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安德森是很懂得玩游戏的导演,而这出电影,正是他和观众搬玩,同时请观众品尝鉴赏的美感游戏。」

特约撰稿人 朗天 发自香港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图:网上图片

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港译韦斯·安德逊)的新作《法兰西特派周报》(The French Dispatch,陆译“法兰西特派”,港译“法兰西诸事周报”)堪称一场视觉飨宴,美不胜收。难得是叙事纵横有度,强迫症式的构图和调度下,思想内容固然丰富,部分主题处理更颇为深刻。

以创作年龄论,魏斯·安德森并不大(今年五十二岁),正值当打之年,《法兰西特派周报》可能标志了他正攀上巅峰(希望之后不会迅速下滑),因为此片固然承接前作《布达佩斯大酒店》(The Grand Bupapest Hotel,2014)的方法和风格,且更在其基础上有所转进、深挖,做到“调适上遂”的效果。选角和演出指导上,对从《大吉岭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7,陆译“穿越大吉岭”,港译“大吉利是有限公司”)开始追踪他的我来说,他显然已找到一群可以跟他擦出火花的演员——Bill Murray、Adrien Brody、Tilda Swinton、Owen Wilson、Willem Dafoe、Mathieu Amalric、Léa Seydoux⋯⋯几乎都是巨星级,居然还能强势令他们有效执行他的想法,能力远超同路创作人王家卫。

影片也几乎把魏斯·安德森的梦幻影像世界如如呈现,真人和动画的无缝糅合,令他在《超级狐狸先生》(Fantastic Mr. Fox,2009,港译狐狸先生无得顶)和《犬之岛》(Isle of Dogs,2018)(两者均获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奖项,后者更令他摘下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所表现的创作力,在一个关于媒体的寓言中彻底迸发,说《法兰西特派周报》起码是他创作生涯到此阶段的集大成或总结之作,并不为过。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图:网上图片

情书怎么写

影片在设定上就是将这最后一期周报内容化为活动影像,换言之,观众观看影片时,如同翻看一份静态的,由文字和图像构成的纸本出版物。

影片的宣传语句(可能也是导演“艺术家的话”/Artist Statement)如是说:“一封献给新闻工作者的情书”,部分观众被此引导,觉得安德逊镜下的传媒工作太理想化,太脱离现实,对既有的不合理制度和状况没有反省和批判。即使视之为作者心目中做记者、编辑的理该如此,也未免将作家和记者的工作性质有所混淆。虽云既是情书,自古情人眼中出西施,但西施其实都有历史的真实原型,并非孤离隔绝的空想理型。

以上的指摘犹如要求达利(Salvador Dali)的画作反映现实,既不公平也不适合。不过,话说回来,达利的画作的确反映了某种现实(reality),只不过不是日常生活里的现实,而是画家梦境中的现实。这正正就是超现实(surreal)的维度,而《安达佩斯大酒店》和《法兰西特派周报》,某意义上也属于超现实电影。

审视、解读以至欣赏一部作品,有时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座标,从那里调整好角度,一切自然怡然理顺,偶有难明处也会迎刃而解,何况《法兰西特派周报》根本没有设下甚么谜团,需要观众解答、说明或诠释。它甚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一切从视觉上出发,从视觉收结,从中享受视觉的愉悦和从中涣然冰释的启悟。在聪明的魏斯·安德森安排下,电影的结构同时是叙事里最后一期周报的结构——一篇城镇速记、三篇重刊专题报道及一篇讣闻。讣闻是周报创办人兼总编辑Arthur Howitzer Jr的死讯和吊唁,由于他突然离世,周报即时宣布停办,而影片在设定上就是将这最后一期周报内容化为活动影像,换言之,观众观看影片时,如同翻看一份静态的,由文字和图像构成的纸本出版物。

如此,便彻底合理化所有画外音。清晰的叙事者,提供声音,也提供影像,而影像最终指涉的,不是生活现实,而是他们报道中的内容,经过叙事者(记者)转述、构作和剪辑的文字世界。影像转换自文字,但由于我们同时看到影像,文字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影像化,我们甚至被鼓励想像出那一行行,由油墨刊行的周报字海。视觉主导了一切,而这个视觉世界,从一开始便是超现实的。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图:网上图片

偏执与疯狂

胡闹到尽头,逼出超现实的抽离和冷峻,看懂的人自然瞿然惊变,而其终亦不变,自如寒冬饮水,点滴在心头。

为甚么这样说呢?《法兰西特派周报》的建立场景(establishing scene)是报社的全貌,影机捕捉每天早上送餐的侍者,他从楼下走上户外楼梯,一层一层的经过,观众看到的并非实景,而是在一幢真实建筑物上加工,配合撘建背景,以及用后期制作技术,放大阿当斯德豪森(Adam Stockhausen)设计的微型布景,以造就出那种超级对称的魏斯·安德森风格。斯德豪森也是《布达佩斯大酒店》的美术指导,你可以说是前作主景展示的故技重施,也可说是好戏不妨一看再看,总之为的是在影片甫开始便建构一个典型安德森的视觉国度,而这国度与其说是理想的,不如说是梦幻、偏执以至随时陷入疯狂的。

