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观众早被官能刺激的画面疲劳轰炸,与此同时全民对科技认识大幅提升,而这注定了Matrix系列的难以为继⋯⋯」

特约撰稿人 谭剑 发自香港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图:网上图片

Matrix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电影系列。

Matrix在1999年以横空出世时,提出“你知道你并不是活在真实世界里面吗?”的疑问。这题材在当时并不新鲜,早一年的《真人Show》(Truman Show, 又译“楚门的世界”,1998)和《十三度凶间》(The Thirteenth Floor, 又译“异次元骇客”,1999)都在玩类近的题材,不过,Matrix糅合功夫、子弹时间,再借一点网路和哲学(包括Jean Baudrillard的后现代理论)的皮毛,就给观众莫大的新鲜感。那时大部份人对网路认识不多,甚至,不是所有人都有internet presence。

第一集的空前成功,要在第二三集找出能超越第一集的宏大概念近乎缘木求鱼,结果导演专注于建构人类和AI之间对立的历史、Zion城的建立和救世主的由来。可惜受限于背景故事的平铺直敍(这表达做法最适合小说,而不是重视画面和动作的电影),对普通大众来说,这两集的欣赏价值就是连场动作场面,反而由九个风格各异的动画组成的Animatrix(2003),由于不执著于宏大的概念和复杂的背景故事(除了本身就是编写历史的两集〈The Second Renaissance〉),而著墨于人物感情,反而令人惊艳。后人谈到Matrix,多数只欣赏第一集,后面两集不是门槛过高,就略过不看。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图:网上图片

目标观众:看热闹还是看门道?

Matrix 4摊给观众看的招数,不再是炫人的特效或创见,而是让老粉丝感到亲切的场面、对白、动物、镜头角度。它不只是续集电影,也在致敬和解构前三集,并带有浓浓的怀旧风。

二十年后,当代观众早就被画面上的官能刺激疲劳轰炸,要超越前两集的打斗场面殊不容易,但更要命的是,网络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有1999年仍未面世的Google, Facebook和智能电话,“大数据”和“演算法”就连一般人都琅琅上口,要在电脑科学上超越大众的认知水平而不至于孤芳自赏,又是另一难题。这个全民对科技认识提升带来的高山,注定了Matrix这个系列——一如《未来战士》系列在头两集后——难以为继。长拍长有的《侏罗纪公园》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以动物为主题、却又不会在拍摄期间伤害动物的惊悚电影,恐龙本身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而第二集和第三集的重心:人类和AI斗争的历史,更不是主流观众那杯茶。

因此,Matrix 4(The Matrix Resurrections,台译“骇客任务:复活”,陆译“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港译“22世纪杀人网络 复活次元”)的目标观众有两种,一种是看热闹,另一种是真正看得懂门道。

先说给热闹的观众,入场前还是要重温前三集。他们在第四集看到的,不是如第一集般炫人的特效或创见,而是让亲切的场面、对白、动物(如黑猫和兔子)、镜头角度。第四集看来不只是续集电影,也在致敬和解构前三集,并带有浓浓的怀旧风。在第一集里出现的子弹时间,在第四集成为囚禁Neo的“空间牢狱”。

当爱情来到中年

除了致旧,这一集最容易引人共鸣的,是Neo和Trinity的爱情故事。我一边看一边想到的,不是其他拍续集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又译“2020”,1982)和《魔鬼终结者》(Terminator,又译“终结者”或“未来战士”,1984),而是包括《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 又译“爱在黎明破晓时”,1995)、《日落巴黎》(Before Sunset,又译“爱在日落巴黎时”或“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和《情约半生》(Before Midnight, 又译“爱在午夜希腊时”,“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的“爱在三部曲”。

同样横跨接近二十年,在“爱在三部曲”里,男女主角年轻时在维也纳邂逅,九年后在巴黎再遇,但男主角已婚生子,女主角也有稳定对象,后来两人依依不舍,再也无法分开,让观众以为这是两人之间最美好的结局,岂料在九年后的第三部里,两人虽然已结婚,导演却让我们目睹有情人终成眷属后血淋淋的现实:他们面对婚姻危机,在酒店吵起架来。女主角袒露不再年轻的身体那一幕时,我仿佛听到她在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不只把我变成中年妇女,也把我们年轻时的甜蜜全部扫落多瑙河和塞纳河河底。”

Matrix系列来到第四集,给我的感想也非常接近。

那时他们青春无敌也不知天高地厚,对比现在已是中年的两人。这一幕不只勾起他们回忆,勾起前三集的剧情,也让我想起,当年看前三集时年轻的我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图:网上图片

