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气候大会闭幕,还有哪些争议问题有待解决?
「1.5度目标能否实现?中国到底在减排目标上有没有吃亏?」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延期一年后,于日前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拜登上台,美国重返巴黎协议后,也加入此次气候大会,拜登亲自出席。在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全球气候危机”以及美中“最激烈的竞争”的背景下,气候大会既关系到人类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也关系到国际政治中的大国竞争和合作,意义重大。事实上,在COP26之前的联合国大会以及G20大会上,气候问题就已经是重点议题,各大国也纷纷“加码”承诺。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讨论,在延迟一天之后,13日晚上,各国代表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
会议和最后协议字面上有几个重要成果。第一,继续认为追求1.5摄氏度的目标是可行的,即把气温上升控制在比19世纪后期的气温高1.5摄氏度之内。第二,在最受人关注,也是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化石能源使用问题上,第一次确定了结束煤炭使用的目标。在会议期间,40多个国家承诺逐步淘汰煤炭。中国日本等国承诺不在海外继续投资煤电项目。在最后协议中,虽然在印度和伊朗的坚持下,不得不把逐步取淘汰煤炭(phase out)改为了逐步减少煤炭(phase down),有点令人失望,但大方向在那里。减少煤炭第一次写在协议文本上成为确定目标,可预见煤炭时代真的将走向终结。第三,把碳排放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土地利用变更”(land use change)放到了重要位置,多国承诺在2030年之前停止砍伐森林,减少因用地而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这包括巴西、印尼、加拿大、俄罗斯等森林大国。第四,“零碳净排放”(net zero)成为普遍共识,美加澳英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承诺2050年实现零净排放,中国、尼日利亚、沙特、俄罗斯等承诺2060年,印度承诺2070年实现。第五,在二氧化碳之外,甲烷开始成为下一个关注点。总的说来,最终文本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但足以成为2016年巴黎协议之后最有诚意的协议,算得上“历史性的协定”。
此外,在会议结束前,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碳排国发表了一份《中美关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声明》 ,这当是整个会议最令人振奋的进展之一。联合声明承诺加速行动通过多变进程开展气候合作,承认现在双方努力及其总体效果与巴黎条约目标还有显著差距,必须携手努力,推进巴黎协议。中美在五大领域展开合作,包括制定法规和标准、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脱碳和电气化、循环经济、碳捕捉等技术。双方也承诺在二氧化碳排放上面的目标,包括中国承诺在十五五中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双方首次专门提到在甲烷方面的合作。中美也同意建立一个联合行动工作组,聚焦强化具体行动。
此前,由于中国总书记习近平没有出席会议,甚至连视频现身都欠奉,大部分国家都表示失望,拜登更在发言中指责中俄 。此前,多国都认为中国的气候承诺不够有抱负;中国外长王毅曾经把中美气候合作和中美之间其他问题挂钩,暗示“美国在求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合作”,让人觉得中国在气候问题上不积极,待价而沽;加上中国最近重新加大煤矿生产,被质疑走了回头路。一时间,在美中气候问题的大国竞争中,美国抢回“领导权”,中国再次处于下风。这个双方协议无疑是会议一大惊喜,中国多少挽回了气候外交上的劣势。
1.5度目标能否实现
然而,协议是一回事,能否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更何况即使以上承诺都能实现,距离“1.5度目标”依然有很大差距。
今年年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一份全长近四千页名为《气候变化2021——物理科学基础》(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报告就指出,在202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的实测值已比19世纪后期(1850-1900)上升了1.2度,而趋势还在上升中。因此,如果在未来几十年不“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幅度在21世纪末超过1.5度甚至2度都不可避免。如报告中第13页所示,在报告评估的五种减排的情景下,到本世纪末,只有第一种情景(SSP1-1.9)将会升温低于1.5度(1.4度),第二种(SSP1-2.6)升温低于2度(1.8度),此外三种情景分别会升高2.7度到4.4度不等。
