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警察課收「須匯報投訴」增約兩成半 監警會建議警員長開隨身攝錄與市民可以「檢點啲」
監警會今日(13日)與投訴警察課舉行本年度最後一個會議,警方匯報投訴警員的最新數字,今年首11個月,投訴警察課收到1,312宗「須匯報投訴」,較去年同期的1,048宗多,增加約兩成半。當中大部份屬「輕微指控」,包括疏忽職守、行為不當或態度欠佳、粗言穢語等等,合共1,220宗。警方解釋輕微指控投訴上升原因是警員逐步回復前線工作,交通執法力度加強,或與市民接觸機會增加有關,監警會則建議,警方或可以研究長期使用隨身攝錄機,令警員與市民均可以「檢點啲」。
另外,監警會去年5月發表的專題審視報告出爐至今已達一年半,惟向警方提供的52項建議中,目前只完成39項。監警會秘書長梅達明解釋,52項建議屬「一環扣一環」,「只係未能夠一次過推晒出嚟」。
根據投訴警察課的最新數字,由今年1月至11月收到的1,312宗「須匯報投訴」中,「輕微指控」佔較多,當中最多為疏忽職守,共有696宗,佔整體超過一半,達53%;其次是行為不當或態度欠佳,有493宗,佔整體37%。嚴重指控則有92宗,包括毆打有62宗、濫用職權亦有20宗。另外,亦有422宗表達不滿的投訴。
警務處監管處處長林曉彤在會上解釋,有關對警員的嚴重指控投訴方面有「明顯減少」,惟輕微指控投訴上升,原因是警員回復到前線工作,「自從黑暴之後,我哋同事逐步去返前線工作,另外有電子告票方法,交通執法都加強咗力度,可能係接觸市民嘅機會多咗,喺街截停搜查都會多咗」。監警會副主席易志明建議,警員或可以研究長期使用隨身攝錄機,「你部機長著,市民同埋警員,兩邊都會檢點啲」,警方指會考慮該建議。
反修例運動後,監警會於去年年中向警方提供52項改善建議,目前只完成39項。監警會主席王沛詩指,警方已完成39項建議,另加70項新措施,認為進展「令人滿意」。最新落實的建議包括檢討是否需與傳媒擬定工作守則。警方指已諮詢23個媒體組織,合共113位傳媒代表,「都顯示傳媒唔需要同警方訂立共同守則」。警方將會增加傳媒聯絡隊人手、前線警員使用橙色彩帶,以及與傳媒舉辦交流會等。
會議期間,投訴警察課亦公布反修例公眾活動的投訴數字。截至今年11月24日,共有1,949宗,牽涉9,143名投訴人。眾多投訴中,618宗為「須匯報投訴」,佔31.7%,其餘屬「須知會投訴」。在「須匯報投訴」中,有260宗、即超過四成屬「嚴重指控」,佔比最多的是行為不當(30.1%)、濫用職權(21.3%)以及疏忽職守(17.3%)。當中有550宗個案已提交,暫時尚餘68宗未提交個案中,有40宗尚在審理、20宗仍在調查階段,亦有8宗正在撰寫報告。
監警會會見傳媒時,提及於2020/21年度,「無法追查」的個案多達764宗,當中254宗與大型公眾活動有關,與2019/20年度數字相若。王沛詩形容數目持續高企,是由於不少投訴人都不出席投訴警察課的會面,或不願意提供進一步資料。被問到會否因監警會有疑似偏幫警方之嫌,導致市民不願繼續投訴?王強調,監警會是獨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機構,「如果你受委屈,我一定幫你主持公道」,呼籲投訴人運用權利時,亦要配合調查。
近日有網店店主發文,指有顧客展示疑似警員委任證,脅迫店主盡快寄貨。王沛詩數度被問到監警會會否處理相關事件,她只回應稱,現時投訴機制由兩層架構處理,「如果無一個咁嘅case(個案),係唔會單獨處理,唔會因為網上講嘅嘢就妄下判斷,就去譴責啲咩人」。
早前亦有傳媒指,王沛詩將於來年接替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主席,她曾數次於公開場合被問及相關問題均未有回應,今天亦未有正面回答,但指自己一直擔任多項公職,「我嘅立場永遠都係serve Hong Kong(服務香港),就算做大學嘅人都會係,一直都係本住呢個心」。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