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NFT的话题在近些年来越来越火爆,想要入场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巨量市值的加密艺术市场诞生了。然而似乎表面的繁荣之下隐藏着混乱。

01 NFT“去中心化”第一案:OpenSea vs. Pest Supply

当你被“事实”蒙蔽了双眼,或许两方各怀算盘。

作为第一个加密艺术品交易平台,OpenSea多年来一直标榜自己是数字艺术交易的“去中心化”(decentroalized)平台。然而,近期却迫于舆论压力将艺术家账号“Pest Supply”进行封禁。该账号一直出售Banksy风格的创作,且其账号名称与Banksy官方辨伪机构“Pest Control”仅有一词之差。

Banksy 官方辩伪机构
Banksy 风格创作人Pest Supply

在OpenSea看来,该账号有“冒充”之嫌,封禁的行为也是避免交易者被“忽悠”。然而此事一出,却引起加密艺术界的轩然大波。在加密艺术爱好者看来,OpenSea此举简直是一种“背叛”——说好的“去中心化”呢?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行使“权力”封禁了艺术家的账号?

可惜的是,OpenSea在事情的发酵期并没有给出自己的说法,而是过了很久之后才出来说明。Pest Supply也掌握了先机,为自己做足了宣传,先是将部分拍卖收益捐赠给了“Save the Children”基金会,又在重新入驻OpenSea的竞争对手Rarible交易平台后,暗讽OpenSea“不懂艺术史”:

“ BLOCKED BY DECENTRALIZED OPENSEA AS THEY HAVE NO IDEA WHO ELAINE STURTEVANT, MARCEL DUCHAMP, MAURIZIO CATTELAN IS AND KNOW NOTHING ABOUT ART HISTORY.

THIS IS ART HISTORY IN MAKING, YOU ARE PART OF THE ART. 

“LAUGH NOW, BUT ONE DAY NO-ONE WILL BE IN CHARGE.”

OR, AM I?”

很反叛,很Banksy,很吸粉。

随后,他们又发布了多个暗讽OpenSea的作品,并且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Title:Centralization in Disguise(33 ETH)
Title:Closed Sea Red Edition(0.88 ETH)

显然,反叛的加密爱好者们已经站在了OpenSea的对立面。

这次NFT艺术市场大战其实讨论的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Pest Supply vs OpenSea事件的本质还是在讨论一个亘古不变的争议:Pest Supply的作品,到底是哗众取宠的伪劣,还是具有内核的真艺术?由于艺术界的模糊判定,这个问题的答案无形之间交到了大众手上。

02 艺术市场是话语权的永恒争夺

得民心者,得话语权。

纵观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关于“抄袭冒充”还是“挪用艺术”的判定从来都是热门话题。从早期艺术家如何模拟自然,说服人们这就是再现真实的场景,到如今以观念为主导的当代艺术,整个艺术领域对于“模仿”,“挪用”,“抄袭”的界定似乎越来越失去了统一定论。当艺术界的标准变得模糊,艺术家的生死大权逐渐被大众接管。

在达达艺术和波普艺术的影响下,国外艺术界和大众已经普遍接受了“挪用艺术”(appropriation art)这一概念。例如1970年代初期的艺术家伊莱恩·施图特万(Elaine Sturtevant)。她本人的观念,就是探索创作、抄袭、模仿的边界,并且乐此不疲。根据这一理念,她用丝网印刷或彩色技术(即原始技术)复制了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和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等人的作品。有的甚至比原作卖出的价格还要贵。

Title: Lichtenstein, Frighten Girl(1966)Artist: Elaine Sturtevant
Ttitle: Crying Girl (1963) Artist: Roy Lichtenstein

然而国内,由于版权意识刚刚兴起,大众倾向于批判艺术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却失去对其内核的思考。反观前不久在微博热议的“高校教授抄袭米菲兔”事件。各大媒体账号纷纷跟风嘲讽、调侃中国高校教授冯峰抄袭米菲还“死鸭子嘴硬”。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熟悉了“挪用艺术”的人就会知道,冯峰的“鸭兔”形象探讨的正是当代社会对于商业符号的共同记忆,是一种艺术创作的社会研究。“…一切我们熟悉的商业符号都属于公共知识和信息,都是艺术创作的词汇,也是研究的对象,研究它的路径,研究它是如何浸入我们的记忆……”

后来的艺术专业人士也纷纷“站边”冯峰,认可其创作属于“挪用艺术”的范畴,不存在公众所认为的侵权或抄袭行为。

然而艺术领域的发声很少被大众所听见。冯峰和专业人士的极力解释在大众舆论下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冯峰将永久停止在未来的展览使用该形象。

当艺术家的画作被拿到公众面前接受“一边倒”的批判时,TA们就已经处于被动的境地了。

03 大众接受的艺术,才是真艺术?

去中心化,去的是艺术专业的权威吗?

当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是必然会像聚光灯下的明星偶像一样被迫评价和讨论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对于事情的判断原本就存在很多盲区,且带有偏见。

请跟笔者一起想象,Pest Supply如果在中国,换成一副中年华人的形象,是否还会得到年轻反叛者的追随呢?而如果冯峰教授也化身成一个美国小伙子,带着黑色面具,做出Banksy式的神秘、夸张的行为艺术来呢?大众大概又会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质疑加密艺术市场的体系是否会将艺术变为市场导向。确实,当区块链主导的去中心化世界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原本声量就极其微弱的艺术家们会不会处于更加被动的位置呢?

这一点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艺术市场绝不应该只接受大众舆论的审查,更应该接受

艺术界专业人士的批判与反思,如此发展下的艺术市场似乎才更“健康”。而显然,加密艺术市场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4 无序的加密艺术需要迈出第一步

Decentralized ≠ Lawless

Pest Supply与OpenSea之间的冲突看似是一场偶然事件,但本质上却是NFT艺术市场混沌之初所导致的“必然事件”。换句话说,即使没有Pest Supply,也会有Pest X出现,将这一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冲突点燃。

但这样的冲突事件越多,浮出水面的矛盾也就越多,也就会有更多业内人士站出来解决矛盾或找到平衡。在标准、规则都未确立的NFT艺术市场,需要有这么一场现象级的全民讨论,来为后人制定规则。

交易平台该更加清楚如何摒弃传统的中心化运营模式,留给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同时,像Pest Supply“为捍卫民主发声”的理由只能用一次,而如果之后出现了Pest XX们,还会有交易平台效仿OpenSea吗?交易者们还会继续“站边”Pest XX吗?答案可能显而易见了。

在区块链艺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总会有人为了利益而选择放弃原则,或违背了创作的初衷,或忘记了NFT“去中心化”的本质。Pest Supply和OpenSea明显各自打着小算盘。作为交易平台,OpenSea需要保护交易者的利益,却舍弃了“去中心化”的原则;而Pest Supply虽然秉持了自有创作的初心,却也在最开始也有“冒充牟利”之嫌。

在Raible平台的账号,Pest Supply也更新了声明,表示只有买家在首页简介位置注明了该作品不是Banksy原作,才会为其验证:

“WE’D BE HAPPY TO VERIFY YOUR ACCOUNT PROVIDED THAT AT THE VERY TOP OF YOUR BIO ON RARIBLE, YOU CLEARLY STATE THIS IS NOT BANKSY AND THAT YOUR WORK IS BASED ON BANKSY’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