然而,第一种情景根本不可能出现。它要求从今开始,全球碳排放就急速下降,在2050年降到零(这就是为何2050年零净排放成为一个目标),但目前排放第一大国中国和第三大国印度,都只肯承诺2060或2070年零净排放。第二种情景也很难实现。虽然它的零净排放的目标在2075年中期,但它要求从今开始碳排放就开始下降(尽管没有情景一下降得这么快)。其实,如果不是2020年的COVID19影响,全球碳排放还在快速增长 ,其增长的趋势与报告评估的情景五(SSP-8.5)相接近。可想而知,随着各国经济重开,碳排放增长可能回复此前趋势,甚至可能“补偿性反弹”。因此,实际情况如果能做到情景三(SSP3-7.0),即从今天开始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在2050年之后缓慢下降,就相当难得了。而这种情景下,到世纪末增温将会是2.7度。当然,COVID19的到来可能是一个不期然的转机。
各国在减排问题上的取向不同
气候问题之所以难解决有很多原因,各国在减排问题上的取向不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在减排的国际角力中本来就大致上存在六个阵营。(1)对一些国家而言,全球变暖对自己国家有利。(2)化石能源生产国家则在减排中利益受损。(3)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印等排放大国)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认为减排“剥夺自己的发展权”。(4)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对“发展权”没有这么重视,却受气候灾害影响,也希望得到西方的援助资金,于是支持减排。(5)最受气候影响的小岛国出于生死存亡,是减排的最积极支持者。(6)欧洲向来是减排的积极推动者,美国则视哪一派上台而定。当然,也有国家是多种情况并存。这里主要讨论前三类在利益上有理由抗拒减排的国家。
全球变暖最有利的当属大批国土处于北极圈的三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和格陵兰(丹麦)。俄罗斯是国土位于北极圈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加拿大在北极圈不但有大批国土,还有大量水域(如哈德逊湾和各群岛之间的水道)。格陵兰目前75%以上的土地被永久冰层覆盖。全球变暖下,它们的土地都会变得可用,从而获得大批耕地和适宜人居,水域可供开发航道。它们毫无疑问都是全球变暖的大赢家。尽管有人指出,变暖会令冻土融化,让这些土地上的建筑受损,但这些国家在这种土地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建筑,损失远远比不上带来的利益。它们和美国不同,美国在北极圈中也有阿拉斯加,但美国本土靠南,变暖对本土造成冲击,全球变暖只能说有利有弊,它们则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俄罗斯对减排的冷淡可想而知。作为世界排名第四的碳排大国 ,总统普京就没有出席COP26而受到抨击。虽然俄国也做出2060零净排放的承诺,但只是一句空言,尚无任何路线图和措施。对比之下,目前碳排全球第七的加拿大承诺2050年将零净排放,也有了实际减排措施,在全球“零净排放准备指数” 高居第八,算是有诚意。当然考虑到加拿大的人均碳排比美国还高,位居前列,这个表态也“刚好而已”。
其他几个北极国家(挪威瑞典冰岛)等倒都是减排先锋。它们支持减排固然有“高风亮节”的因素,但也有客观原因:它们的北方领土面积都不大,经济获益有限,而且它们也足够富裕,更愿意把保护生态放在经济发展之上。
另一组可能受惠于全球变暖的国家是干旱地区的国家,特别是非洲、西亚和中亚等沙漠地区。有一种说法是,全球变暖导致冰层融化,大气水分增加,有助于把干旱地区变得湿润。但这个问题并不像北极国家受惠那样显而易见,科学界对利弊没有起码的共识。一方面,变暖可能给这些本来就高温的地区带来更高温,更不适合人居。另一方面,新增降雨是否能“分配”到这些地区也有待论证。从目前的研究看,反而有可能本来不缺水的地方会“分配”到更多雨水导致洪水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和美国都也有大片沙漠,同样也有人认为变暖后沙漠变绿洲是大好事。但同样道理,这远非定论。
能源产业重置的输家与赢家
减排实质地改变国际能源结构,意味着大规模的能源产业重置,必然有输家和赢家。赢家固然高兴,输家当然就不起劲了。可想而知,化石能源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都不太热心减排。原因显而易见,如果不能用化石能源了,自己能源产业、能源安全乃至经济支柱都没有了。
目前世界化石能源以煤矿、石油、天然气三种为主,按“排碳肮脏程度”也是这个次序。终止用煤在这次COP26就被重点讨论。
煤的主要功用是发电。2019年,世界最大煤生产国是中国,产量为37亿吨,是第二名印度的将近5倍,也相当于第二到第十一各国的总和(依次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印尼、俄国、南非、德国、波兰、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中国也要从外国进口,2019年就共进口0.3亿吨,但同时也向外国出口,数量和进口大致相当。煤矿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约一半发电都是煤炭火电,可以说,煤炭不但关乎一大批行业的经济活动,还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其他产煤大国中,澳大利亚、印尼、俄国位居全球出口前三位,分别占出口市场39.5%,17.6%和15%。煤矿生产对这些国家同样非常重要。
