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ohn Tuesday on Unsplash+我畫兩筆

上年開始我已經戒掉用Facebook和IG跟別人溝通,主要吸收資訊的來源由網絡變成電台。很奇怪的,因為我小學之後就沒有再打開收音機了,想不到我會回到小學時的習慣,依靠電台給我娛樂和資訊。

我開始將手機放得遠遠,盡可能不要讓它在我視線範圍內出現。也許是因為每天聽見一則又一則讓人難受的消息,已經受夠了的感覺,所以想放下手機,找尋一處安靜的地方好好治療自己內心,才有足夠的力量迎接下一秒鐘。


我們拿自己的時間來做什麼?

每天,大概只有三分一的時間真實屬於我們的。

一天廿四小時,我們會大概花三分一的時間在工作上,另外三分一是食飯和睡覺,最後餘下的三分一由我們選擇怎樣渡過。

手機有個十分好用的功能:螢幕使用時間。假如自己螢幕使用時間超過八小時,其實已經花掉人生最自由的三分一。


壞消息傳得更快

在訊息流通的世代,我們可以接收全球的新聞和消息,每一刻世界各地都有不幸的事情發生,網絡平台告訴我們世界上許多的不幸,暗示我們想像接下來的世界又多麼的糟糕。

結果手機的方便快捷,只會加深我們對世界的焦慮。焦慮是恐懼的最佳飼料。必要定斷斬自己的資訊,是另一種好好照顧自己的體現。在亂世之中,每個人都需要尋找內心的平靜。


網絡形象是虛構的

我們會花時間經營自己的社交網絡平台的形象,追逐別人給予的「Like」(或者追求在Matters上寫文章的拍拍手)。事實上,包裝自己是一件很費時的事情,再多的自我坦白,別人只會了解到在網絡上的我們。

相信人與人之間相處存在火花,文字和語言可以被無限詮釋的可能,文字可以修飾,說話技巧可以訓練,最真實和當下的會是兩個人保持沉默,雙視凝視對方的瞬間。


隔住螢幕就不會在意你的感受

有時候,隱瞞自己身份的確可以毫無顧忌細說心事。可是,聆聽的人亦可隱瞞自己身份,毫無顧忌攻擊你的弱點。網絡世界往往比想像中的苛刻和冷漠。受傷時,人們只需要真實的陪伴,甚至不用說話,安安靜靜地渡過一夜亦能安撫內心。


努力找回自己

我們安坐家中就可以看見到地球另一邊,某個家庭那隻小狗的有趣影片,不合口味有其他影片補上,源源不絕的文章、相片、短片⋯⋯

不過,很多東西並不是我們真正關心的事,網絡平台不停引誘我們盲目地追逐海量的資訊,投入虛擬的網絡世界,脫離現實生活讓我們開始迷失。

到底我們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或者由放下手機開始,我們再慢慢找自己真正鍾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