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和民建聯至今未有回應林鄭「公務商務優先」言論, 是否贊同,不得而知。假如他們稍後宣傳「 成功爭取通關」,要問的是:……

 

【香港這一天】結集

政府近日在學校推出價值觀教育更新指引,十項價值觀中, 加入勤勞,原有的價值觀包括關愛保留。國家隊運動員周末訪港, 特首林鄭月娥借體育運動講國民認同價值觀, 她昨日講通關配額分配原則,沒有觸及價值觀, 但中港兩地人民因疫情長期分隔,通關不談關愛、恩恤等價值原則, 經濟先行。林鄭政府希望宣揚甚麼價值觀?

通關在望,但有限額,傳聞是1,000個,誰可先通? 特首林鄭昨日率先定先後次序、管理期望,「 有經濟需要的人士會有優先處理; 但不等於成為這個組群的人士就必定有配額」, 有關業界人士需要爭取配額數量。她表示, 政府正在爭取開放部分配額,給予有迫切需要的非公務、 非商務人士,但現階段未能透露詳情。

比較她上月提到通關初期將設配額的說法, 她昨日的說法側重點有明顯分別。她上月接受傳媒訪問時說, 需要訂立優先次序,例如讓恩恤(探望長者、奔喪等) 和商務需要的人士首批通關。至於跨境學童,她認同這批人有需要, 但因人數太多,首階段未必能做到。她昨日沒有提到恩恤及需要, 只提商務和公務需要。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今日(8/12) 在一個論壇致辭時建議,政府應該預留部分豁免隔離的名額, 給予與內地有關的政策研究人員、專業團體、香港和外國商會、 媒體和外國政府代表等,香港商會和專業團體亦應派員到廣東, 重啟和發展粵港關系。梁振英亦未有提及恩恤及其他需要。

上月傳出中港有望局部通關, 工聯會和民建聯紛紛出聲爭取照顧有實際需要港人。 工聯會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預留配額予4類人士, 包括有醫療需要的港人、跨境家庭、跨境工作人士和跨境學童, 又倡建立與內地健康碼的互認機制。

民建聯發起聯署,共收到近7萬市民簽名,希望兩地盡快通關。 新界東南參選人李世榮則稱:「好多市民反映, 世界最遙遠嘅距離唔係南極同北極,而係一河之隔、 但相見唔到自己嘅親友」, 他期望當局能在通關配額上平衡各方需要。

響應民建聯簽名運動的市民,相信不少有親友因封關帶來不少困難,希望早日通關。通關在望,但主要受惠的相信並非升斗小民、 跨境司機、學生等,而是有「經濟需要」、有助「重啟和發展粵港關係」人士。

工聯會和民建聯至今未有回應林鄭「公務商務優先」言論, 是否贊同,不得而知。工聯會副理事長曾志文在Facebook出貼文,呼籲留三分一配額給有緊急需要家庭,例如探病、奔喪、 團聚等。工聯會譚耀宗、吳秋北、麥美娟等領導人物沒有公開評論,配額分配準則是否已平衡各方需要。假如他們稍後宣傳「成功爭取通關」,要問的是:為誰爭取?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