在煤矿之后,石油将是下一个被针对的化石能源。石油的主要功用不是发电,而是交通、燃料和化工。在美国光是汽车用的汽油就占石油消耗的四成多。现在美国计划推动电动车就“动了石油公司的奶酪”。当然,电动车需要电,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电厂用油发电的量不大(不到10%),除了“绿色能源”和核电外,天然气发电将会补充汽油(和煤)的这个缺口。石油生产长期以来也是全球经济的命脉之一。对很多石油输出国家而言,石油是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产业。目前美国、沙特、俄国、中国、加拿大的产量位居前五 ,一众海湾国家跟在后面。以出口而言,则是沙特、俄国、伊拉克、美国、阿联酋等位居前五 。
目前唯一受惠的化石能源就是“干净”的天然气。目前天然气产量排名 ,美国高居第一,俄国位列第二,伊朗、加拿大、阿尔及利亚等分列三到五。以出口排名,俄国、美国、卡塔尔、挪威、澳大利亚分居前五。
从以上对比可知,当化石能源从煤、石油再转向天然气,像美国和俄罗斯这样,三种能源都多的国家,无非就是从一种能源生产转到另一种能源生产的内部转换,总体利益没有太受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个煤矿多,一个石油多,但它们的天然气也不少,同样可以拆东墙补西墙。最受损的就是以煤矿和石油为主但又缺乏天然气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沙特、阿联酋等。可以说,“减排革命”是能源界的“大洗牌”。难怪这些“能源输家”都不太乐意支持。
能源界大洗牌还牵涉到“绿色能源”分布上。目前所谓绿色能源一般指五种: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生物能(核能有时也被归入绿色能源中,但由于安全和处理核废料等困难,近年来积极发展核能的国家不多。)在五大能源中,水能目前占最重要地位,但受到的批评也最多,因为建造大坝影响生态,所以已建成的大概率会继续直至报废,新建的就越来越难过环保评估关。风能和太阳能是后期之秀。尤其是风能,不但本身“干净”,还没有生产太阳能板这个污染过程。在美国,风能即将取代水能成为第一大绿色能源。
然而,风能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和化石能源一样,它不是全球均衡分布的,有的地方就特别适合建设风能农场(wind farm)。风能分为陆上(onshore)和离岸(offshore)两种,后者风力强劲,风速和强度都稳定和可预测,机件和发电量都更大,因此是好得多的选择。可是,离岸风能农场有位置限制,长年大风的地方才符合经济原则。全球适合地方其实不太多,主要有格陵兰东岸到冰岛、北海沿岸至不列颠岛和爱尔兰西案、法国地中海沿岸、加拿大东岸、美国西岸、墨西哥西南端、美国阿留申岛链和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即白令海峡以南沿岸)、台湾海峡、新西兰南端到澳大利亚南端的马斯塔尼亚一带、东非之角、纳米比亚、英国南大西洋属地南佐治亚及南三文治群岛、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一带等几个。从地图可知,其中北海沿岸、格陵兰东岸、加拿大东岸、白令海峡以南、马斯塔尼亚、火地岛等六处风力既大,海岸线又长,更是黄金地带。于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可望继续成为能源市场的赢家。
也可以看到,虽然中国近年来风能装机容量疯长,接近全球五成,然而中国适合风能的地点并非最好。至于像沙特、印尼、印度等煤矿或石油大国,没有多少适合适合风能农场的地方,更会是大输家。
中国到底在减排目标上有没有吃亏
第三类抗拒减排的国家就是以“发展权”为理由的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以“丁仲礼逻辑”为代表。丁仲礼院士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后,接受央视主持人柴静《面对面》 访问时一句“中国人是不是人?”多次被热捧。从访问看,丁仲礼对国际科学界(IPCC为代表)通过计算机模拟的结论非常不以为然,认为计算机模拟没有做实验,不可信,继而强烈指责IPCC提出的推荐方案。他认为,IPCC规定了一个2050年的全球排放总量(降低80%),各西方国家又主动承诺在2050年减排80%,这个意味着(按照现在的碳排放分布)西方“把蛋糕割走了一大半”,把一小块蛋糕留给发展中国家。他提出,排碳权相当于发展权,应该“按人均分配”,否则就是限制了每个国家的发展。
其实,当时协议根本没有把“2050年排放总量”写入(所有历次协议都只写入温度控制目标,从来没有排放总量),也没有写入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至于IPCC当时的报告是纯科学性地描述,为达到防止变暖的目标要把排放总量控制在多少,和哥本哈根协议无关。丁仲礼当时大为光火,其实对协议本身并不太了解。其实,即使在科学方面,尽管他是院士,但作为一个并非气候学的专家,他不但质疑气候专家的结论,还没有理由地质疑他们所用的方法“不够科学”,这相当不得体。
