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兒童關注會舉行記者會公佈2021民間兒童權利專員監察報告,,以「政府支援未及時,兒童貧窮在惡化,跨代貧窮未改善,扶貧……

社區組織協會下的兒童關注會公佈2021民間兒童權利專員監察報告,以「政府支援未及時,兒童貧窮在惡化,跨代貧窮未改善,扶貧力度要加大」為口號,闡述十大兒童權利問題。記者招待會由十多位中小學生組成的兒童權利大使主持,講述貧窮兒童居住劏房、籠屋、疏忽照顧兒童、基層兒童醫療及新移民學童歧視等問題。一眾兒童權利專員亦為今年政府政策評分,以100分為滿分,整體只有24分不合格,連續16年不合格。

兒童權利關注會為政府政策評分只有24分不合格。陳子敏攝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兒童權利關注會早前安排5,000多名18歲以下基層兒童為今年的政策評分,並選出2021年的關注政策。在新移民學童及家庭面對歧視方面是唯一合格政策,10分滿分獲6分;房屋政策、綜援及兒童託管政策等各獲3分。在免費教育、醫療服務及貧富懸殊政策亦各只有2分,整體只有24分,分數不合格。

房屋問題是關注會最強調的貧窮兒童問題,指出劏房人口近23萬,公屋輪候時間長。藍同學表示自己居住在元朗的鐵皮屋,每次下大雨上學一定會遲到,因為家外路段是泥路,外出非常困難。他又說鐵皮屋只能容納兩張單人床及一張枱,租金要三千元,社會福利署租金資助不多,親人仍然要騰出儲蓄交租。兒童大使們呼籲為基層家庭提供租金津貼及提供臨時房屋。

兒童大使亦表示社區缺乏課餘託管服務,舉例全港有16萬12歲以下貧窮兒童,但幼兒中心及鄰里支援幼兒計劃等託管服務只有近4萬名額,嚴重供不應求。又指貧窮家庭家長要外出工作,極度需要托兒服務,加上現時托兒服務不包括接送服務,令家長照顧幼兒有困難。社區保姆只針對九歲以下兒童,又不包括功課輔導,限制其他年齡層基層兒童照顧範圍。所以大使希望學校可以為基層兒童提供課後託管服務及功課輔導支援,並放寬託管減免費用入息上限。

另外記者會提及新移民學童面對的歧視問題。他們希望政府可以檢視現時學校課程,將新移民人權列為校內必修課程,並盡快落實平機會建議,將《禁止種族歧視條例》內地來港人士為獨立群組,以法律保障新移民免受歧視。書面報告亦指出超過30%兒童曾經因為新移民身分直接受歧視。今年九歲的陳同學與記者分享經歷。她憶述與新移民父親在雜貨店購物時,父親以普通話錄取語音訊息時被一位「姨姨」辱罵「躝番大陸隔離啦」。她指自己沒有特別感覺,只知道父親生氣和該女士用粗口鬧起來。

兒童大使建議政府設立「兒童醫療券」資助基層兒童到私家醫生就醫,避免長時間輪候公共醫療服務,減少患病兒童因為財政緊絀而有病不求醫問題。他們指全港青少年及兒童接受精神健康治療上升至23萬人,求診排期時間亦長。今年14歲的陳同學於2020年被診斷有抑鬱症,要長期接受藥物及心理醫生諮詢。她說每次覆診上課都要遲到早退影響學習。除了接受精神治療外,陳同學亦因皮膚問題兩年前開始外科排期,要等至2023年方可以就醫,申訴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長,若果有「兒童醫療券」可令她有另一個選擇。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