在第一集里,Neo服食Morpheus提供的药丸后,睁开眼去面对真实的世界,成为 The One救世主,最后在第三集的反高潮里“功败垂成”,Oracle说他会回归。观众期盼了十多年后,在第四集里,饰演男女主角的两位演员毋需刻意装老,而是年华自然老去(Keanu Charles Reeves, 1964; Carrie-Anne Moss, 1967),他们脸上的眼袋、黑眼圈、鱼尾纹和法令纹,并不全然是化妆的结果。

事隔多年再登场的Neo和Trinity,前者现名Thomas Anderson,是著名游戏设计师,后者名为Tiffany,成家立室。Matrix前三集的剧情,个中的紧张刺激,出入生死之间,只是他们“梦中”的冒险,Neo把梦境变成游戏,也让导演理所当然在电影里肆意加插前三集的片段。

这一集让我最有感的一幕,当属后中年的Neo和Trinity在咖啡厅里面对面坐著,在聊Neo设计的游戏,Trinity问Neo,游戏的男主是否他的个人经历,并谈到游戏女主角的设定和她的相似度。两人聊天时插入年少气盛的Trinity开电单车(摩托车,机车)载Neo的片段,那时他们青春无敌也不知天高地厚,对比现在已是中年的两人。这一幕不只勾起他们回忆,勾起前三集的剧情,也让我想起,当年看前三集时年轻的我,如今也迈入知天命之年。这个情绪在一瞬间的冲击,对同步欣赏这系列兼和主角一起成长的影迷,一如《情约半生》给我的震撼,算是看Matrix 4的意外收获。

第四集和第一集故事套路相同,都是要Neo先觉醒,进入残酷而真实的世界后去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不同的是,同样是吞食药丸,在第一集是寻求真相,在第四集是“已找到真相,也反抗过后,是否甘于接受失败”。如果说年轻人的行动是冲动,中年人的裹足不前,就是经验的累积,有更深沉的思考。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

《骇客任务:复活》剧照。图:网上图片

只修未来史难免离地

不管一部科幻作品在编写历史上如何巨细无遗,但只顾玩设定,修未来史,而无意反映人性和现实世界,就难免“离地”。

在希腊作家卡山扎基(Nikos Kazantzakis)的《基督的最后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8年由Martin Scorsese改编成电影)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承受无比痛苦时,魔鬼伪装成天使引诱他:如果耶稣步下十字架,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也就是过“正常人的生活”。耶稣受不了这个最后诱惑,放下成为救世主的使命。几十年后,耶稣在油尽灯枯时,重见从前的几个门徒,被犹大指责背信弃义,逃避责任。这时,耶稣才悔不当初,请求上帝“重设”,于是,他又回到十字架上,“手上、脚上和心上有剧烈的苦楚⋯⋯他吐出一声胜利的欢呼:‘成了’!”(译文取自时报版,王鸿仁等译)

同样饰演救世主的Neo和Trinity,都要在第四集面对这个诱惑,对中年人来说,这个诱惑,是Anderson的名成利就,是Tiffany的四口之家,是不小的机会成本。

Marix 4给内行观众看的,是延续人类和AI之间的斗争史。

这段历史在前三集是用较为直白的方式去表达,来到第四集,却成为谜团。和Neo怎样复活,Trinity怎会出现却又对他毫无印象等,成为Neo和观众都要找出的真相。这个层层解谜的方式,是相对前三集的一大进步,也让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保持张力,

原来Neo和Trinity死后,被复活过来。为免唤起他们的记忆,所以给重置身份,更狠的是给Trinity完整的家庭,成为她和Neo重新结合的障碍。整个背景故事和怎样铺陈,都非常精彩。去找Neo的女生角色叫做 bugs,改得非常贴切。不过,这故事也有一个先天无法解决的bug,为什么不安排两个人都是行动不便而且讲不同的语言?这样他们根本就无法接触。

如同第一集在解开谜团,剩下的就是动作场面和Neo的最后觉悟一样。第四集在铺陈完背景故事,剩下的就只剩下动作场面和爱情故事。

我喜欢Matrix 4里导演处理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个中的回首当年能触动我这中年人。这个迥异前三集的细腻感情,无疑是两个加入编剧团队的小说家David Mitchell(也是电影《云图》的原著作者)和Aleksandar Hemon的功劳。可是,身为科幻片,在科幻元素方面,Matrix 4也一如预期,别说没有交出超越第一集的视野,甚至没有拿出符合廿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当代视野,它根本没这企图。不管一部科幻作品在编写历史上如何巨细无遗,但只顾玩设定,修未来史,而无意反映人性和现实世界,就难免“离地”。若论对当代科技洪流的反思,“科幻片”《Don't Look Up》虽然毫不科学,反而探讨得极深入,近乎鞭挞得体无完肤。不过,Matrix 4的结局,已经比第三集结尾令人满意,希望能为这个系列画下正式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