当然,他那句“中国人是不是人”深入民心,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无论哪种减排方案,都不可能公平,社会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必然有牺牲。但关键是怎么看待。过了十年,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这么坚持“发展权”,事实上,大批发展中国家都承诺在2050年达到零净排放 。比如越南比中国和印度都落后,但越南就承诺在2050年达到零净排放。其他已做出承诺的代表性“发展中国家”,东南亚还有马来西亚、老挝等,南美有巴西、阿根廷、智利等,中美洲有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等,非洲有南非、摩洛哥等,就连土耳其也给出了2053年的时间表。还有大批国家正在考虑做出2050年的承诺。当然,说到不一定做得到,但有这个表态还是好的。由此观之,中国2060年的承诺在“发展中国家”中都是“后进生”,印度2070年的指标更是全球“倒数第一”。
这样问题就来了,中国原先一再强调“人均排放量”低,但现在(2016年数据,下同) 人均排放量(7.4吨每人每年)已超过欧盟平均值(6.6吨)。而越南目前人均排放量更只有1.9吨。越南人口将近一亿,如果说这也算“小国”与中国不好比的话,那么同样把目标定在2050年的巴西,人口2.2亿居世界第六总能和中国一比,它的人均排放也只有2.25吨。当然,中国也要算“历史排放”,最近外交部发言人还终于把“历史人均排放”也搬上台面。然而,中国说自己“历史排放低”甚至“历史人均排放低”,都和美国比,如果和巴西越南等相比,中国的数值显而易见要高得不是一点点。
印尼承诺是2060年,印度承诺是2070年。但这两个国家,无论现在的排放总值还是人均排放值也都远远低于中国。2016年,中国排放总值是印度的4倍,是印尼19倍;人均值是印度的4倍,印尼的3.7倍。历史排放值乃至人均历史排放值就当然更不用说了。如果按照中国那种发展中国家必须有“发展权”,应该与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甚至“历史人均排放”看齐的话,那么印尼承诺年份与中国一样,显然没有遵从中国这个标准,在减排上比中国更有诚意。印度虽然比中国晚十年,但中国目前人均是美国的一半左右,尚且要比美国晚十年,那么印度人均是中国的四分一,比中国再晚十年,还是比中国的承诺要有诚意。可见,即便是横向比较,中国的减排目标也是相当“后进”的。
在中国式的“历史排放”的逻辑中,还有一个逻辑漏洞,那就是现在的“历史数据”的计算方式是有缺陷的。它基本依照能源消耗来计算,没有把其他方式的排放计算在内。这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那就是用能源消耗才能容易回溯估算历史数据,其他方式的排放没有足够资料,无法回推。然而,无法计算意味着不得不接受的不足,而不等于这种处理是合理的。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有碳排放、甲烷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三种。以美国的情况为例,农业、森林业和土地用途大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 ,全球的粮食体系的排放更超过总排放的三分之一 。可见,农业、森林和更改土地用途,是导致温室气体的重要因素。这种途径同时排放三种气体,但对甲烷这种温室效应最强的气体影响最大。这也是为什么这种途径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所占比例,要比碳排放中的比例高的缘故。(这次大会协议有对甲烷的讨论,而不光说碳排放是个进步。)
更改土地用途的突出例子就是砍伐森林,用来开辟农田,饲养家畜和建设城市用地。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首先就减少了碳回收(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变相增加碳增量。种植农业会增加温室气体,特别是甲烷的排放。而不同农作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不同的,水稻的排放量是小麦的两倍左右。饲养家畜也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烧秸秆柴火等农家日常操作,以及建设城市用地也会增加排放量。于是经过这种减少碳回收和增加碳排放的双重作用,这些没有反映在以能源消耗计算中的“历史排放”,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如果我们不考虑完全自然过程的排放,只考虑“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在历史排放方面,历史约长久的国家,越早砍伐大片森林,开发成农业(特别是水稻为主的)的国家,“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畜牧业国家,因“土地用途更改”而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就越多。我们当然很难准确地评估具体的数值。但可想而知,“五千年历史”当然比区区200多年历史所释放的这部分温室气体要多。所以,真实的“历史排放”谁多谁少,不是毫无争议的。