偏执不单指那些迹近强迫症的取景和画面构图,还有那遍布全片,一丝不扣的时间控制。例如序章(城镇速记)中,影片旨在通过奥云韦逊饰演脚踏车记者所记,介绍报社所在城镇的今昔变化,不仅交代叙事背景,也是地缘书写示范。我们不难留意到城镇的名称就叫Ennui-sur-Blasé,直译就是沉闷之镇、厌倦之城。一日之计在于晨,但摄影机从污水于沟渠排出那一刻开始捕捉,一边的窗户打开了,路人从左面走入镜头,小镇的生活仿佛只从那一刻开始启动,一切好像等候导演叫一声“开麦拉”才活起来!这当然是剧场化的心思表现,但未免刻意、精准得太夸张了。魏斯·安德森在在陈示的,是那“看得见的手”。这并非他自大,而是偏执狂在邀请观众,与他一起以他的方式,回应沉闷冷漠的现实世界。

寻常人的梦,大部分都是不受控制的,但所谓不受控制,是指不受自己的意识控制,而非不受无意识控制。设想无意识有个主人,而那个主人就是魏斯·安德森,那么我们在梦里遇到的,就由这控制狂人任意摆布了。假如达利是“纪录”自己的梦,马和利特(Rene Magritte)则任理性介入而嬉玩于现实与幻觉之间,从而分别而绘出他们的超现实作品,那么,魏斯·安德森则是那个代我们发梦的下意识(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意识载浮载沉,若隐若现的那一层)构作人。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图:网上图片

可以多任性?

了解法国一直视英语文化为洪水猛兽的我们不难明白,将《纽约客》嫁接到法国土壤,与其说是把传媒工作理想化,不如说是投身敌阵,制造疏离的举措。

魏斯·安德森的创造力来自想像,不来自无意识,故此他是骑劫无意识的:不超越,但聪敏;不深奥,但高明,部分环节还显得深刻。例如讲视觉艺术的影片第一段,借蒂达史云顿饰演的特约记者比兰森女士(J.K.L.Berensen)之口,缕述了一个疯狂画家的神话。这位由班尼史奥狄多(Benicio del Toro)饰演的杀人肢解凶犯,被囚狱中,却拥有被画商赏识的绘画天才。他完全满足一般人对纯感性创作的迷思,而艾伦哲保迪饰演的画廊老板、露意丝史密夫(Lois Smith)饰演的收藏家、蕾雅瑟杜饰演的女狱警/缪思/艺术家代理人,“各司其职”,将整盘恶名昭著的视艺生意链拉到观众眼皮底下,反讽的叙事弧圈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定性。那场狱中作壁上观(壁画),一度导致监狱暴动,终凭资本分赃平息的“大龙凤”高潮戏(第一段的高潮,不是全片的高潮),胡闹到尽头,逼出超现实的抽离和冷峻,看懂的人自然瞿然惊变,而其终亦不变,自如寒冬饮水,点滴在心头。

影片第二段明喻暗喻“六八风云”和“五月风暴”,间接解释了电影故事背景要设在法国的其中一个原因。找来当时得令的“甜茶”Timothée Chalamet饰演学运领袖,明显经过精心计算。这一段题为“宣言修订”,运动宣言由年轻学运领袖所撰,但文笔失诸稚嫩,得由来自美国的“老女人”,也是此段的叙事者,代表“法兰西特派周报”的资深记者Lucinda Krementz(由Frances McDormand饰演)修订,于是整段戏就俨然是以美国过来人的目光,纪录,同时半感叹半评论了一宗“本该”惊天动地的社会事件。魏斯·安德森在这一段表现出来的,结合剧场和电影的技术固然惊人纯熟(例如那令人屏息以观的兵哥互诉退役后打算,导致其中一人跳楼轻生的闪回片段),但对美国视角的解构,也绝对值得留意。不错,在Lucinda笔下,运动有被呈现为仅仅是左倾浪漫主义放恣的危险,但正因著安德森的超现实框架(学生领袖之死便漫画化得可以),一切带上了存在的荒谬——既是时代的感性,也是具普遍意义的哲思。历史,在这里显得不太过沉重,也没过份轻盈。

到了第三段,安德森索性任性起来,把自己喜欢的美食、谋杀和动画元素全面有机结合。饮食记者被警察局长邀请到他的秘密厨房晚膳,碰上局长儿子被绑架的奇案。所有事情都太巧合了,连围捕绑匪的各种部署(包括摩斯密码、下毒、试毒、大力士的伏击方式)均到达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后吉人自有天相,编导乘机借在鬼门关来回了一转的大厨之口,带出了旅法异嫏人的感怀和况味;跟第二段相似,超现实框架提升了闹剧的背后信息,令观众一下子体会出“异乡人”的存在主义指涉。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

《法兰西特派周报》剧照。图:网上图片

总的来说,《法兰西特派周报》就像魏斯·安德森代观众发的发的一场视觉美梦,但这场“梦”是经过意识的精心安排,因此匠意非凡。报社老板的角色设定是在法国开设报社的美国人,报社的原型据说就是《纽约客》(The New Yorker),各记者都可与《纽约客》各主笔一一对应。了解法国一直视英语文化为洪水猛兽的我们不难明白,将《纽约客》嫁接到法国土壤,与其说是把传媒工作理想化,不如说是投身敌阵,制造疏离的举措。

《法兰西特派周报》是一部电影,也不止是一部电影。它的拍摄和放映,不得不说经过周密的安排——从透露开拍大计,到正式全球公映,花边新闻不绝,各款海报、创作意念的访谈不断流出,表面上一半是平衡全球疫情困阻,一半是有意制造心理预期。魏斯·安德森是很懂得玩游戏的导演,而这出电影,正是他和观众搬玩,同时请观众品尝鉴赏的美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