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峰會將登場 唐鳳代表台灣發表「國家聲明」 學者:喚起對極權威脅的覺醒
美國首屆「民主峰會」將於美東時間9日至10日舉行線上會議,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將與台灣駐美國代表蕭美琴代表台灣政府與會,唐鳳將在會中發表「國家聲明」(national statement),同時也將以政府代表身分,參與「對抗數位威權主義及肯定民主價值」分組討論。香港前眾志主席羅冠聰則是唯一獲邀的香港代表,他也將應邀發表一段談話。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說,藉由一次峰會恐怕很難形成所謂「反中大平台」,但希望藉此喚起西方國家覺醒,強調中、俄代表的極權政體對於既有習慣生活模式的威脅。
台灣外交部今(8日)表示,台灣獲邀參加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主持的首屆「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線上會議,將由唐鳳、蕭美琴代表台灣政府與會;另外,台灣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辦公室、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外交部、經濟部、法務部、國家人權委員會及台灣民主基金會也將派代表旁聽。
台灣外交部稱,唐鳳將以預錄影片方式代表台灣發表「國家聲明」,同時也將在台北時間12月10日晚間10時30分至11時30分參與「科技與民主」場次的「對抗數位威權主義及肯定民主價值」(Countering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and Affirming Democratic Values)分組討論,並擔任與談人。
台灣外交部表示,唐鳳是少數受邀在民主峰會擔任與談人的政府代表,到時將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署長鮑爾(Samantha Power)等領袖同台,討論如何透過科技與數位民主強化政府治理,並分享台灣運用科技對抗疫情、建立信任與透明及對抗國家策動假訊息攻勢的成功經驗。
除了政府代表外,此次「民主峰會」也邀請台灣公民社會團體代表參加,包括台灣民主基金會及台灣人權促進會將分別出席「防範威權主義」及「促進人權」工作小組,討論公民社會團體在捍衛民主價值可扮演的角色。
此次民主峰會,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國都未獲邀,近來因與台灣發展關係而遭中國外交及經濟施壓的立陶宛則在受邀之列。在峰會舉行前夕,中國已搶先發動輿論攻勢,除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連日來更透過發表智庫報告、民主白皮書等,批評「美國民主亂象」,又指中國實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6日例行記者會上更反問美國,包括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及確診數都是世界第一、白人至上主義甚囂塵上、美式民主輸出水土不服造成國際軍事動亂、只有17%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值得效仿,「像美國這種漠視民主的國家,有資格召開以「民主」為名的峰會嗎?」
美國國務院公布的首屆民主峰會特邀參與者名單中,香港唯一受邀代表為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他將在美東時間10號早上7點30分發表演說。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7日對此發表「嚴厲譴責反中亂港份子詆毀中央和特區」文章,指羅冠聰散播政治謊言、背棄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會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羅冠聰在Facebook表示,「讓香港故事活躍在國際舞台,是我離開香港後肩負的重任。或許路遙遙、無止境,但相信堅毅前行,總有絕處逢生的一天」。對於鄧炳強的指控,他則回應:「希望局長可以蒐集多啲證據再公佈天下,等全世界嘅人了解到呢啲指控同埋香港政府有幾咁可笑。」
針對此次「民主峰會」的整體意涵,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接受眾新聞訪問時表示,民主峰會是拜登競選期間就提出的承諾,從美國角度思考,可視為美國重新取得、拉抬並鞏固它在全球事務領導地位的重要平台。
盧業中以峰會名稱Summit for Democracy,而非Summit of Democracy,說明美國把民主視為一種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希望藉此平台進一步凝聚民主政體之間的共識,同時隱含進一步推廣這種價值的成分。
外界關切民主峰會是否可能形成「抗中大平台」?盧業中認為,目前不至於藉由一次峰會就形成抗中大平台,但這也讓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極權政體,必須正視國際之間對於民主,以及人類對民主制度的渴望。
中國近日不斷對外宣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並稱之為「全過程民主」,試圖掌握「民主」話語權,盧業中認為,中國過去幾年一直試圖重新定義「民主」,從「治理」的角度來看民主,但這與西方國家和台灣熟悉的民主制度認知有所差距。
他認為,此次峰會縱使很難形成所謂抗中大平台,但確實有助強調,「讓大家知道中國和俄羅斯對於既有習慣生活方式,存在某種威脅」,等於是一種推廣覺醒的過程(promote awareness),讓大家知道這是一種現象。
盧業中認為,接下來值得觀察的是,美國是否有後續行動方案(plan of action),也就是大家接下來會去做哪些特別的事情,「反中、抗中不會藉由一次峰會就成,但是在後續行動計劃上,美國應該會盡量凸顯民主制度與中、俄推行的制度不同之處」。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