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天氣微微轉涼,台灣進入短暫而難得的秋天,還未邁入濕冷的冬季之前,多多享受一下這股氣息吧!只要記得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能忘記生活的樂趣:)

【台灣】抗中的決心

The New York Times - Lithuania vs. China: A Baltic Minnow Defies a Rising Superpower

從8月多以來,立陶宛已經多次與中國發生不愉快,大動作展現與中國疏遠的決心,例如退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17+1」合作機制,並決定在首都設立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同時還捐贈疫苗給台灣,種種決策都讓中國極為不滿,引發召回大使的風波

The New York Times從立陶宛的角度出發,分享「抗中挺台」的背後考量與正反影響。表面上,立陶宛霸氣承受了政治要脅和經濟懲罰,但對企業貿易而言,損失和打擊仍是令人頭痛;此外,身處在俄國與西歐交界、看著白俄羅斯的案例,民間也少不了「別再捲入衝突前線」的聲音,立國政府一一扛住壓力,看完或許也更能體會,盟友們為支持民主願意犧牲多少輕鬆的路。

立陶宛人在戶外雅座享用咖啡(AP)

【中國】東北限電與中國能源

端傳媒 - 減碳承諾下的兩座煤城:失去煤的冷清無措,燃煤正旺的不見未來

上個星期,中國東北地區陷入一片黑夜,被稱為「無計畫無通知不定期不定時」的限電計劃,只施行在民生用電量最小、長期「北電南送」的東北三省,令當地生活掀起嚴重混亂,也引發極大民怨。在一片崩潰抱怨中,中國當局罕見出現混亂不統一的口徑,先稱一切都是減碳大計劃的一環,爾後才改成「經濟發展過快」、煤價上漲導致短缺等原因,也讓全世界再度關注這個全世界耗能最大,但也對氣候變遷投以最多關注的國家的能源政策。

回顧端傳媒此文,探討的是煤礦大城從興盛到衰微的光景,煤礦業與經濟、全球趨勢脈動密不可分,數十年來也是起起落落,煤城居民的生活輝煌過,政策則始終像是牽動木偶的線繩,緊緊拉扯著人們的希望、慾望與失望。正如內文所說,「改革」與「轉型」最後都由個人一一承擔,豈不也是東北三省的處境相映照嗎?

中國拉閘限電。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員工在檢查輸變電設備。(新華社)

【香港】鐵達尼號上的人

報導者 - 消失中的醫護和師生:專業人士移民潮如何衝擊香港?

2019年以來,隨著國安法的推動和施行,政治與社會不穩定成為許多香港人移民的推力,英語系國家都出現移民高峰,英國、美國也公開放寬港人入境條件。移民者開拓新人生是條漫漫長路,但對留下來的人而言,生活也未必不艱難。

報導者此文點出,中產專業人士佔移民潮的比例可觀,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醫護人員與教師,在反修例運動下,醫護與學校都是政治戰場之一,令他們特別難以在專業與思想間取捨。但短期內大量流失專業人士,人力斷層將大大衝擊香港的醫療與教育環境,無奈的是儘管民間組織一再提醒、勸諫,港府目前並沒有積極動作令移民潮放緩,專業體系能否承受或阻擋劇烈改變都是未知。

【Herstory】環保少女的天真與堅持

The Guardian - Greta Thunberg has spent three years raising the alarm on the climate crisis

“How dare you!” 可能也是妳對「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最深刻的印象,那個看來嚴肅過頭、眼神犀利的女孩,2018年開始發動一個人的靜坐抗議以來,吸引全球數百萬計的人們關注氣候變遷。因為具有亞斯伯格症與強迫症等,螢幕形象也顯得執著又激動,令許多反對者批評她以不討喜的姿態博取眼球(她被川普評為「該學習憤怒管理」)。

直話直說、毫不客套,可以想像訪問通貝里並不容易,但在The Guardian細緻的專訪裡,罕見地重新看到了一個剛滿18歲、有著普通興趣的少女,也擁有革命情感的各國環保少女友人,從中理解了友誼的重要;與外界的想像不同,北歐人對名人毫無興趣的特殊民族性,讓她得以在疫情之年享受正常童年。當她的父母也是一大難題,從性格和行為都如此與眾不同的孩子,還曾經被憂鬱、厭食給吞噬,要如何陪伴、引導她成長?當然還有病症對少女的影響,以及她如何看待自己成為「最知名自閉症運動人士」的方式。總之,文長卻相當值得一讀。

通貝里10月1日在義大利氣候活動舉行演講。(AP)

【一個點子的誕生】人人皆安全的交通

科科性別 - 讓人人皆有安全感的智慧交通服務設計!

