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是1976年1月8日去世的。有關報導說他在1975年9月讀到一篇《訪蔣經國舊部蔡省三》的文章,特意要將此文轉給中調部部長羅青長。他死前半個月左右,在身體極為衰弱的情況下要見羅青長,特意囑咐他,「一定不要忘記台灣的老朋友,張學良將軍和張鎮將軍。」

蔡省三的訪問在《七十年代》1975年九月號刊登。那時正值中共釋放一批當年被俘虜的國民黨戰犯到香港,他們表示要去台灣,而國府卻不批准入境。蔡省三是蔣經國經營贛南時期的舊部,在戰犯中較年輕,其時又正值蔣介石去世未久、蔣經國接掌權力,因而我們的訪問算抓住時機。

從周恩來臨終的關注,和羅青長與潘靜安的直屬關係,也許可以明白《七十年代》獲中共重視的原因,就是我們大篇幅報導釣運,從而接觸到許多台灣留美留歐的學生、學者,雜誌反映他們的動向和想法,這是中共需要了解的,但因為文革與世隔絕而無從知悉。這也許是我們被調查部籠絡的原因。

中共極為重視對台工作,但實際上他們對台灣的了解,只停留在與國民黨的舊有關係上,而且近乎訊息封閉狀態。比如周恩來臨終前囑咐不要忘記的台灣老朋友,其中的張鎮是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和談時擔任保衛工作的,此人1950年已在台灣病逝。周恩來懵然不知。

1971年保釣和中美關係突破,這一年10月聯合國通過接納中共的議案。中國自文革以來,教育基本停頓,翻譯人才絕大部分都被當作「臭老九」。所謂「臭老九」,就是文革將「敵人」劃分為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這八種人之後,第九就是知識分子。文革中期,「臭老九」不是下放勞動,就是投閒置散。即使有翻譯人才,中共也不放心讓他們出國。為應付聯合國工作,就大量招募旅美旅歐的台灣或香港的留學生,香港也有個別人通過我的介紹而前往聯合國。這批在聯合國工作的人,尤其是台灣去的,很多都成為《七十年代》長期作者,比如張北海,和「自由神下」專欄的殷惠敏、金延湘、余剛等。保釣為中國入聯合國準備人才,也為《七十年代》提供寫手。

釣運在1971年末,就告分裂。釣運的主流,將釣運轉向「中國統一運動」,也就是「統運」,而另一部分親國民黨的學生學者,就將釣運轉向「革新保台」運動,還有一部分轉向「台灣獨立運動」,及「支援台灣民主運動」。

釣運的主流派,那兩年紛紛組團訪問中國。除此之外,台灣也有保釣運動,那時台灣的一些反對派即所謂黨外人士,受國際傳媒影響,也有想到大陸去看看的。其中有個別人士通過我與中共聯絡,接受款待。

台灣當時處於戒嚴時期,島內實行黨禁報禁。一些著名的中國左翼作家的作品,在台灣都看不到,比如魯迅。台灣報紙雜誌報導中國大陸,都過度醜化,即使是事實,也因為用語而使讀者懷疑其真實性,比如「共匪」「毛酉」等等用語。留學生出國,看到的書籍、媒體不是如台灣國民黨所宣傳的那樣,於是由懷疑台灣報導的真實性而轉向徹底否定,並以此而很容易被中共宣傳或西方「非常有用的白痴」的中國見聞洗腦。

和絕大部分具中國情懷的知識人一樣,我當時主筆政的思想傾向,也是認為「統一」是不容置疑、天經地義的。1972年一位回港任教港大的學者寫了一篇長文講台灣問題,大篇幅批判台獨;其後有一篇文章回應,講「台灣人的感情必須尊重」,但基調仍然是「統一」,只是要以尊重台灣人的愛鄉土感情,和理解台灣人長期受歧視所形成的反外省人統治的感情,去推進統一而已。

即使如此,《七十年代》還是受到海外台籍人士的關注,原因是我們揭露台灣蔣政權的苛政,符合當時台灣人的意向;我們對中國大陸的報導,也是台灣人較少看到的,可能迎合他們的想像。雜誌常被人帶入台灣,受許多人傳閱和珍惜。

那些年,台灣旅美旅歐的學生學者,在訪問中國之後,有不同的反響。我發現,外省籍人士,比較在意中國接見他的領導人的等級,比如問我廖承志是哪一級,也留意中國的政治發展;台灣本省人對大陸本身的發展不那麼關心,他們若被領導人接見,多會關注中國的對台政策,比如是否支持台灣人民爭取自主的運動等等,而所獲印象和他們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同的反響,使我反思對台灣問題先入為主的觀念。複雜的問題還是不設限地開放討論為好。

蔡省三其後一直留在香港,這是1987年他與太太曹雲霞和我攝於香港大會堂。

(原文發佈於10月11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