期只須13.5萬元。

陳帆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至今天為止暫時只有一個發展商提出建議,至於就雙方討論的進度,他則指仍在進行中,待有決定會盡快公布。他並清楚指出,那是私人發展商一個新動向,日後有成功例子都是好事。

另外,就報告中提到十年內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伙,所指為公、私營房屋分別為30多萬及12萬9千個。公營房屋中,公屋/綠置居為21萬伙,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為9.1萬伙。陳帆指出,政府已覓得350公頃土地供應33萬個公屋單位,其中三分一於未來五年落成,其餘則於2027年後五年內落成。私樓方面,政府爭取未來十年準備170公頃土地以興建其中10萬個單位,連同市建局與私人土地項目,可望十年內共提供近13萬伙。 

最後,有記者提及政府過去在房屋政策中的承諾,包括於啟德與安達臣道地皮興建資助房屋,但近兩年長策報告已沒有再提,最新消息更指,啟德有兩幅地皮約3,000個單位要到2027才落成。陳帆沒有正面回應報道內容是否真確,只說待房委會有定案,政府會全面公開有關資料。

記者亦重提陳帆去年曾表示,公屋人均居住面積應有15平方米的願景,但與房委會的規劃卻不相符,最近至少有兩間傳媒報道,啟德、安達臣道及樂富的居屋盤開則面積最低至250平方呎,目標給二至三人家庭同住,創2014年居屋復售以來新低,問陳帆是否與期望有落差,以他作為房委會主席是否把關不力。陳回應稱,該15平方米的資料需要再核對,但指那是公營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積,而不是編配時的單位面積。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