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的Covid確診數字上升,有很多朋友私訊我關心新加坡的情況,在這裡針對新加坡最新的防疫現況,做一些概論分享。

我個人認為,新加坡防疫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無疫苗時期"(去年),"疫苗接種時期"(今年的前大半年),"Endemic與病毒共存時期”(數個星期前開始),在每個階段,新加坡政府在每個防疫環節都有很大的修正。這是因為在疫苗接種後,人們染疫後重症和死亡的風險不同,已大幅度地降低。任何防疫措施都有經濟上的代價,而經濟代價長遠而言也會轉化為健康代價,所以務必求以最小經濟代價得到最大防疫效果,因此防疫政策的細節都必須經過精算。

在Endemic與病毒共存時期,新加坡對"邊境控制"盡可能地開放,將入境國家分成不同的風險等級,風險低的國家如中國,台灣等,可以只篩檢不用隔離,而比較高風險的國家要篩檢要隔離在防疫旅館,而隔離天數可以隨著國家風險調整,比如中度風險國家入境隔離一個星期,高風險隔離國家入境隔離兩個星期等,目前大約有一萬人在隔離中。

在"減緩病毒傳播速度措施"上,新加坡盡可能寬鬆,但如疫情比較緊繃時也可以隨時收緊,有其彈性。比如近日確診人數比較多,餐廳內用就由一桌限五人改為一桌限兩人。出入公眾場所要用Tracetogether App打卡,Tracetogether App也會顯示個人的疫苗狀態,要接種疫苗才能從事特定活動如餐廳內用進入電影院健身房等,這樣可以避免未接種者群聚,也鼓勵疫苗接種。新加坡衛生部在必要時也可以利用Tracetogether App去針對接觸者做匡列隔離,目前被匡列者大約略高於一萬人。

新加坡維持大規模地"檢驗",檢驗包括日常工作需求的例行檢驗,如服務業也開始定期篩檢,和有症狀者檢驗。檢驗方式包括 breathalyser,抗原快篩和PCR等。在新加坡要檢驗十分方便,檢驗地點眾多,如有和衛生部合作的家醫診所都可以篩檢,而且除個人需求如出國的篩檢外,全部國家公費,所以不會有黑數。目前平均每日檢驗量為67100。大規模檢驗意味著確診人數最大化,但確診數和實際感染數的誤差值小,就更可以準確地判斷疫情走向,在個人層次上也比較安全,比較少有自己染疫自己不知道的情況。新加坡公眾被鼓勵自己有任何呼吸道症狀或發燒等都要篩檢,政府都有派發免費的抗原快篩,或可在藥局購買。

檢驗確診後的下一個動作就是"分流",在與病毒共存時期和之前的階段不同,確認人數眾多,確診者的風險分級非常重要,才能確保每個人的安全。分流由中央主導的Covid團隊完成,COVID-19 Case Management Task Group (CMTG) ,所有確診者資料會交給CMTG,CMTG就可以根據確診者風險決定,是要居家隔離,在隔離設施隔離,還是需要住院。這是一個蠻浩大的工程,(現在每天都有一千多人確診),所以在這一個環節近日確實比較吃緊,從得知確診到被通知要去哪裡隔有一段等待的時間,那有些確診者可能會比較焦慮,所以衛生部的熱線就被打爆。但平均從出現症狀到完成隔離所需天數其實只有1.5天,這個數字越低表示越有效率也越安全,所以是還在不錯的範圍。

關於"輕症隔離",在與病毒共存時期有一重大改變,就是新加坡政府開放居家隔離。這是因為在疫苗接種後的死亡風險大幅度下降所以可以這麼做,也意味著新加坡政府並沒有如之前般要很用力地控制病毒傳播,(因為很多感染其實是家戶感染)。居家隔離可以減少公共醫療資源支出,公眾其實也比較喜歡在自己家裡隔離。居家隔離需符合條件,如已接種疫苗,有自己的房間,特定年齡層和家中無高風險者等。居家隔離也有相關配套如視訊看診和出診服務。比較高風險或是家裡不適合居家隔離者就會被隔離在有二十四小時醫護的社區照護設施,如Expo展覽館等大型隔離中心也重新啟用。目前所有社區照護設施加起來應有4600床,這其實比去年最高量能時的數字還低很多,所以若有需要隨時可以增加。目前總隔離人數為10600人,可見大多數為居家隔離。

至於"重症治療",新加坡幸運的是2019年啟用國家傳染病中心沒多久,剛好就遇上Covid派上用場。所以包括研究和臨床指引和很前線的技術指引都由國家傳染病中心負責,這樣就可以確保臨床品質。目前新加坡的Covid床位為1600床,有需要絕對可以再提升,ICU有需要也可以提升到1000床。雖然新加坡看起來每天確診人數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和輕症,目前住院1142人,很多都單純只是高風險者要觀察,只有165人需要氧氣,在ICU只有27人。

為繼續降低染疫後的重症風險,新加坡政府也在為長者追加第三劑疫苗。

所以疫情的發展其實是在新加坡政府的預期之中,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專家表示,在與病毒共存時期,新加坡達到"平衡"的合理確診數字是每天三到五千人,所以是以每天五千人確診的量能在做準備,因為量能是十分充足。如在野黨新加坡民主黨主席,自己也是傳染病專家的Tambyah醫生所說,其實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公眾對Covid的認知,在接種疫苗後,將從一個"嚴重的肺炎",轉換成一個像感冒或流感一樣的"輕微的小病"。我自己個人觀察,雖然新加坡確診人數節節高升,但一般新加坡人並不是很擔心,(至少就我在前線看診的經驗是如此),商場在假日也還是很多人,但在網路上網民卻把政府罵爆,所以網路和現實是有點平行時空。而相比年輕世代,有些長者是比較焦慮,(這合理因為他們風險本來就比較高),所以要如何給予高風險者一定的安全感,也是重要的功課。

全球疫情發展至今,明顯已經分出至少兩種不同流派,像中國就是要緊縮壓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像西方則是採取完全開放的態度。這背後和文化有很大關係,西方是很個人主義的,重視人身自由和個人權利,也覺得健康其實是個人的責任,所以西方社會可以接受比較高的死亡數字,不希望體制過度干預公眾的生活。但華人社會對傳染病包括Covid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會有體制要保護自己的期望,即使自己的生活因此受到限縮。

身處亞洲但決策者都是英文源流的新加坡,在這裡展現其務實主義本色,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目標是開放經濟的同時,也能維持"高確診人數,低死亡人數"。我個人觀察,目前一切都很樂觀穩健,即使在最壞的情況,有了去年的防疫經驗,新加坡政府也隨時可以防疫升級緊縮經濟活動以把病毒曲線壓平,(但在這麼高疫苗覆蓋率下我不覺得這會發生)。

這裡還有一個重點是,當與病毒共存的模式成熟,新加坡公眾對病毒的恐懼再進一步消除,發現即使確診人數高,死亡人數還是很低,那就可以和同樣高疫苗接種率,而且疫情好轉的馬來西亞討論重開新馬邊境問題。如果新馬邊境可以重開,那對兩國的經濟復甦會是非常大的幫助。

結論是,新加坡現在的作法其實是去年Covid爆發時我們以為最理想的處理作法,但那時因為發現死亡風險太高無法這樣做,疫苗的發明和接種讓我們終於有了這個條件,接下來如何發展,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平衡"與病毒共存,是值得觀察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