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孖女兩歲三個月大開始,一年半以來我哋只靠視頻聯繫,佢哋嘅成長過程喺我來講係一片空白,佢哋對我亦一樣。四個月前老師發……

本港與內地即將通關,但配額多少及那個組別可優先獲放行仍然未有詳情。有跨境工作的單親母親講述與兩個女兒兩地雙思苦況,又說:「孖女兩歲三個月大開始,一年半以來我哋只靠視頻聯繫,四個月前老師發現阿女出現情緒問題,不斷扯斷自己嘅頭髮、幾乎半禿。」工聯會稱收到很多港人求助,要求政府盡快通關,並希望政府不要偏重商務人士,最少撥出一半的配額予人道及恩恤需要。

 港人跨境司機兼單親母親韓女士在記者會親述自己情況,指有一對孖女,在內地生活,由兩歲三個月大開始,一年半以來都只靠視頻聯繫,「佢哋嘅成長過程對我來講係一片空白,佢哋對我亦一樣。四個月前老師發現阿女出現情緒問題,不斷扯斷自己嘅頭髮、幾乎半禿,鬧情緒、大哭、唔肯返學。」她指工作本來是為了家庭,但現在卻完全不能照顧家庭,「很心痛,瞓唔着。兩個女需要媽媽,我唔可以叫前夫來照顧女兒,否則可能冇咗撫養權;阿女係我嘅精神支柱,如果冇咗佢哋,咁不如攞走我條命! 點樣生活落去? 」

她解釋自去年八月開始跨境送貨後每晚必需返回內地隔離酒店留宿,無法與居於內地寓所的稚齡孖女相聚。每晚前往隔離酒店的路程,本來就經過她家,她看著窗口燈光卻有家歸不得,甚為難受。她現每月以13,000多人民幣聘用內地保姆照顧女兒,保姆卻供不應求,她兩個月內有近十個保姆離職。兩個女兒本為跨境學童,她既要繳付新界北幼稚園的留位費,亦同時要繳付女兒現於深圳的學費,百上加斤。

韓女士展示女兒半禿照(工聯會提供)

工聯會今日開記者會稱收到港人求助,因此要求政府儘快落實通關,並希望政府不要偏重商務人士,最少撥出一半的配額予人道及恩恤需要(如奔喪及探望病危親屬)和四類非商務類人士(有醫療需要的港人、跨境工作人士、跨境家庭和跨境學童)。同時,亦應開設非網上申請渠道,以助基層及長者申請。

工聯會副理事長及大灣區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於會上表示,該會自健康碼開通後收到數十宗求助,均是港人由於工作而無法請長假到內地奔喪與探望病危親屬,亦有跨境家庭與學童出現家庭、情緒與學習問題,以及內地港人需要回港覆診;另外不少跨境家庭已因疫情期間長期分隔而面臨破裂。由於當局表明會優先處理有公務與商務需要的人士,因此該會呼籲當局不應漠視民間需要。

該會副理事長及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則稱,部分港人跨境司機疫情前長居內地,封關之下只能滯留香港劏房甚至在車上留宿,或於內地隔離酒店留宿。疫情期間跨境司機繼續送運物資,貢獻良多;類似韓女士的跨境司機約兩千名,如果當局將部分配額撥給非商務類跨境人士,人數可於短時間內可消化。

丘燿誠(左二)、曾志文(左三)與有需要跨境人士(葉潔明攝)

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二(14日) 表示通關配額及分配方式仍未有定案,除工商界人士外,會向有需要市民分配配額,但認為計分法會造成混亂,希望市民以公民精神將配額留給實際有需要人士。早前文滙報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港府內部已排除「恩恤」安排,暫構想分成「商務公務」與「非商務人士」兩條隊,名額分配未有定案,持有健康碼巿民均可以申請非商務配額,並初步考慮以「先到先得」形式批出。香港健康碼本月10日開放申請至今,已有超過55萬人登記、近28萬人啟動帳戶。

曾志文表示對「先到先得」有保留,尤其如牽涉網上登記,基層與長者可能遇上困難。被問及計分是否如特首所說只會造成混亂,曾志文認為不一定需要「計分」才可分優次,如果申請人能提供醫院等證明,可用時效性、急切性來衡量優次。

她建議政府先與社會人士溝通,根據民意與需要訂立及公布「緊急」的標準、類型以及配額分布,建立評估機制,讓申請人了解自己的情況。當局可指派專責部門負責評估,譬如社會福利署有跟社區內有需要人士接觸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可協助登記、根據緩急處理申請優次,亦可提供其他支援;內地社區機構或工聯會內地中心等也可審視內地港人的需要及提供協助。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