女性專用車廂,在不少國家的地鐵上都能見到,但是將女性隔離開來、或者多架設監視器,就算是保障女性安全了嗎?交通與科技的結合大幅改善人類移動,此文介紹多個「提升安全」的科技方案,從等車環境、路線追蹤到乘坐體驗都有了提升,比起隔離性別的單一手段更能保障所有乘車人的安全。

【社群熱議】開不起玩笑不是你的錯

台灣蘋果日報9月30日刊出脫口秀藝人龍龍的專訪,龍龍指控公司薩泰爾娛樂旗下另一名藝人老K多次拿她與前男友關係當成段子,而且公司在明確答應她會撤掉段子之後又食言,老K等人還曾在公開直播時以她的性關係取樂,引起網友公憤。

在脫口秀等喜劇表演裡,「玩笑、幽默」與「冒犯、霸凌」的界線相對模糊,「不懂幽默」經常是反駁當事人不滿的說詞,許多笑話更喜歡以貶低女人的性和道德為主題,因此,在性文化、話語權和受害者定義往往對女性不利之下,談論玩笑的邊界,幾乎不可能脫離性別角度。

但在眾多評論裡,心理學家海苔熊的分享也跳脫道德對錯的糾結,點出「開不起玩笑」的批評是男女都可能遇上的糟糕經驗,人們常因為不想失去良好關係而忍耐,這無異於背叛自己的感受。他也溫馨提醒,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源與勇氣反駁、反抗,至少需要放過自己,停止將開不起玩笑的罵名扣回自身。

(取自龍龍的沒梗人生專頁)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不原諒也是可以的

The Swaddle - It’s Okay: To Not Forgive and Forget

剛談完玩笑的邊界,馬上要來推薦一種與自我打好關係的良方。在所有美德裡,寬容大量應該是最被推崇的一類,上從轉型正義、下至日常人際,「犯錯-道歉-獲得寬恕」的公式無疑是人類社會追求的完美劇碼,但這種「做對的事」的壓力也容易讓受害者陷入更痛苦的境地。實際上,原諒與否並不只跟加害者是否道歉有關,也關乎受害者能不能療癒所有感受,並用自己的步調與負面經歷和解。Swaddle此文指出,關係中全力較低等的一方容易被迫「不情願地原諒」,進而造成自我價值感下降的「腳踏墊效應」,對關係有害無利。

放下糾結的往事當然很好,但不一定要原諒令妳不愉快的人,最重要的是,對過往耿耿於懷不代表人品不好,只代表妳還在復原的路上,接納這個受傷的自己,無疑比美不美德更重要。

【好作品收藏箱】男孩的性與情感教育

閱讀最前線 - 曾不自覺成為侵犯者,他熟悉異男的養成過程,展開改變行動

在龐大的metoo運動裡,我們看見許許多多倖存者的恐懼,聽她們分享自己如何因信任、權力、制度等因素一步步踏入侵犯的網羅,極少數極少數,也有看過加害者公開道歉,但大眾從來沒有機會去了解,一個曾對約會對象或友人犯下性侵害的人,究竟心裡在想什麼。不過在《男孩與性》的〈所有男生都想要,不是嗎?〉此章,一名男性詳細分享自己如何深信錯誤的性別腳本,對女生做出強迫的性舉動還沾沾自喜,透過大量學習認知到錯誤後,又如何鼓起勇氣去同理被害女生,並以自身經歷積極投入對其他男性的性教育。

在當前社會裡,知道該尊重女性,以及懂得哪些舉止才算尊重女性,兩者之間還有莫大的差距,此書深入、溫和地同理了男生所處的文化,細心教育男孩如何在愛情關係中善待自己與他人,可說是父母和教育者最需要的攻略之一。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