当然,这么讨论不是要斤斤计较谁的排放更多,而是要说明,这么斤斤计较下去没有一个尽头。比如还有人提出不应该以人均作为比较的单位,而应该用“地均”作为单位(即每平方公里排放多少)。如果这么算,中国的地均排放量就是美国的两倍。人均合理些,还是“地均”合理些,或可再争议,但也不能说这种“地均”对比就完全没有道理。
中国还有一种论点,就是区分“生产的排碳”与“消费的排碳”。这种理论认为,西方正是把生产都转移到中国,才能让境内的排放降低,他们消费了中国生产的商品,却不必承担这部分的排碳,等于占了中国的便宜。因此,应该用“消费排碳”的概念,把这部分加入西方国家的排碳中。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无理,但也有很明显的缺陷。首先,西方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环境(包括碳排放)的考虑确实是一大因素,但中国正是受益于此才变成世界制造业大国。假如,在当初就有所谓“消费碳排”一说的话,那么西方转移制造业的动力就小很多。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中国大大得益于西方的碳排放政策,吃了西方的“碳排放政策红利”,现在却来指责西方“消费碳排”,岂非可笑?其次,西方购买中国的产品,也是用自己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换回来的,那部分也有碳排,无非是他们发展了低碳排产业,而中国发展了高碳排产业罢了。其包括碳排放在内的“当时”价值都体现在正常商品交换中了。最后,如果中国坚持要分清“消费碳排”,后果可能就是打乱现在的国际制造供应链,对中国也不利。
此外,中国、印度(还有印尼)的要求“发展权”来看,从前面的讨论可知,它们都是在能源结构改变方面的“输家”,中国印尼印度本身多煤,反而非常缺乏天然气。正如中国一半能源都是自产的煤,不用煤不但能源跟不上,还带来很大的就业问题。所以所谓“发展权问题”至少有一部分是“能源问题”。假如,中国刚好不是一个煤炭大国,而是天然气大国,那么中国的态度或许有不同。
可见,“丁仲礼逻辑”不能简单地说对还是错,转型必然有牺牲,它关键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这种逻辑并不是被各国普遍完全接受的,没有多少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坚持一定要“向西方看齐”的“发展权”。可想而知,如果各国真的都斤斤计较一定要“看齐”,那么现在所有方案都无法满足这个“平等的发展权”。如果要满足,那么就根本没有可行的方案。过分纠结于此,就等于不合理地制造解决气候问题的障碍。作为泱泱大国,“丁仲礼逻辑”能在中国这么流行,颇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幸好,中国总书记习近平并不是用“丁仲礼逻辑”去看待气候问题。他多次论述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促进低碳和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提倡全社会向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促进低碳不但不和“发展权”相对立,还有助在新经济中取得先手,有利对西方国家的“弯道超车”。习近平的视野比起愤愤不平的丁仲礼高了很多筹。
2015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承诺了四项主要内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GDP排放的碳,不是碳排放总量)将比2005年下降65%;确保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的四分之一;增加森林覆盖率。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的时候,中国高举“应对气候问题”的大旗,获得西方喝彩。2020年,习近平再次提出2060年的零净排放目标。
然而,正如此前指出,即便是习近平力推低碳经济,也在国内切实地支持电车和风力发电等项目,但其目标偏保守,被西方认为努力不够,作为最大的排放国家,如果不提出更有抱负的目标,全球就无法达到1.5度目标。
中国如此,就更不提印度2070年的“划大饼”了。至少在“零净排放准备系数” 中,中国排20位,印度只能“尚待观察”,也就是根本没到拿出计划的阶段,无法评价。
以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很多重要国家特别是高排碳国,对减排多少都有利益上的不情愿。这也使得减排说的多,做的不够。减排如果大幅度影响经济,那么减排就很难坚持,毕竟减排的成效不但远期,还颇受质疑,而影响经济民生又是实实在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广义的丁仲礼逻辑”。
在民主国家要向选民交代,不总是能形成共识。正如美国,至少一小半人认为减排根本不重要。中国指责美国的一点说得不错,如果美国三年后又上了一个共和党总统,又退出巴黎协议,那么一切都是白费。然而,即便在中国这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家,一旦生活出现不便,拥有全部强力的政府也不得不妥协。正如前两个月,由于“能耗双控”导致一些地区电力不足,于是中国又重新加大煤矿生产。这些都是实际问题,不易解决。如何说服人民做出必要的牺牲,破除“丁仲礼逻辑”的迷思,看来真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